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539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其先在设计位置搭建施工平台;再依托施工平台下放双壁钢围堰,直至双壁钢围堰堰在重力和压力下无法继续下沉;然后采用振动锤将吸泥管下放到双壁钢围堰内的水底,吸泥管的下端安装有助吸器,吸泥管的上端通过泥浆管连接吸泥泵,振动锤带动吸泥管振动使得吸泥管下沉,同时吸泥泵通过吸泥管将吸泥管周围的松散泥土吸出,直至双壁钢围堰下沉到设计标高。本申请具有提高双壁钢围堰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的下沉效率,降低下沉成本高的效果。降低下沉成本高的效果。降低下沉成本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壁钢围堰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壁钢围堰适用于深水基础施工,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双壁钢围堰采用整体预制完成后再下沉到水中的设计标高位置,由于河床的地质不同,双壁钢围堰的下沉难以程度不同。
[0003]相关技术中,采用空气吸泥或空气吸泥加高压射水的方式辅助双壁钢围堰下沉,此方式对于河床上层的浮砂,吸排有较为明显效果,而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则显得效率低、成本高。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双壁钢围堰的下沉效率低且下沉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双壁钢围堰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的下沉效率,降低下沉成本高,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平台搭建:先在设计位置搭建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初次下沉:依托施工平台下放双壁钢围堰,直至双壁钢围堰堰在重力和压力下无法继续下沉;振动吸泥:采用振动锤将吸泥管下放到双壁钢围堰内的水底,吸泥管的下端安装有助吸器,吸泥管的上端通过泥浆管连接吸泥泵,振动锤带动吸泥管振动使得吸泥管下沉,同时吸泥泵通过吸泥管将吸泥管周围的松散泥土吸出,使得双壁钢围堰能够继续下沉;双壁钢围堰就位:吸泥管和吸泥泵逐层吸出双壁钢围堰内及下方的泥土,直至双壁钢围堰下沉到设计标高。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振动锤高频振动,带动吸泥管产生高频振动,致使吸泥管周围的大范围地质结构因振动发生强度降低、逐渐松散、逐渐液化的变化,再通过吸泥泵将松散的泥土吸出;随着吸泥管逐渐下沉,吸泥逐渐深入,吸泥范围逐渐扩大,形成利于双壁钢围堰下放的“锅底坑”; 使用时,根据吸泥位置及需吸深度,通过控制振动锤的振动频率,可以调整吸泥范围和深度;移动吸泥管的位置,将阻挡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泥土都吸出,即可将双壁钢围堰下沉到设计标高;本申请通过振动锤带动吸泥管振动将泥土振散振松,再通过吸泥管和吸泥泵将泥土吸出,提高双壁钢围堰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的下沉效率,降低双壁钢围堰的下沉成本高。
[0008]优选的,所述助吸器包括管体和尖头,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吸泥管的下端,所
述尖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吸泥管的一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泥管振动下沉过程中,若遇到一些大块的石块等通过振动无法振散的硬质物,则尖头能够将这些大块的硬质物破碎成能够被吸泥管吸出的小颗粒物,确保吸泥管能够到达设计的吸泥深度。
[0010]优选的,所述尖头包括多根尖杆,多根所述尖杆围绕成锥状,多根所述尖杆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尖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上,相邻两根所述尖杆之间固定有加强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振散的泥土从各尖杆之间进入到管体内,再被吸泥管和吸泥泵吸出,各尖杆和加强杆能够限制进入管体的泥土的大小,避免大块泥土进入而堵塞管体和吸泥管的情况发生。
[0012]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翼刃,多块所述翼刃沿所述管体的圆周分布,所述翼刃朝向所述尖头的一端呈尖锐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翼刃能够破碎管体周围的石块等硬质物,便于吸泥管的吸泥,另外能够扩大振动范围以及吸泥管周围的泥土的振散效果,提高吸泥的效率。
[0014]优选的,所述管体通过转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吸泥管,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吸泥管,所述转接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管体。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助吸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通过转接头能够方便助吸器的更换。
[0016]优选的,所述管体内安装有多块导向板,多块所述导向板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板能够改变通过的流体的方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能够限制进入到吸泥管的泥块的大小,减少吸泥管被堵塞的情况,同时泥土和水通过导向板时会被改变方向再进入到吸泥管,导向板受到反作用力,对管体施加了旋转力,使管体旋转,所以在吸泥管振动下沉和吸泥的过程中,助吸器会逐渐发生转动,使得翼刃的活动范围更大,对土体的振散效果和吸泥的效果更好。
[0018]优选的,所述吸泥管包括端管和若干根拓展管,所述端管和若干根所述拓展管依次连接,所述端管的管口处的一侧设有吸泥口,所述吸泥口和所述端管的管口之间安装有密封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振动锤夹住端管的管口,增加和减少拓展管,适应不同的吸泥深度的要求。
[0020]优选的,施工平台上安装有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上安装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安装有葫芦吊,所述葫芦吊连接振动锤。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位置调节装置改变振动锤和吸泥管的位置,从而将吸泥管移动到需要的地方,并能够按顺序将双臂钢围堰内的泥土吸出,减少漏吸的情况。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利用振动锤高频振动,带动吸泥管产生高频振动,致使吸泥管周围的大范围地质结构因振动发生强度降低、逐渐松散、逐渐液化的变化,再通过吸泥泵将松散的泥土吸出;随着吸泥管逐渐下沉,吸泥逐渐深入,吸泥范围逐渐扩大,形成利于双壁钢围堰下放的“锅底坑”; 使用时,根据吸泥位置及需吸深度,通过控制振动锤的振动频率,可以调整吸泥范围和深度;移动吸泥管的位置,将阻挡双壁钢围堰下沉的泥土都吸出,即可将双壁钢围堰
下沉到设计标高;本申请通过振动锤带动吸泥管振动将泥土振散振松,再通过吸泥管和吸泥泵将泥土吸出,提高双壁钢围堰在砂、卵石层沉积时间长、板结程度较为严重的河床地质上的下沉效率,降低双壁钢围堰的下沉成本高;2. 翼刃能够破碎管体周围的石块等硬质物,便于吸泥管的吸泥,另外能够扩大振动范围以及吸泥管周围的泥土的振散效果,提高吸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的流程框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振动吸泥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振动锤、吸泥管、助吸器以及吸泥泵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助吸器的俯视图。
[002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位置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双壁钢围堰;2、施工平台;3、吸泥管;4、振动锤;5、泥浆管;6、吸泥泵;7、助吸器;71、管体;72、尖头;73、翼刃;74、导向板;8、转接头;91、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平台(2)搭建:先在设计位置搭建施工平台(2);双壁钢围堰(1)初次下沉:依托施工平台(2)下放双壁钢围堰(1),直至双壁钢围堰(1)堰在重力无法继续下沉;振动吸泥:采用振动锤(4)将吸泥管(3)下放到双壁钢围堰(1)内的水底,吸泥管(3)的下端安装有助吸器(7),吸泥管(3)的上端通过泥浆管(5)连接吸泥泵(6),振动锤(4)带动吸泥管(3)振动使得吸泥管(3)下沉,同时吸泥泵(6)通过吸泥管(3)将吸泥管(3)周围的松散泥土吸出,使得双壁钢围堰(1)能够继续下沉;双壁钢围堰(1)就位:吸泥管(3)和吸泥泵(6)逐层吸出双壁钢围堰(1)内及下方的泥土,直至双壁钢围堰(1)下沉到设计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吸器(7)包括管体(71)和尖头(72),所述管体(71)的一端连接所述吸泥管(3)的下端,所述尖头(7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管体(71)远离所述吸泥管(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振动吸泥下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头(72)包括多根尖杆,多根所述尖杆围绕成锥状,多根所述尖杆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尖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上,相邻两根所述尖杆之间固定有加强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双壁钢围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状刘锋欧阳勇曹科陈永光周胜民刘丽生石延亮李子敬李援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