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胶合板压合
,特别是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在多层胶合板的加工过程中需用压合装置将粘有粘合剂的多层层板采用液压控制的预压装置压制成一体,然而现有的大多数压合装置需要人工将压合板放入压合台上,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包括结构架,所述结构架为中空形态,所述结构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结构架下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板,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腿的一侧面,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靠近结构架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通孔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电机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板压合装置,包括结构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架(1)为中空形态,所述结构架(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腿(2),所述结构架(1)下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支撑板(3),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腿(2)的一侧面,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3)靠近结构架(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第一通孔(5)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电机支撑板(3)远离结构架(1)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传送轮(6),所述结构架(1)靠近第一电机支撑板(3)一端的两个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7),两个所述第二通孔(7)的内壁均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8),两个所述第一轴承(8)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一传送带滚轴(9),所述第一传送带滚轴(9)靠近第一电机支撑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传送轮(10),所述第二皮带传送轮(10)的上表面套接有第一V型带(11),所述第一V型带(11)远离第二皮带传送轮(10)的一端套接在第一皮带传送轮(6)的外表面上,所述结构架(1)远离第一电机支撑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支撑板(12),所述第二电机支撑板(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通孔(13),所述第二电机支撑板(12)靠近结构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套接在第三通孔(1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第三通孔(13)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二电机支撑板(12)远离结构架(1)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传送轮(15),所述结构架(1)靠近第二电机支撑板(12)一端的两侧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16),两个所述第四通孔(16)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二轴承(17),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7)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二传送带滚轴(18),所述第二传送带滚轴(18)靠近第二电机支撑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传送轮(19),所述第四皮带传送轮(1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V型带(20),所述第二V型带(20)远离第四皮带传送轮(19)的一端套接在第三皮带传送轮(15)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传送带滚轴(18)的外表面上套接有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远离第二传送带滚轴(18)的一端套接在第一传送带滚轴(9)的外表面上,所述结构架(1)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五通孔(22),六个所述第五通孔(22)的内壁均套接有六个第三轴承(23),所述结构架(1)远离第五通孔(22)的一侧开设有六个第六通孔(24),六个所述第六通孔(24)的内壁均套接有六个第四轴承(25),六个所述第四轴承(25)的内壁均套接有六个第三传送带滚轴(26),六个所述传送带滚轴(26)远离第四轴承(25)的一端均套接在六个第三轴承(23)的内壁上,所述结构架(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通孔槽(27),所述通孔槽(27)的内壁套接有连接块(28),所述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