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节段梁生产线、预制系统及生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172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节段梁生产线、预制系统及生产方法,包括第一模板体系、第二模板体系、运梁装置和测量装置,第一模板体系包括第一外侧模、移动端模、第一固定端模、第一移动内模、第一底模和第一底模台车,第一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第二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第二固定端模和第一固定端模分别位于移动端模的两侧;运梁装置包括第三底模、运梁台车和台车轨道,运梁台车用于承载第三底模,运梁台车、第一底模台车和第二底模台车均能够沿台车轨道移动;测量装置形成有测量控制轴线,测量控制轴线、第一固定端模的中线和第二固定端模的中线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能够有效结合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有效结合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有效结合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节段梁生产线、预制系统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节段梁生产线、预制系统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节段梁预制技术在欧美起步较早,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与美国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就已经大范围地应用节段梁预制技术。在城市轻轨和铁路中,法国高速铁路地中海线罗格莫尔罗纳河桥(105m连续梁桥)、西班牙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和墨西哥蒙特雷地铁线高架桥梁等桥梁均采用了短线匹配预制、环氧胶接缝拼装节段施工技术。
[0003]节段梁预制主要使用的方法有长线法和短线法两种。长线法制梁对梁体线形较容易控制,但占用场地比较大,受地形约束条件比较多,整个梁场临时投入措施比较大,不利于工厂化生产管理。短线法制梁对场地规模要求小,但是受多个平行作业面影响,局域控制网测点多,施工误差加测量误差,梁体线形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桥梁节段梁生产线,能够有效结合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消除短线法制梁线形不易控制的缺点,解决长线法制梁对大规模场地的依赖。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桥梁节段梁生产线的桥梁节段梁预制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桥梁节段梁生产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包括:第一模板体系,所述第一模板体系包括第一外侧模、移动端模、第一固定端模、第一移动内模、第一底模和第一底模台车,所述第一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第二模板体系,所述第二模板体系包括第二外侧模、第二固定端模、第二移动内模、第二底模和第二底模台车,所述第二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所述第二固定端模和所述第一固定端模分别位于所述移动端模的两侧;运梁装置,所述运梁装置包括第三底模、运梁台车和台车轨道,所述运梁台车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底模,所述运梁台车、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均能够沿所述台车轨道移动;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形成有测量控制轴线,所述测量控制轴线、所述第一固定端模的中线和所述第二固定端模的中线重合。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第一模板体系可成型出墩顶上的A0节段梁,第一底模台车沿台车轨道移动,将成型在第一底模上的A0节段梁从第一外侧模中移出,第三底模替代第一底模,运梁台车承载第三底模,运梁台车和第三底模配合第一模板体系中的第一外侧模、第一固定端模和第一移动内模,并以A0节段梁的一个侧面为A1节段梁的匹配面,成型出A1节段梁;
[0010]然后,通过第二模板体系,并以A0节段梁的另一个侧面为B1节段梁的匹配面,成型出 B1节段梁;之后,将A0节段梁转移出桥梁节段梁生产线,进行后续的养护,以A1节段梁的
一个侧面为A2节段梁的匹配面(即以A1节段梁代替移动端模,移动端模只用于生产A0 节段梁),通过第一模板体系成型A2节段梁,同理,以B1节段梁的一个侧面为B2节段梁的匹配面,通过第二模板体系成型B2节段梁,循环完成所有节段梁预制;
[0011]节段梁的生产,采用的是短线法,与此同时,所有节梁段共用的是一个测量控制轴线,节梁段精调时找准测量控制轴线后,通过相邻梁段高程差控制梁的曲线,这样相邻匹配浇筑,匹配面就不受固定端模(即第一固定端模和第二固定端模)变形或者安装角度误差影响,起到了长线法线形控制的作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观测塔,所述第一模板体系和所述第二模板体系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观测塔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观测塔形成了所述测量控制轴线,所述第一观测塔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台车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观测塔,所述第二观测塔用于复核测量。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运梁装置还包括运梁轨道,所述运梁轨道与所述台车轨道连通。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龙门吊和钢筋胎架放置平台,所述第一龙门吊能够将所述钢筋胎架放置平台的钢筋胎架转移至所述第一外侧模或所述第二外侧模内。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预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所述桥梁节段梁生产线设置有多条。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预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有效地结合了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消除短线法制梁线形不易控制的缺点,解决长线法制梁对大规模场地的依赖;墩柱一般有多个,每个墩柱对应一条桥梁节段梁生产线,由此多个墩柱附近的节段梁进行同时生产,生产效率高。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龙门吊和存梁平台,多条所述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均位于所述存梁平台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龙门吊能够在所述存梁平台中转移节段梁。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龙门吊的轨道延伸至河床。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测量控制轴线、第一固定端模的中线和第二固定端模的中线重合;将钢筋胎架放置第一底模上,合模浇筑,完成A0节段梁的预制;A0节段梁脱模,第一底模台车带着第一底模上的A0节段梁,朝远离所述第一固定端模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底模合模时的位置放置第三底模,第三底模由运梁台车承载;在第三底模上放置另一个钢筋胎架,将A0节段梁移动至移动端模合模时的位置,A0节段梁的一个侧面作为A1节段梁的匹配面,合模浇筑,完成A1节段梁的预制;在第二底模上放置又一个钢筋胎架,使A0节段梁朝靠近所述第二固定端模的方向移动,A0 节段梁的另一个侧面作为B1节段梁的匹配面,合模浇筑,完成B1节段梁的预制;将A0节段梁从所述第一底模上移出,在第一模板体系中,以A1节段梁的侧面为A2节段梁的匹配面,预制A2节段梁,在第二模板体系中,以B1节段梁的侧面为B2节段梁的匹配面,预制B2 节段梁,循环,完成所有节段梁的预制。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生产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地结合了长线法制梁和短线法制梁的优点,消除短线法制梁线形不易控制的缺点,解决长线法制梁对大规模场地的依赖。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A0节段梁的侧面设置有剪力键。
[002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的示意图;
[0026]图2为节段梁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预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桥梁节段梁预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5为节段梁拼接成桥梁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体系,所述第一模板体系包括第一外侧模、移动端模、第一固定端模、第一移动内模、第一底模和第一底模台车,所述第一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第二模板体系,所述第二模板体系包括第二外侧模、第二固定端模、第二移动内模、第二底模和第二底模台车,所述第二模板体系用于成型节段梁,所述第二固定端模和所述第一固定端模分别位于所述移动端模的两侧;运梁装置,所述运梁装置包括第三底模、运梁台车和台车轨道,所述运梁台车用于承载所述第三底模,所述运梁台车、所述第一底模台车和所述第二底模台车均能够沿所述台车轨道移动;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形成有测量控制轴线,所述测量控制轴线、所述第一固定端模的中线和所述第二固定端模的中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观测塔,所述第一模板体系和所述第二模板体系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观测塔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观测塔形成了所述测量控制轴线,所述第一观测塔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台车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观测塔,所述第二观测塔用于复核测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梁装置还包括运梁轨道,所述运梁轨道与所述台车轨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节段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龙门吊和钢筋胎架放置平台,所述第一龙门吊能够将所述钢筋胎架放置平台的钢筋胎架转移至所述第一外侧模或所述第二外侧模内。6.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周余韦高飞邓晓峰陈永光杨佳伟郑文强张平汪鹰许愿王帆宋振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