一种恒流源电路及车载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47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流源电路及车载充电机,该恒流源电路包括电源,以及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恒流源单元;在恒流源电路连通后,通过第一电容启动该恒流源电路;在浪涌电压消除后,第一二极管切断第一电容通过恒流源单元放电的回路,第二二极管控制第一电容通过第二二极管放电;在恒流源电路启动后,恒流源单元用于输出恒定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流源电路,能够提高恒流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进而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流源电路及车载充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恒流源电路及车载充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车载充电机也随之发展。实际应用中对充电机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充电机内部电路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路中的大型负载在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的很高的瞬时过电压,也叫浪涌电压,浪涌电压会对电路和元件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电路的可靠性,需要提高电路的抗浪涌能力。
[0003]在现有的一种充电机内部的恒流源电路中,该恒流源电路包括电容、三极管、电阻、电源和稳压源。当浪涌电压注入该恒流源电路后,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充电机关机,影响充电机的可靠性。因此,这种恒流源电路抗浪涌能力较差,可靠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流源电路及车载充电机,旨在提高应用于车载充电机内部的恒流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并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载充电机的可靠性。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恒流源电路,包括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恒流源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恒流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用于:在所述恒流源电路连通后,启动所述恒流源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用于:在浪涌电压消除后,切断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恒流源单元放电的回路;所述第二二极管用于:在所述浪涌电压消除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放电,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在所述恒流源电路启动后,输出恒定电流。
[0006]也即,本技术中,浪涌电压注入电路给电容充电,在浪涌电压消除后通过二极管来改变电容的放电回路,使得电容不再经过恒流源单元放电,而避免电容放电对恒流源单元产生影响导致电路停止工作,从而提高该恒流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和可靠性。
[0007]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流源单元包括:
[0008]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稳压单元;
[0009]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0]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用于提供电压基准,在所述第三电阻上形成稳定的电流输出。
[0011]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2]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
[0013]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稳压单元包括第一可控精密稳压源,所述第一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4]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流源单元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二稳压单元;
[0015]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二稳压单元用于提供电压基准,在所述第六电阻上形成稳定的电流输出。
[0017]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8]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19]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稳压单元包括第二可控精密稳压源,所述第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0020]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所描述恒流源电路。
[0021]本技术实施例中,浪涌电压注入电路给电容充电,在浪涌电压消除后通过二极管来改变电容的放电回路,使得电容不再经过恒流源单元放电,而避免电容放电对恒流源单元产生影响导致电路停止工作,进一步避免车载充电机因恒流源电路停止工作而异常关机,从而提高该恒流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和可靠性,并提高车载充电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的一种恒流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现有的电瞬态传导干扰试验的测试条件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恒流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恒流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29]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源电路,包括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恒流源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恒流源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用于:在所述恒流源电路连通后,启动所述恒流源电路;所述第一二极管用于:在浪涌电压消除后,切断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恒流源单元放电的回路;所述第二二极管用于:在所述浪涌电压消除后,控制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放电,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在所述恒流源电路启动后,输出恒定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稳压单元;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稳压单元用于提供电压基准,在所述第三电阻上形成稳定的电流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赵德琦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