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试验系统、试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试验系统、试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控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的制动力由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共同提供,再生制动即由驱动电机反向旋转产生制动力,通过驱动半轴作用于车轮进行制动,液压制动即由制动系统产生,通过制动钳夹紧制动盘作用于车轮进行制动。在车辆从稳定工况过渡到不稳定工况时,制动系统的助力方式会发生改变,此时由于再生制动的作用,可能发生助力降级事件。因此需要在多种驾驶模式的条件下,评价制动时的输入力大小,以验证是否发生助力降级事件。
[0003]目前采用的试验方法为驾驶模式条件全面覆盖式试验,但由于驾驶模式范围很广,全部遍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正交方法的理论,通过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试验系统、试验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自动化地找出发生助力降级事件时的典型驾驶模式,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钳、ESC、电子助力器、作动缸、压力传感器及试验控制器;所述试验控制器分别与ESC、电子助力器、作动缸及压力传感器电气连接,用于实时读取ESC、电子助力器的工况状态;所述ESC的一端与制动钳连接,ESC的另一端与电子助力器连接,所述电子助力器设置在作动缸上,作动缸推动电子助力器推杆前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SC的一端通过两根液压管路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所述ESC的另一端通过四根液压管路与制动钳连接,所述六根液压管路上分别串联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动钳包括左前制动钳、右前制动钳、左后制动钳及右后制动钳;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及第六压力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缸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及力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控制器采用HIL模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SC包括再生制动模块。6.一种车辆再生制动工况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慢速下基础助力性能试验:将ESC断电,保持电子助力器上电,试验控制器控制作动缸以v
c1
(v
c1
≤2mm/s)的速度推动电子助力器推杆前进,直至作动缸位移为l1,实时采集作动缸位移值及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得到横坐标为作动缸位移值、纵坐标为作动缸输入力值及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的慢速下基础助力性能MAP图:P
a1
=f1(l1)P
a2
=f2(l1)F
a1
=f3(l1);步骤二:快速下基础助力性能试验:将ESC断电,保持电子助力器上电,试验控制器控制作动缸以v
c2
(v
c2
≥10mm/s)的速度推动电子助力器推杆前进,直至作动缸位移为l1,实时采集作动缸位移值及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得到横坐标为作动缸位移值、纵坐标为作动缸输入力值、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值的快速下基础助力性能MAP图:F
a2
=f6(l1);步骤三:试验控制器控制作动缸返回至零点;试验控制器将电机前轴最大再生力矩能力、电机后轴最大再生力矩能力发送给ESC控制模块中的再生制动模块,设置路面为平路面,路面摩擦系数为0.8
‑
1.2;设置油门开度为0.5
‑
1,方向盘转角为0度,使车辆加速前行,直至车速达到v1(v1≥120km/h);步骤四:试验控制器以v
c1
的速度推动电子助力器推杆前进,模拟驾驶员制动过程,直至车辆减速度超过
‑
3m/s2;保持作动缸当前位置不变,直至车速降到0,记录下当前作动缸位移值为l2,在此过程中,实时采集与电子助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取0.5l2,0.75l2,l2共3个采样点,取这3个采样点对应的作动缸位移值为l
21
,l
22
,l
23
,与电子助
力器的主缸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P
11
,P
21
,P
12
,P
22
,P
13
,P
23
,在慢速下基础助力性能MAP图中,取当l1=l
21
,l
22
,l
23
时,对应的P
a11
,P
a12
,P
a13
,P
a21
,P
a22
,P
a23
:P
a11
=f1(l
21
)P
a12
=f1(l
22
)P
a113
=f1(l
23
)P
a21
=f2(l
21
)P
a22
=f2(l
22
)P
a23
=f2(l
23
);步骤五:判断再生制动是否启动,具体如下:计算六个差值比是否大于2,所述差值比为当作动缸位移分别为l
21
、l
21
、l
技术研发人员:郭笑通,李论,张立亮,孙微,郑舜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