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673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其先在烟囱筒身内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的中间设提升通道,在脚手架的上端安装施工平台和提升装置;沿烟囱筒身外圆周安装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翻模;沿烟囱筒身方向在筒壁处安装钢筋;沿烟囱内圆周砌筑耐火砖内衬和隔热层,之后安装支撑件;在隔热层和外翻模之间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下方一组的外翻模并安装到上方一组的外翻模的上方;安装用于保持脚手架稳定的加固杆,加固杆的两端分别顶紧对齐拆除的外翻模的耐火砖内衬的内壁;往上继续搭设脚手架,然后往上迁移施工平台和提升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烟囱的使用寿命的效果。使用寿命的效果。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囱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烟囱是一种排除工具,用来排除由火引起的气体或烟尘。是一种把烟气排入高空的高耸结构。能改善燃烧条件,减轻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烟囱是锅炉、火力发电以及其它燃烧炉必不可少的设备。烟囱主要分为砖砌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两种,钢筋混凝土烟囱适用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
[0003]相关技术中,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采用同步施工工艺,在烟囱筒身内搭建脚手架,然后施工隔热层和耐火砖内衬,之后在隔热层和外模板之间浇注混凝土,采用隔热层和耐火砖内衬兼做内模,无需支内模,降低施工成本,施工效率高。在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的部分钢管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拆除后,用混合砂浆对钢管在烟囱的筒壁预留的孔进行封堵。但是在烟囱的后期使用中,混合砂浆封堵的位置的筒壁容易破损,且该位置附近的耐火砖容易松动,提高了烟囱的维护成本,降低烟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降低烟囱的维护成本,提高烟囱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烟囱内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的中间设提升通道,脚手架的上端连接提升装置,通过提升装置将各施工物料从提升通道往上吊运;S2、沿烟囱筒身外圆周安装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翻模;S3、沿烟囱筒身方向在筒壁处安装筒壁钢筋;S4、沿烟囱内圆周砌筑耐火砖内衬和隔热层,隔热层砌于耐火砖内衬的外周,之后安装支撑件,支撑件抵接耐火砖内衬的内壁,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脚手架;S5、在隔热层和外翻模之间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下方一组的外翻模并安装到上方一组的外翻模的上方;S6、安装用于保持脚手架稳定的加固杆,加固杆的安装高度低于外翻模的安装高度,加固杆固定连接脚手架,加固杆的两端分别顶紧耐火砖内衬的内壁;S7、往上继续搭设脚手架,然后往上迁移施工平台和提升装置;S8、重复S3

S7步骤直至达到烟囱的设计高度。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的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拆除后,烟囱的筒壁不会留下孔洞,因此不需要对孔洞进行封堵,烟囱的筒壁的耐火砖内
衬连接紧密,不容易松动,能够降低烟囱的维护成本,提高烟囱的使用寿命;由于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会导致脚手架的稳定性降低,脚手架的上端容易晃动;本申请通过安装加固杆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加固杆的两端分别顶紧耐火砖内衬的内壁,所以加固杆安装时,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此时加固杆对耐火砖内衬施加向外的压紧力也不会对耐火砖内衬造成破坏,且能够将脚手架进行牢固的支撑,随着烟囱逐渐升高,加固杆逐渐往上增加,从而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另外,支撑件对耐火砖内衬进行支撑,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将隔热层和耐火砖内衬冲塌,若脚手架的上端晃动角度达到一定值时,支撑件随着晃动会撞击耐火砖内衬,容易将耐火砖撞塌,所以加固杆逐渐往上增加,能够减小脚手架的上端晃动角度,降低支撑件撞塌耐火砖内衬的发生概率。
[0007]优选的,所述加固杆包括两根螺杆和一根套筒,所述套筒通过扣件固定连接脚手架,两根螺杆分别连接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抵紧耐火砖内衬的内壁。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杆可以调节加固杆的长度,从而调节螺杆抵紧耐火砖内衬的松紧度。
[0009]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中部弧形弯曲,所述套筒的两端呈直管状,所述套筒避开提升通道。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的中部弧形弯曲能够避开对提升通道的干涉,方便套筒与脚手架的连接,同时在转动螺杆时保持套筒固定不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螺杆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工具的六角柱,安装加固杆时,采用扭力开口扳手连接六角柱旋转螺杆,所述扭力开口扳手设置的扭力值范围为40

100N
·
m,当扭力开口扳手的扭力值达到设定的扭力值即停止扳动扭力开口扳手。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实践,扭力开口扳手设置的扭力值范围为40

100N
·
m内时,既能通过加固杆将脚手架和烟囱筒身连成一体,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又不会对紧耐火砖内衬造成破坏。
[0013]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能够在螺杆和紧耐火砖内衬之间形成一层缓冲,减少螺杆旋转时破坏紧耐火砖内衬的情况发生。
[0015]优选的,耐火砖内衬采用不同长度的耐火砖砌筑,相邻两块耐火砖的长度不同,相邻两块耐火砖的外端往外延伸的长度不同,隔热层部分嵌入到耐火砖内衬。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部分嵌入耐火砖内衬,能够提高隔热层和耐火砖内衬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降低耐火砖内衬被加固杆破坏的概率。
[0017]优选的,隔热层采用珍珠岩块砌筑,相邻的两块珍珠岩块往外延伸的一端的延伸长度不同,部分珍珠岩块的内端嵌入耐火砖内衬的外侧面的凹陷处,浇筑的混凝土包裹往外凸出的珍珠岩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两块珍珠岩块往外延伸的一端的延伸长度不同,浇筑烟囱的筒壁时混凝土将往外凸出的珍珠岩块包裹,使得往外凸出的珍珠岩块与烟囱的筒壁一体浇筑,提高珍珠岩块与烟囱的筒壁的连接牢固性,从而降低火砖内衬和隔热层被加固杆破坏的概率。
[0019]优选的,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天轮、转向轮、牵引钢丝绳和吊桶,卷扬机设于地面
上,天轮设于脚手架的上端,转向轮设于设于地面上,牵引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卷扬机,牵引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从转向轮的下方和天轮的上方跨过,牵引钢丝绳远离卷扬机的一端连接吊桶,吊桶在提升通道内升降。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卷扬机设于地面,能够减少卷扬机的震动传递到脚手架,从而减少脚手架的晃动。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有益技术效果:由于本申请的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拆除后,烟囱的筒壁不会留下孔洞,因此不需要对孔洞进行封堵,烟囱的筒壁的耐火砖内衬连接紧密,不容易松动,能够降低烟囱的维护成本,提高烟囱的使用寿命;由于脚手架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会导致脚手架的稳定性降低,脚手架的上端容易晃动;本申请通过安装加固杆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加固杆的两端分别顶紧耐火砖内衬的内壁,所以加固杆安装时,浇筑的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此时加固杆对耐火砖内衬施加向外的压紧力也不会对耐火砖内衬造成破坏,且能够将脚手架进行牢固的支撑,随着烟囱逐渐升高,加固杆逐渐往上增加,从而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另外,支撑件对耐火砖内衬进行支撑,避免浇筑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烟囱内搭设脚手架(2),脚手架(2)的钢管不伸入烟囱的筒壁中,脚手架(2)的中间设提升通道,脚手架(2)的上端连接提升装置(3),通过提升装置(3)将各施工物料从提升通道往上吊运;S2、沿烟囱筒身(1)外圆周安装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翻模(4);S3、沿烟囱筒身(1)方向在筒壁处安装筒壁钢筋(7);S4、沿烟囱内圆周砌筑耐火砖内衬(5)和隔热层(6),隔热层(6)砌于耐火砖内衬(5)的外周,之后安装支撑件(8),支撑件(8)抵接耐火砖内衬(5)的内壁,支撑件(8)的另一端连接脚手架(2);S5、在隔热层(6)和外翻模(4)之间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定强度后,拆除下方一组的外翻模(4)并安装到上方一组的外翻模(4)的上方;S6、安装用于保持脚手架(2)稳定的加固杆(9),加固杆(9)的安装高度低于外翻模(4)的安装高度,加固杆(9)固定连接脚手架(2),加固杆(9)的两端分别顶紧耐火砖内衬(5)的内壁;S7、往上继续搭设脚手架(2),然后往上迁移施工平台和提升装置(3);S8、重复S3

S7步骤直至达到烟囱的设计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9)包括两根螺杆(92)和一根套筒(91),所述套筒(91)通过扣件固定连接脚手架(2),两根螺杆(92)分别连接所述套筒(91)的两端,所述螺杆(92)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91),所述螺杆(92)的另一端抵紧耐火砖内衬(5)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用耐火砖兼做内模的烟囱翻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1)的中部弧形弯曲,所述套筒(91)的两端呈直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承宗周爱忠杨易法姚文波张磊周劲松徐灿赵化祥李清张翔赵燕栋涂志恒胡汉钦陈久先洪云浩陈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