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9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1
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其一侧设左回转盘驱动机构、另一侧设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围绕右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第一插脚安装机构、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和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对应于左、右回转盘之间;起动器基座连同插脚及静触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壳盖安装机构、铆钉提取释放机构、铆钉冲压机构、安装终结工件取离机构和工件滞留与否检测机构围绕右回转盘的四周边缘部位间隔排列。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自动化装配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CN2733039Y(一种R600a工质制冷压缩机用全封闭重锤启动器)和CN202906801U(一种密封性能改进的重锤起动器),更而典型的例子如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
[0003]如业界所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主要由励磁线圈、衔铁、动触点和静触点等组成,其线圈在工作时,串接在电机的工作绕组中,而静触点串接在电机起动绕组中。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机无法转动,此时流过工作绕组的电流很大(通常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数倍如3至5倍),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足够的磁力克服重力,吸引衔铁向上移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绕组电路,使电机起动。当电机转速达到额定转数时,电流下降,当流过起动器电磁线圈的电流减小,产生的磁力不足以吸住衔铁时,则衔铁受重力的作用而下落,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从而达到切断启动绕组电路并使电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目的。
[0004]通过对上面提及的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说明书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以基本确定:在基座上设置有NTC接线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双联插片、动触头机构(包括有衔铁)、线圈、第一插脚、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在与基座相配合的盖板上设置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并且盖板与基座彼此通过至少一对铆钉铆固,由于前述部件的作用、各自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等等均已在CN206481237U中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因而申请人不再予以阐述。
[0005]已有技术对上述电流起动器的装配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各个工人以独立方式自始至终地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完成装配;二是由多名工人以节拍式流水作业方式即以团队协作方式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装配,其中,每个工人只要完成对某一个部件的装配,尽管后者的速度或称效率要高于前者,但是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手工完成装配的。手工装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电流起动器的基座及盖板由塑料机械在借助于模具下模制成型并且成型效率极高,然而手工装配因相对缓慢而使两者之间产生悬殊的不匹配情形;二是由于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并且人力成本即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升高,因而最终不利于电流起动器产品的廉价化,甚至会失去应有的市场优势;三是由于人工装配,因而不仅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而且因劳动强度大而致工人处于过度的疲惫状态;四是由于是人工装配,因而不免存在误装(错装)几率,并且装配的质量因工人的经验、责任感、情绪乃至身体以及心理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乃至造成报废。
[0006]在电流起动器的所有部件中,从部件的大致形状、部件的弹性等因素分类的话,可以将前述NTC接线脚以及双联插片分成第一类;将前述第一插脚、第一触片(即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触片(即第二静触片)归纳为第二类;将前述铆钉单独列为第三类,因此如果在前
道的自动化设备完成了对第一类的装配以及完成了设置动触头机构后,再由结构合理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对前述第一、第三类部件实施自动化装配,最后再装配NTC,那么毫无疑问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由一套设备自动地将第一插脚、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安装于起动器基座并且能自动地将壳盖与起动器基座彼此铆固而得以显著提高装配效率、有益于对一套设备仅配备一名值机人员而得以节省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显著降低劳动力工资成本以及体现产品的廉价优势、有便于可靠地保障装配质量而得以增进成品合格率并且避免瑕疵品流入用户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
[0008]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在该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而在工作台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右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一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一第一插脚安装机构、一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一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一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和一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该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第一插脚安装机构、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和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围绕所述左回转盘的四周边缘部位依次以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中,所述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对应于左、右回转盘之间;一起动器基座连同插脚及静触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一壳盖安装机构、一铆钉提取释放机构、一铆钉冲压机构、一安装终结工件取离机构和工件滞留与否检测机构,该起动器基座连同插脚及静触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壳盖安装机构、铆钉提取释放机构、铆钉冲压机构、安装终结工件取离机构和工件滞留与否检测机构围绕所述右回转盘的四周边缘部位依次以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包括一左回转盘驱动电机和一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左回转盘驱动电机与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连同左回转盘驱动电机与所述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的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作为所述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左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通过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与工作台转动配合;所述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包括一右回转盘驱动电机和一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右回转盘驱动电机与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连同右回转盘驱动电机与所述工作台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的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作为所述右动力输出部件
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右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通过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与工作台转动配合。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和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呈矩形体的形状并且在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左回转盘起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在该工作台(10)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而在工作台(10)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10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10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10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右回转盘(104)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一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30)、一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一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3)、一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4)、一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40)和一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5),该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30)、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3)、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4)、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40)和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5)围绕所述左回转盘(103)的四周边缘部位依次以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其中,所述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5)对应于左、右回转盘(103、104)之间;一起动器基座连同插脚及静触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50)、一壳盖安装机构(6)、一铆钉提取释放机构(7)、一铆钉冲压机构(8)、一安装终结工件取离机构(9)和工件滞留与否检测机构(60),该起动器基座连同插脚及静触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50)、壳盖安装机构(6)、铆钉提取释放机构(7)、铆钉冲压机构(8)、安装终结工件取离机构(9)和工件滞留与否检测机构(60)围绕所述右回转盘(104)的四周边缘部位依次以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并且以腾空于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包括一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和一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与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传动配合并且由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连同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与所述工作台(10)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的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121)作为所述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121)通过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10122)与工作台(10)转动配合;所述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包括一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和一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与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传动配合并且由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连同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与所述工作台(10)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的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221)作为所述右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右回转盘(104)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221)通过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10222)与工作台(10)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包括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和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左回转盘起动
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呈矩形体的形状并且在四个角部各开设有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螺孔(2011),由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螺钉(2012)在对应于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螺孔(2011)的位置将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与所述左回转盘(10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固定,并且在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起动器线圈座末端插入让位孔(2013),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与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边缘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于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各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2021),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2021)的上端探出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的上表面,并且在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的上部还构成有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座支承腔(2022)以及开设有用于将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与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固定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固定螺孔Ⅰ(2023),在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的上部并且朝向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的一侧构成有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Ⅱ(2024),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与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朝向左回转盘(103)的中心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于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各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挡板Ⅱ(2031),在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的上部并且朝向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的一侧构成有一位置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Ⅱ(2024)相对应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支承腔Ⅱ(2032),在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上开设有用于将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与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201)固定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固定螺孔(2033);围绕所述左回转盘(103)的四周边缘部位依次以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的所述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30)、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第一静触片安装机构(3)、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4)、插脚及插片缺失与否检测机构(40)和一起动器基座转移机构(5)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202)以及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203)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包括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滑动导杆固定板(12)、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压铆顶柱座导柱(14)、压铆顶柱座(15)、压铆顶柱(16)、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和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滑动导杆固定板(12)对应于所述右回转盘(104)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数量有四根,该四根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分别对应于滑动导杆固定板(12)的四个角部并且与滑动导杆固定板(1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滑动导杆固定板(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121),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还与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滑动配合,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与所述右回转盘(104)固定,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上端套置有滑动导杆弹簧(112),该滑动导杆弹簧(112)的下端支承在所述固定
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的上表面上,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的上表面与所述右回转盘(104)的上表面相平齐,滑动导杆弹簧(112)的上端支承在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下的一侧,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数量有四根,该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中部与压铆顶柱座导柱套(141)滑动配合,并且该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下端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上端与压铆顶柱座(15)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对应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121)的上方,压铆顶柱座(15)位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的下方,压铆顶柱(16)有彼此纵向平行的一对并且以垂直于压铆顶柱座(15)的上表面的状态与压铆顶柱座(15)固定,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在对应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上方的位置通过支承块固定底板螺钉(171)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顶部的固定底板滑动导杆顶部螺孔(113)固定,在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压铆顶柱(16)的位置设置有压铆顶柱导滑套(172),压铆顶柱(16)的上端与该压铆顶柱导滑套(172)滑动配合,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起动器线圈座末端探入让位孔(173),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右回转盘(104)的边缘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于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各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181),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181)的上端探出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表面,并且在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部还构成有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座支承凹腔(182)以及一冲压头让位凹腔(183),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部并且朝向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的一侧构成有一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Ⅰ(184),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Ⅰ(18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两个压铆顶柱导滑套(172)中的其中一个压铆顶柱导滑套的位置构成有一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的压铆顶柱让位凹腔,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右回转盘(104)的中心的一端固定,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的上部并且朝向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一侧构成有一位置与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Ⅰ(184)相对应的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支承腔Ⅱ(191),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一冲头让位缺口(192),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支承腔Ⅱ(191)上并且在对应于两个压铆顶柱导滑套(172)中的另一个压铆顶柱导滑套的位置构成有一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压铆顶柱让位凹腔相同的压铆顶柱让位腔(19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机构(30)包括一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柱(301)、一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302)和一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303),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柱(301)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相对应并且该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柱(301)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而上端朝向远离工作台(10)的方向向上伸展,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302)在以腾空于所述左回转盘(10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状态下通过固定座固定螺钉(3021)上下调整地固定在所述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柱(301)的上端,起
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303)固定在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固定座(302)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端并且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朝向所述工作台(10)的一端的侧上方相对应,该起动器基座缺失与否检测传感器(303)在使用状态下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器(107)电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包括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27)和一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28),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对应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朝向所述工作台(10)的一端,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下部上下调整地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211)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而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211)的底部通过螺钉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在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上部并且背对左回转盘(103)的一侧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螺钉(2121)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212),该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212)的上表面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上表面之间构成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台阶腔(212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而上端朝着远离工作台(10)的方向伸展,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以水平卧置状态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的上端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在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第一限位块Ⅰ(231),而在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第二限位块Ⅱ(23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固定板(244)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的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233)固定,在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的上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堆板上限位块(241),而在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的下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下限位块(242),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233)的下部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位移极限程度撞块(2331),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位移极限程度撞块(2331)对应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第一限位块Ⅰ(231)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第二限位块Ⅱ(232)之间,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的上端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的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243)的底部固定,在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243)的侧部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位移极限程度撞块(2431),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的下端,在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第一限位块Ⅰ(261),而在另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第二限位块Ⅱ(26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27)通过旋转作用缸座(271)以水平悬臂状态与所述起动
(361)与第一静触片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移动极限位置第二撞块Ⅱ(362)之间,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38)通过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固定板(381)与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37)的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372)固定,在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37)的上端端面以及下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上下行程极限位置限定撞块(373),在所述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37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上下行程极限位置限定撞块(373)的位置固定有一第一静触片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极限位移程度撞块(3721),一对第一静触片夹爪块(39)与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38)相连接,在该对第一静触片夹爪块(39)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第一静触片夹爪(391),该对第一静触片夹爪(391)分别与所述静触片夹爪让位腔(335)以及静触片夹爪让位缺口(341)相对应,在所述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38)背对所述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固定板(381)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静触片水平端压爪块(382),在该第一静触片水平端压爪块(382)的下部延伸有一第一静触片水平端压爪(3821),该第一静触片水平端压爪(3821)向下伸展到第一静触片夹爪开合作用缸(38)的下部并且与所述一对第一静触片夹爪(391)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触片装配机构(4)包括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固定架(41)、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42)、静触片上料块(43)、静触片挡护板(44)、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固定架(45)、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46)、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47)、静触片夹取爪开合作用缸(48)和一对静触片夹取爪块(49),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固定架(41)的下端上下调整地与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固定架支座(411)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而该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固定架支座(411)的底部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42)与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固定架(41)背对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的上端固定,并且该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42)的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柱(421)朝向上,静触片上料块(43)通过料块固定螺钉在对应于开设在静触片上料块(43)的两端的上料块固定螺钉孔(432)的位置与静触片上料块(43)的底部的静触片上料块支承座(431)固定,该静触片上料块支承座(431)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与所述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柱(421)的末端固定,在静触片上料块支承座(431)朝向下的一侧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上料块支承座导柱(4311),该上料块支承座导柱(4311)与静触片上料块升降作用缸(42)的缸体滑动配合,在静触片上料块(43)的上部以间隔状态构成有静触片水平端端部支承凹腔(433)、静触片插脚让位腔(434)和静触片折弯脚让位腔(435),并且在静触片上料块(43)背对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固定架(45)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静触片探测传感器固定板(436),该静触片探测传感器固定板(436)的上端探出静触片上料块(43)的上表面,所述静触片插脚让位腔(434)位于静触片水平端端部支承凹腔(433)与静触片折弯脚让位腔(435)之间,而静触片水平端端部支承凹腔(433)在静触片上料块(43)上的位置位于所述静触片探测传感器固定板(436)的上端与静触片插脚让位腔(434)之间,静触片挡护板(44)与所述静触片上料块(43)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固定架(45)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而上端向上伸展,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46)以水平卧置状态与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固定架(45)朝向左回转盘(103)的一侧的上端固定,在该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46)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静触片夹取
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移动极限位置第一撞块Ⅰ(461),而在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46)的另一端端面上固定有一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移动极限位置第二撞块Ⅱ(462),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47)通过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固定板(471)与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46)的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463)固定,在该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46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极限位移程度撞块(4631),该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极限位移程度撞块(4631)位于所述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移动极限位置第一撞块Ⅰ(461)与静触片夹取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移动极限位置第二撞块Ⅱ(462)之间,静触片夹取爪开合作用缸(48)通过静触片夹取爪开合作用缸固定板(481)与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47)的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472)固定,在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47)的上端端面以及下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上下行程极限位置限定撞块(473),在所述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47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静触片夹取爪上下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赵云文李俭李燕闫宸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