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3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输配电的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旋转隔离开关的旋转触刀的每一相包括四根由薄铜板制成的导电体,每根导电体两端的截面形状为“C”形,其中段的截面形状为1/4圆形,四根导电体两两相对,对称安装固定在绝缘套管内,在导电体两端的内侧面上还冲压有球面的触点,旋转隔离开关的静触头由两块薄铜板组成,每块薄铜板部分折弯,呈角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散热好,温升低,动、热稳定性能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输配电的旋转隔离开关。目前普遍使用的GN30型系列旋转隔离开关,包括通过绝缘套管安装在框架中央的三相旋转触刀及通过支柱绝缘子分别安装在框架上、下两个端面的三相静触头(共六只),其中触刀一般采用厚铜板结构,或者铜管或铜棒结构,而静触头则采用整体铸造结构,这种结构的旋转触刀和静触头不仅浪费铜材,并且由于散热空间和散热面小,因而其使用温升较高,动、热稳定性能较差。此外,由于上述旋转隔离开关的框架采用整体钢结构,使用过程中在电流磁场作用下形成涡流而发热,也不利于降低开关的温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旋转隔离开关的改进,提供一种散热好,温升低,动、热稳定性能好的旋转隔离开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旋转隔离开关包括通过绝缘套管安装在框架中央的三相旋转触刀及通过支柱绝缘子分别安装在框架上、下两个端面的三相静触头,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触刀的每一相包括四根由薄铜板制成的导电体,每根导电体由薄铜板折弯成异型,其两端的截面形状为“C”形,其中段的截面形状为1/4圆形,四根导电体两两相对,对称安装固定在绝缘套管内,在导电体两端的内侧面上还冲压有球面的触点。所述的静触头由两块薄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隔离开关,包括通过绝缘套管(1)安装在框架中央的三相旋转触刀(2)及通过支柱绝缘子(4)分别安装在框架(8)上、下两个端面的三相静触头(5),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触刀(2)的每一相包括四根由薄铜板制成的导电体(3),每根导电体由薄铜板折弯成异型,其两端的截面形状为“C”形,其中段的截面形状为近似1/4圆形,四根导电体(3)两两相对,它们通过导电体(3)之间的联接板(13)和绝缘套管(1)两端的压板(14)对称安装固定在绝缘套管内,在导电体两端的内侧面上还冲压有球面的触点1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旋转隔离开关,包括通过绝缘套管(1)安装在框架中央的三相旋转触刀(2)及通过支柱绝缘子(4)分别安装在框架(8)上、下两个端面的三相静触头(5),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触刀(2)的每一相包括四根由薄铜板制成的导电体(3),每根导电体由薄铜板折弯成异型,其两端的截面形状为“C”形,其中段的截面形状为近似1/4圆形,四根导电体(3)两两相对,它们通过导电体(3)之间的联接板(13)和绝缘套管(1)两端的压板(14)对称安装固定在绝缘套管内,在导电体两端的内侧面上还冲压有球面的触点15。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旋转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静触头(5)由两块薄铜板(6)组成,每块薄铜板部分折弯,呈角状,它们通过夹在它们之间的联接支架(7)相向安装固定在支柱绝缘子(4)上,两块薄铜板之间有间隙,在薄铜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中黄奕庭
申请(专利权)人:丹徒县高压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