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8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缸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缸盖主体,缸盖主体的外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框,缸盖主体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固定孔且均匀分布在缸盖主体的四角处,缸盖主体的上侧开设有排气气门安装孔和进气气门安装孔,缸盖主体的一侧设有排气凸沿且另一侧设有进气凸沿,缸盖主体和排气凸沿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缸盖主体和进气凸沿的内部开设有进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采用更合理的缸盖结构和正六边形蜂窝状支撑,强度适宜、易去除,避免发动机缸盖的悬垂面成型失败,提升成品率。提升成品率。提升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缸盖
,具体涉及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缸盖是用来封闭气缸并构成燃烧室的结构,主要是把空气经进气通道吸到气缸内部,火花塞把可燃混合气体点燃,带动活塞做功,废气从排气通道排出,通过传统铸造及机加工获得的发动机缸盖结构较为简单,功能性较差。
[0003]增材制造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受结构约束较小,能够根据理想的设计要求,制作出功能性更强的发动机缸盖结构,结构更合理,但目前通过增材制造方式制作出的发动机缸盖,悬垂面使用的支撑为正方向网格结构,强度较弱,后处理过程中虽然易去除,但成型过程中容易导致悬垂面成型失败,最终导致整个发动机缸盖的成型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缸盖主体,所述缸盖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缸盖主体的外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外侧设有螺纹孔预留体,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对角处设有一对销孔预留体,所述缸盖主体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固定孔且均匀分布在缸盖主体的四角处,所述缸盖主体的上侧开设有排气气门安装孔和进气气门安装孔,且排气气门安装孔和进气气门安装孔的上端向内侧倾斜,所述缸盖主体的一侧设有排气凸沿且另一侧设有进气凸沿,所述缸盖主体和排气凸沿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且排气通道的内侧与排气气门安装孔连通,所述缸盖主体和进气凸沿的内部开设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的内侧与进气气门安装孔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缸盖主体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喷油嘴安装孔,所述缸盖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和回油孔,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从开设端至缸盖主体的上表面倾斜贯穿缸盖主体,所述回油孔的内端与喷油嘴安装孔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缸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体成型的冷却腔,且冷却腔与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喷油嘴安装孔、排气气门安装孔、进气气门安装孔、压力传感器安装孔、回油孔和固定孔错位开设,所述缸盖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冷却水出口且另一侧开设有冷却水入口,所述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入口的内端与冷却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通道的内部填充有可清理排气通道支撑,所述进气通道的内部填充有可清理进气通道支撑,所述冷却水出口的内部填充有可清理冷却水出口支撑,所
述冷却水入口的内部填充有可清理冷却水入口支撑,所述排气凸沿和进气凸沿外侧的竖直凹面内填充有可清理外部支撑。
[0009]进一步地,可清理冷却水出口支撑、可清理冷却水入口支撑、可清理进气通道支撑、可清理排气通道支撑、可清理外部支撑分别由一体成型的外正六边形支撑和内正六边形支撑组成,所述内正六边形支撑位于外正六边形支撑的内部,所述外正六边形支撑和内正六边形支撑分别呈蜂窝状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采用更合理的缸盖结构和正六边形蜂窝状支撑,强度适宜、易去除,避免发动机缸盖的悬垂面成型失败,提升成品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前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后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图1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0019]图7是本技术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缸盖主体;2、冷却水出口;3、可清理冷却水出口支撑;4、排气凸沿;5、可清理排气通道支撑;6、排气通道;7、排气气门安装孔;8、冷却腔;9、进气通道;10、可清理进气通道支撑;11、进气凸沿;12、外正六边形支撑、13、内正六边形支撑;14、可清理冷却水入口支撑;15、冷却水入口;16、可清理外部支撑;17、固定孔;18、进气气门安装孔;19、压力传感器安装孔;20、回油孔;21、喷油嘴安装孔;22、固定框;23、销孔预留体;24、螺纹孔预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7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缸盖主体1,缸盖主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缸盖主体1的外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框22,缸盖主体1和固定框2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结构,增强整体连接强度,固定框22上设有一个常规销孔;固定框22的上表面外侧设有螺纹孔预留体24,能够根据装配需求进行螺纹孔后期开设;固定框22的上表面对角处设有一对销孔预
留体23,能够根据装配需求进行销孔后期开设;缸盖主体1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固定孔17且均匀分布在缸盖主体1的四角处,在固定孔17插入连接螺栓能够将缸盖主体1定位在缸体上;缸盖主体1的上侧开设有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气门组件能够分别安装在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内;缸盖主体1的一侧设有排气凸沿4且另一侧设有进气凸沿11,缸盖主体1和排气凸沿4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6,且排气通道6的内侧与排气气门安装孔7连通,缸盖主体1和进气凸沿11的内部开设有进气通道9,且进气通道9的内侧与进气气门安装孔18连通,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内的气门组件运动时,经进气通道9进行进气,经排气通道6进行排气,上端向内侧倾斜的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利于气体更顺利地导入进气通道9或经排气通道6排出。
[0024]缸盖主体1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喷油嘴安装孔21,便于将喷油嘴安装在喷油嘴安装孔21内部,从上侧导入油并从下侧喷出;缸盖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9和回油孔20,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9从开设端至缸盖主体1的上表面倾斜贯穿缸盖主体1,压力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缸盖主体(1),所述缸盖主体(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缸盖主体(1)的外表面下侧设有固定框(22),所述固定框(22)的上表面外侧设有螺纹孔预留体(24),所述固定框(22)的上表面对角处设有一对销孔预留体(23),所述缸盖主体(1)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固定孔(17)且均匀分布在缸盖主体(1)的四角处,所述缸盖主体(1)的上侧开设有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且排气气门安装孔(7)和进气气门安装孔(18)的上端向内侧倾斜,所述缸盖主体(1)的一侧设有排气凸沿(4)且另一侧设有进气凸沿(11),所述缸盖主体(1)和排气凸沿(4)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6),且排气通道(6)的内侧与排气气门安装孔(7)连通,所述缸盖主体(1)和进气凸沿(11)的内部开设有进气通道(9),且进气通道(9)的内侧与进气气门安装孔(1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缸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主体(1)的上下贯通开设有喷油嘴安装孔(21),所述缸盖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9)和回油孔(20),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9)从开设端至缸盖主体(1)的上表面倾斜贯穿缸盖主体(1),所述回油孔(20)的内端与喷油嘴安装孔(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的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鸿章宁国山李文利房广富赵卫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增材智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