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安琳专利>正文

电磁驱动跷板式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94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既可用手动也可用电磁驱动来改变开关状态的跷板式开关装置,具有功耗低、工作可靠、过载能力强的特点。它包括跷板按键(1)、跷板衔铁(2)、压力弹簧(3)、动触点跷片(5)、跷片支架(11)、静触点接线片(10、12)、激磁线圈(6,14)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跷板按键(1)下安装有跷板衔铁(2)在跷板衔铁(2)下方的底座(8)上装有激磁线圈(6,14)。(*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来控制电器电源通断的开关装置,特别是用于电器(电灯)遥控或自动控制电子开关中的开关装置。用于电器(电灯)遥控和自动控制的电子开关,均采用可控硅或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可控硅的抗干扰和抗过载能力很差,不适宜控制感性和容性负载,工作时有电压降需要良好的散热,可靠性差长时间工作容易损坏。而继电器工作时线圈有一定功耗,会发热不适宜长时间工作,继电器的触点也不能长期工作在过载状态。采用可控硅或继电器作为开关器件的电子开关,一但出现故障将使受控电器不再受控,电器处于长期通电或断电状态很不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遥控或自动控制电子开关中的低功耗、高可靠、过载能力强、同时能用手动控制开关状态的开关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跷板按键(1)、跷板衔铁(2)、压力弹簧(3)、动触点跷片(5)、跷片支架(11)、静触点接线片(10、12)、激磁线圈(6,14)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跷板按键(1)下安装有跷板衔铁(2)在跷板衔铁(2)下方的底座(8)上装有激磁线圈(6,1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当跷板衔铁跷起边的激磁线圈通过电脉冲时,激磁线圈产生的磁力使跷起的衔铁被吸合向下,带动跷板按键和动触点跷片的跷起方向翻转,使原来闭合的触点断开而原来断开的触点则闭合,完成一次开关状态的转换。通过手动按压跷板按键的跷起边,同样能使跷板按键和动触点跷片翻转。本技术的优点是开关采用大面积的平面机械触点,工作电流大、可靠、过载能力强、适用于各种负载。跷板式的状态自锁结构,使激磁线圈采用脉冲信号即可实现开关状态的翻转,动作灵敏、可靠。由于仅在改变开关状态时输入脉冲驱动信号,因而激磁线圈功耗低无温升,长期工作安全可靠。跷板式开关结构,即使激磁线圈或电路出现故障无法通过电控方式进行开关操作时,用手动按压跷板按键同样能控制开关状态。现以较佳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同时也是摘要附图;图2为跷板按键与跷板衔铁的立体位置关系图;图3为压力弹簧、动触点跷片、跷片支架、静触点接线片的立体位置关系图;图4为激磁线圈立体结构图;参见图1、图2、图3两端向上翘起的V字型跷板衔铁(2)固定安装在跷板按键(1)下方成为一个整体组件,压力弹簧(3)装在跷板按键的中柱腔(4)内,下端套在动触点跷片的凸肩(18)上,动触点跷片(5)安放在跷板支架(11)上,跷片支架(11)、静触点接线片(10、12)安装固定在底座(8)上,两个激磁线圈(6、14)分别用螺钉(9、13)安装固定在底座(8)两端跷板衔铁(2)的下方。跷板按键(1)和动触点跷片(5)与压力弹簧(3)形成的压力使跷板按键(1)和动触点跷板分别稳定在倒向一边的状态,同时使闭合的动触点(20)和静触点(19)有一定的压力保正触点接触良好。如图4所示激磁线圈由铁芯(15、17)和线包(16)构成,铁芯(15)同时作为跷板按键的限位柱,在其上面粘接了一块橡胶垫(7),减小开关翻转时跷板衔铁对铁芯的撞击和机械躁声。本技术还可采用磁性材料来制造跷板衔铁(2),使跷板衔铁两端分别为S极和N极,向两个激磁线圈(6、14)输入不同方向的驱动脉冲,使激磁线圈产生磁场与磁性跷板衔铁跷起边异性相吸,与吸合边同性相斥,增加电磁驱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驱动跷板式开关装置,它包括跷板按键(1)、跷板衔铁(2)、压力弹簧(3)、动触点跷片(5)、跷片支架(11)、静触点接线片(10、12)、激磁线圈(6,14)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跷板按键(1)下安装有跷板衔铁(2)在跷板衔铁(2)下方的底座(8)上装有激磁线圈(6,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驱动跷板式开关装置,它包括跷板按键(1)、跷板衔铁(2)、压力弹簧(3)、动触点跷片(5)、跷片支架(11)、静触点接线片(10、12)、激磁线圈(6,14)和底座(8),其特征在于跷板按键(1)下安装有跷板衔铁(2)在跷板衔铁(2)下方的底座(8)上装有激磁线圈(6,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跷板式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跷板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安琳
申请(专利权)人:冯安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