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操作装置,该液压操作装置作为进行断路器的开路和闭路动作的驱动源使用。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实现了输电系统的大容量化和特高压化等。为此,设在输电系统中的断路器的性能提高尤显重要,对于性能提高的要求也大。最近,以SF6气体绝缘方式的气体断路器为主流,作为其驱动源,有利用气体或液体等流体的气体断路器。其中,利用气体(压缩空气)的气体断路器中,随着输电系统的大容量化和超高压化,驱动力显著增大,空气压缸和空气箱等的设备也大型化。另外,操作时的给排气音加大,需要消音装置。利用液体的液压操作装置,与利用空气的相比,其高压、大功率化容易,所以,可实现小型化。另外,也可显著减轻操作时的噪音,同时,由于液体的非压缩性其应答性良好。因此,作为断路器的驱动源,希望更加提高该液压操作装置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1表示作为该断路器的驱动源使用的现有液压操作装置之一例。该图11中,断路器的开闭部1,例如的固定电极2和可动电极3构成,可动电极3与液压操作装置10连接。液压操作装置10由驱动可动电极3的驱动部20、控制工作液的液压控制部30、常时地蓄积供往驱动部20的高压 ...
【技术保护点】
液压操作装置,备有驱动部、液压控制部、储液器、泵以及低压槽部; 上述驱动部备有,驱动缸、可在驱动缸内滑动的驱动活塞、连接该驱动活塞与断路器开闭部的驱动杆,在驱动缸内的驱动活塞的驱动杆侧及其相反侧,分别形成第1和第2液室,该驱动部根据所述驱动活塞的动作,使上述断路器的开闭部闭路或开路; 上述液压控制部,根据作动流体相对于所述驱动缸的第2液室供给和排出的选择,进行液压控制; 上述储液器保持向所述驱动缸内的第1液室供给的作动流体的压力; 上述泵使作动流体升压,把得到的高压作动流体供给上述储液器; 上述低压槽部,回收从上述第2液室排出的工作液,同时蓄积 ...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2-25 043689/981.液压操作装置,备有驱动部、液压控制部、储液器、泵以及低压槽部;上述驱动部备有,驱动缸、可在驱动缸内滑动的驱动活塞、连接该驱动活塞与断路器开闭部的驱动杆,在驱动缸内的驱动活塞的驱动杆侧及其相反侧,分别形成第1和第2液室,该驱动部根据所述驱动活塞的动作,使上述断路器的开闭部闭路或开路;上述液压控制部,根据作动流体相对于所述驱动缸的第2液室供给和排出的选择,进行液压控制;上述储液器保持向所述驱动缸内的第1液室供给的作动流体的压力;上述泵使作动流体升压,把得到的高压作动流体供给上述储液器;上述低压槽部,回收从上述第2液室排出的工作液,同时蓄积升压前的低压作动流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液室内,为了开路动作结束时的制动,设有从上述驱动活塞突出的阻尼部,同时,还设有借助阻尼部的动作使作动流体升压的阻尼室,该阻尼室具有供阻尼部插入的插入孔,该阻尼室设置在与设在驱动活塞周围的液压密封用密封部不邻接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阻尼部的前端面被形成,在其一部分上,具有由从凸形状和凹形状中选择出的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活塞内设有节流流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分隔上述第2液室与上述阻尼室的可动隔壁部件,上述插入孔设在该隔壁部件上,还设有将该隔壁部件朝着阻尼室容积成为最大侧施力的弹簧。5.液压操作装置,备有驱动部、液压控制部、储液器、泵以及低压槽部,上述驱动部备有,驱动缸、可在驱动缸内滑动的驱动活塞、连接该驱动活塞与断路器开闭部的驱动杆,在驱动缸内的驱动活塞的驱动杆侧及其相反侧,分别形成第1和第2液室,依据所述驱动活塞的动作,使上述断路器的开闭部成为闭路或开路;上述液压控制部,根据作动流体相对于所述驱动缸的第2液室的供给和排出,进行液压控制;上述储液器保持向所述驱动缸内的第1液室供给的作动流体的压力;上述泵使作动流体升压,把得到的高压作动流体供给上述储液器;上述低压槽部,回收从上述第2液室排出的工作液,同时蓄积升压前的低压作动流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液室内,为了开路动作结束时的制动,设有从上述驱动活塞突出的阻尼部,同时,还设有借助阻尼部的动作使作动流体升压的阻尼室,该阻尼室具有供阻尼部插入的插入孔;在上述驱动活塞上,在其周围的液压密封用密封部的靠第2液室一侧,设有压力密封环,同时,还设有以该密封部与压力密封环之间为起点、贯通驱动活塞内部通向第2液室的液道。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液压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部设有流出路,在开路动作结束时的制动时,上述阻尼室升压到预定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刚一,小林义贤,中嶋文雄,高桥秀像,高木弘和,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