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00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主要用于断路器频繁动作的场合。静导电杆(4)上端为凸球面或凹球面形,其与上出线(1)之间有一个下端为凹球面或凸球面形的球面导电环(3),并与静导电杆(4)上端凸球面或凹球面作球面紧密接触。由于球面连接具有自定心作用,使真空灭弧室可以自动调节其位置,从而消除径向力对波纹管的破坏,用于断路器频繁动作的场合,可大大提高真空断路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开关部件,主要用于频繁动作的真空断路器等电力开关设备。真空断路器中与动导电杆作焊接密封联接的波纹管是决定真空断路器寿命的最主要部件,其薄壁波纹结构决定了它只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而承受径向力的能力很小。一旦动导电杆给它以较大的或较频繁作用的径向力,就会很快破裂或开焊,使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状态受到破坏,真空断路器也就无法工作。动导电杆的径向力产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断路器加工和装配中难免产生误差,使动、静触头不能保证作完全平行的平面接触,而接触面稍有倾斜,与刚性的上出线作固定联接的静导电杆就会使动导电杆产生径向力。这种径向力对于一般用途的真空断路器尚无太大影响,但对于如冶金等需要频繁控制操作的真空断路器就会大大缩短波纹管以至整个产品的寿命。本设计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真空断路器由于静导电杆与上出线作固定联接而使动导电杆易产生径向力、进而危害波纹管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使动导电杆产生碰撞接触径向力的静导电杆联接装置。本设计提供的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由静导电杆、静导电杆上端的上出线和联接螺钉组成,与现有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方式不同的是静导电杆上端为凸球面或凹球面形,其与上出线之间有一个与静导电杆上端凸球面或凹球面作球面紧密接触的、下端为凹球面或凸球面形的球面导电环。本技术的动作原理是利用球面接触联接具有自定心或称自动调节定心的功能,使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对动导电杆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径向力能够作相应的摆动调节,这样动导电杆带的径向力就不再作用在波纹管上,从而消除了径向力对波纹管的破坏作用。由此可见,本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球面接触的自调节作用,使真空灭弧室与刚性的上出线之间的刚性联接变成了可自动微调摆角的“柔性”联接,从而消除了动导电杆径向力对波纹管的破坏,进而大大提高了真空断路器的寿命。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现有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示意图;在图1中,1为上出线,2为联接螺钉,4为静导电杆,5为静触头,6为动触头,7为动导电杆,8为波纹管,9为真空灭弧室。由图可见,静导电杆上端为平面形,通过联接螺钉与上出线直接固定联接,动导电杆不可避免地带有的径向力不能推动真空灭弧室摆动,只能“强硬地”作用在波纹管上。在图2中,3为球面导电环,其余编号部件同图1。由图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静导电杆上端为凸球面形,球面导电环下端为凹球面形,一对凸凹球面紧密接触。当动导电杆上产生径向力时,其能量被真空灭弧室在球面联接自定心作用下的摆动吸收,波纹管受的径向力大大减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波纹营,提高了真空断路器的寿命。本技术已试制出样品并进行试验,使产品机械动作寿命由1万次提高到12万次,从而大大提高了频繁动作场合下工作的真空断路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由静导电杆(4)、静导电杆(4)上端的上出线(1)和联接螺钉(2)组成,其特征是:静导电杆(4)上端为凸球面或凹球面形,其与上出线(1)之间有一个与静导电杆(4)上端凸球面或凹球面作球面紧密接触的、下端为凹球 面或凸球面形的球面导电环(3)。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断路器静导电杆联接装置,由静导电杆(4)、静导电杆(4)上端的上出线(1)和联接螺钉(2)组成,其特征是静导电杆(4)上端为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