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91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1
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工作台,其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左回转盘驱动机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左、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围绕右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设置,特点: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滑动导杆固定板、压铆顶柱座导柱板、压铆顶柱座导柱、压铆顶柱座、压铆顶柱、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第二支承块。方便设置;能满足对起动器基座的承载要求。的承载要求。的承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自动化装配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是指在使用状态下安装在转动的回转盘上的用于承载电流起动器的电流起动器基座的承载机构。前述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CN2733039Y(一种R600a工质制冷压缩机用全封闭重锤启动器)和CN202906801U(一种密封性能改进的重锤起动器),更而典型的例子如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
[0003]如业界所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主要由励磁线圈、衔铁、动触点和静触点等组成,其线圈在工作时,串接在电机的工作绕组中,而静触片串接在电机起动绕组中。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机无法转动,此时流过工作绕组的电流很大(通常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数倍如3至5倍),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足够的磁力克服重力,吸引衔铁向上移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绕组电路,使电机起动。当电机转速达到额定转数时,电流下降,当流过起动器电磁线圈的电流减小,产生的磁力不足以吸住衔铁时,则衔铁受重力的作用而下落,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从而达到切断启动绕组电路并使电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目的。
[0004]通过对上面提及的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说明书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以基本确定:在基座上设置有NTC接线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双联插片、动触头机构(包括有衔铁)、线圈、第一插脚、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在与基座相配合的盖板上设置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并且盖板即壳盖与基座彼此通过至少一对铆钉铆固,由于前述部件的作用、各自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等等均已在CN206481237U中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因而申请人不再予以阐述。
[0005]已有技术对上述电流起动器的装配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各个工人以独立方式自始至终地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完成装配;二是由多名工人以节拍式流水作业方式即以团队协作方式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装配,其中,每个工人只要完成对某一个部件的装配,尽管后者的速度或称效率要高于前者,但是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手工完成装配的。手工装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电流起动器的基座及盖板由塑料机械在借助于模具下模制成型并且成型效率极高,然而手工装配因相对缓慢而使两者之间产生悬殊的不匹配情形;二是由于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并且人力成本即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升高,因而最终不利于电流起动器产品的廉价化,甚至会失去应有的市场优势;三是由于人工装配,因而不仅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而且因劳动强度大而致工人处于过度的疲惫状态;四是由于是人工装配,因而不免存在误装(错装)几率,并且装配的质量因工人的经验、责任感、情绪乃至身体以及心理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乃至造成报废。
[0006]在电流起动器的所有部件中,从部件的大致形状、部件的弹性等因素分类的话,可以将前述NTC接线脚以及双联插片分成第一类;将前述第一插脚、第一触片(即第一静触片)
以及第二触片(即第二静触片)归纳为第二类;将前述壳盖及铆钉(通常为一对)列为第三类,因此如果在前道的自动化设备完成了对第一类的装配以及完成了设置动触头机构后,再由结构合理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对前述第一、第三类部件实施自动化装配,最后再装配NTC,那么毫无疑问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但是,若要将前述部件安装到起动器基座上,那么必须借助于结构合理的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来保障,也就是说,作为载具范畴的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是保障自动化装配电流起动器的结构体系的相关零部件的不可或缺的装备,并且由于这种装备具有针对某种特定产品或称工件加工的专属的特点,即属于非标部件,因而通用化程度极低,往往只能由生产产品的厂商以自行设计的制作的方式完成,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方便地设置、有利于满足对起动器基座的承载要求和益于体现结构的简练化要求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
[0008]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在该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而在工作台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和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右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滑动导杆固定板、压铆顶柱座导柱板、压铆顶柱座导柱、压铆顶柱座、压铆顶柱、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和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滑动导杆固定板对应于所述右回转盘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的数量有四根,该四根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分别对应于滑动导杆固定板的四个角部并且与滑动导杆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滑动导杆固定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还与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滑动配合,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与所述右回转盘固定,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的上端套置有滑动导杆弹簧,该滑动导杆弹簧的下端支承在所述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的上表面上,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的上表面与所述右回转盘的上表面相平齐,滑动导杆弹簧的上端支承在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朝向下的一侧,压铆顶柱座导柱的数量有四根,该压铆顶柱座导柱的中部与压铆顶柱座导柱套滑动配合,并且该压铆顶柱座导柱的下端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的上端与压铆顶柱座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板对应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的上方,压铆顶柱座位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的下
方,压铆顶柱有彼此纵向平行的一对并且以垂直于压铆顶柱座的上表面的状态与压铆顶柱座固定,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在对应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的上方的位置通过支承块固定底板螺钉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的顶部的固定底板滑动导杆顶部螺孔固定,在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压铆顶柱的位置设置有压铆顶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10),在该工作台(10)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而在工作台(10)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10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10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包括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和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10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右回转盘(104)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1)包括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滑动导杆固定板(12)、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压铆顶柱座导柱(14)、压铆顶柱座(15)、压铆顶柱(16)、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和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滑动导杆固定板(12)对应于所述右回转盘(104)朝向下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数量有四根,该四根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分别对应于滑动导杆固定板(12)的四个角部并且与滑动导杆固定板(1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在滑动导杆固定板(1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121),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还与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滑动配合,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与所述右回转盘(104)固定,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上端套置有滑动导杆弹簧(112),该滑动导杆弹簧(112)的下端支承在所述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的上表面上,而该固定底板滑动导杆导套(111)的上表面与所述右回转盘(104)的上表面相平齐,滑动导杆弹簧(112)的上端支承在所述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下的一侧,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数量有四根,该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中部与压铆顶柱座导柱套(141)滑动配合,并且该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下端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朝向上的一侧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14)的上端与压铆顶柱座(15)固定,压铆顶柱座导柱板(13)对应于压铆顶柱座导柱板顶推作用缸柱让位孔(121)的上方,压铆顶柱座(15)位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的下方,压铆顶柱(16)有彼此纵向平行的一对并且以垂直于压铆顶柱座(15)的上表面的状态与压铆顶柱座(15)固定,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在对应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上方的位置通过支承块固定底板螺钉(171)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滑动导杆(11)的顶部的固定底板滑动导杆顶部螺孔(113)固定,在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压铆顶柱(16)的位置设置有压铆顶柱导滑套(172),压铆顶柱(16)的上端与该压铆顶柱导滑套(172)滑动配合,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起动器线圈座末端探入让位孔(173),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右回转盘(104)的边缘的一端固定,在对应于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两端端面的位置各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181),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挡板Ⅰ(181)的上端探出右回转盘
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表面,并且在该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部还构成有一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座支承凹腔(182)以及一冲压头让位凹腔(183),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Ⅰ(18)的上部并且朝向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的一侧构成有一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Ⅰ(184),在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一支承块支承腔Ⅰ(18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两个压铆顶柱导滑套(172)中的其中一个压铆顶柱导滑套的位置构成有一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的压铆顶柱让位凹腔,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第二支承块Ⅱ(19)与右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支承块固定底板(17)朝向右回转盘(104)的中心的一端固定,在右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赵云文李俭李燕闫宸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