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尚豪专利>正文

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00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包括主体、按键、动作块;主体顶部为开口,以容置按键及接合动作块,底部板面插设左、右、中三个端子,供使插座与电源间导线,该按键与动作块接合成一体,动作块右侧面设一具有顶部呈V字形卡掣块的卡掣定位槽,右端子末端向上接合一由两种不同性质金属结合而成的双金属卡掣片,卡掣片顶端设一卡扣销并伸入动作块的卡掣定位槽内。其结构极为精简,组装方便而能精确达到自动断电的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极为精简,组装方便而能精确达到自动断电的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安全开关在目前的各行业中逐渐受到广泛应用,且安全开关的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自早期用于电源总开关的无熔丝开关问市后便不断有改进的产品出现,且由左右按拨式研发至上下按压式。然而目前市场上所推出的按压式安全开关的结构极为复杂,制造组装较繁烦,使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倘若将此种安全开关安装于一般延长线插座上使用,虽然可达到安全的目的,但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因为以目前坊间安全性较高且较实用的延长线插座,而言,是在每一组插孔便配设一开关单独控制,如此一来,越多插孔的延长线插座所须的成本会更高,所以,此种安全开关并不适合配设于延长线插座。为解决此一问题,本创作人凭借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制造的经验,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完成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极为精简,组装方便而能精确达到自动断电的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包括主体、按键、动作块;主体顶部为开口,以容置按键及接合动作块,底部板面插设左、右、中三个端子,供使插座与电源间导线,该按键与动作块接合成一体,动作块内设一主弹簧并顶撑主体底板而与中端子触压,并于正面设有副弹簧顶撑的导接座,另于顶部置设一灯泡,使其一接脚插入主体内与主弹簧压触,左侧设一电阻,使其一接脚与灯泡一接脚相接,另一接脚朝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块右侧面设一具有顶部呈V字形卡掣块的卡掣定位槽,右端子末端向上接合一由两种不同性质金属结合而成的双金属卡掣片,卡掣片顶端设一卡扣销并伸入动作块的卡掣定位槽内。本技术结构极为精简,组装方便而能精确达到自动断电的效果。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方立体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方立体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未按压按键呈断路状态的示意图。图4A是图4所示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受按压呈通路状态的示意图。图5A是图5所示的右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右端子呈导通状态而接通插座的示意图。图6A是图6所示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受外力再次按压按键的示意图。图7A是图7所示的右视图。图8是本技术双金属卡制片受热变形而自动断电的动作示意图。图8A是图8所示的右视图。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主体10、按键20及动作块30等构件,该主体10顶部呈开口状,而底部板面开设有三个槽孔,分别插设有左端子11、中端子12及右端子13,该左端子11尾端向主体10内延伸一略为弯折的接触簧片111;中端子12尾端一侧弯折成导接板面121;右端子13尾端亦弯折成导接板面131,并于导接板面131上固接一由两种不同金属结合而成的双金属卡掣片132,卡掣片末端设一向左突出的一卡扣销133。该按键20底部中央与动作块30接合后容置于主体10的开口处内,该动作块30内形成一弹簧槽孔,顶部设有一灯泡容置槽34用以设置灯泡60,左侧设有电阻容置槽35用以设置电阻70。该灯泡60一接脚伸入弹簧槽孔内,另一接脚与电阻70一接脚连接,而电阻70另一接脚朝向底边并与左端子11的接触簧片111相对放置。动作块30内设一主弹簧40并向下延伸而与中端子12触压顶撑,另一端顶撑动作块并与灯泡60接脚触压,使与动作块接合成一体的按键20具有一按压弹力,另于动作块30右侧面形成一卡掣定位槽32,槽内设一卡掣块33,卡掣定位槽32形成环状槽沟,并使右端子13的双金属卡掣片132的卡扣销133伸入槽内,于动作块30前侧凹设一槽间以容置一具有左右接触片的导接座31,并于其顶面设一副弹簧50而与动作块30形成弹压顶撑状态。由上述构件组成的本技术装设于延长线插座内与单一组插座配设,使插座的电源线先经由中端子与右端子再导接至插座。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按压使用动作示意图,卡掣定位槽32由于中央设置卡掣块33的缘故,而形成一围绕卡掣块33的槽沟形态,且该槽沟画分成左区321及右区322,左区321的底端3211处较高,而向上渐渐变低,至顶端3212处为最低;右区322的顶端3221与3212交接处较高(高于3212处),而向下渐渐变低,自底端3222与3211交接处为最低(低于3211处)。图4所示为按键20在未按压时的形态,此时右端子13的卡掣片132上的卡扣销133末端位于动作块30的卡掣定位槽32内的右区322最底端3222处,如图4A所示。图5所示为按键20受外力被按压时,动作块30及其前侧的导接座31随之向下移动,而因卡扣销133所在的3222处低于左区的3211处,如图5A所示,因此当卡掣定位槽32随动作块30下移时,卡扣销133便沿着右区322移走至右区322最顶端的3221与3212交接触,此时导接座31同时压触中端子12及右端子13的导接板面121、131形成导通,而动作块30左侧的电阻70底部接脚则与左端子11的接触簧片111触压,使其与中端子12导通成通路而点亮灯泡60。又如图6所示,因卡掣块33顶端为V字槽,所以,当外力解除时,动作块30受主弹簧40作用而回升,让卡扣销133受V字槽栏阻并落于左区3212处而卡止动作块30,如图6A所示,使中端子12、右端子13保持导通,以接通插座的电路,且让灯泡60保持亮灯状态。再如图7所示,当外力再次按压键20时,动作块30的卡掣定位槽32向下移动,而因为此时卡扣销133所在的左区的3212位置低于右区的3221,如图7A所示,因此卡扣销133沿左区321移动,待外力解除时,借由主弹簧40而使动作块30带动按键20一起回升复位(如图4所示),使原导通的电路形成断路形态,让插座电源呈关闭状态。请参阅图8所示,当按键20处于被按压状态而导通插座电路并让插座供电器插用时,倘若电路负载过高时,使电线温度异常升高,同时让各端子温度变高。而当右端子13的温度高于一般可准许的温度时,过高的温度传递至卡掣片132,而因为卡掣片132是以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片结合而成的双金属片,利用双金属片所产生的不同的热效应,设定靠右方的金属片为受热变形程度较高的金属,因此,当过高的热度传导至双金属制成的卡掣片132时,该卡掣片132产生向右弯曲状况而让卡掣片132顶端的卡扣销133向卡掣定位槽32外移动而解除与卡掣块33的卡扣,使动作块30在主弹簧作用下,带动按键20回升复位而使电路形成断路,如图8A所示。借此以防止电线走火,可提高延长线插座的安全性,而双金属卡掣片132在降温后,便自行恢复原状,让开关按键恢复正常运作。综上所述,本技术以最精简的结构完成一可自动断电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其确实达到预期的功效,让安全开关更为实用,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新型专利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包括主体、按键、动作块;主体顶部为开口,以容置按键及接合动作块,底部板面插设左、右、中三个端子,供使插座与电源间导线,该按键与动作块接合成一体,动作块内设一主弹簧并顶撑主体底板而与中端子触压,并于正面设有副弹簧顶撑的导接座,另于顶部置设一灯泡,使其一接脚插入主体内与主弹簧压触,左侧设一电阻,使其一接脚与灯泡一接脚相接,另一接脚朝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块右侧面设一具有顶部呈V字形卡掣块的卡掣定位槽,右端子末端向上接合一由两种不同性质金属结合而成的双金属卡掣片,卡掣片顶端设一卡扣销并伸入动作块的卡掣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改进的按压式安全开关,包括主体、按键、动作块;主体顶部为开口,以容置按键及接合动作块,底部板面插设左、右、中三个端子,供使插座与电源间导线,该按键与动作块接合成一体,动作块内设一主弹簧并顶撑主体底板而与中端子触压,并于正面设有副弹簧顶撑的导接座,另于顶部置设一灯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豪
申请(专利权)人:陈尚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