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408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模组件,包括:主模套,呈内部中空且两端部开口设置;冲芯单元,活动设于主模套的中空腔内,且位于主模套的一端部开口处,冲芯单元上设有用于工件成型的型腔;端盖,可拆卸设于主模套的另一端部开口处;弹性件,设于主模套的中空腔内,且抵设于冲芯单元和端盖之间,以使冲芯单元在主模套的轴向方向上浮动设于主模套;以及顶针,活动设于主模套内,且沿主模套的轴向方向贯穿端盖,顶针部分延伸进型腔内;其中,主模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冲芯单元上设有与第一卡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脱模方便、加工精度高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挤压模具的主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全球范围内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使得消费电子产品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消费电子产业的制造中心,现有技术中,黄铜的电子连接针一般是通过挤压成型,现有的用于挤压成型电子连接针的主模组件存在结构复杂、脱模不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模组件,具有结构紧凑、脱模方便、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主模组件,其用于工件的挤压成型,包括:主模套,呈内部中空且两端部开口设置;冲芯单元,活动设于所述主模套的中空腔内,且位于所述主模套的一端部开口处,所述冲芯单元上设有用于所述工件成型的型腔;端盖,可拆卸设于所述主模套的另一端部开口处;弹性件,设于所述主模套的中空腔内,且抵设于所述冲芯单元和所述端盖之间,以使所述冲芯单元在所述主模套的轴向方向上浮动设于所述主模套;以及顶针,活动设于所述主模套内,且沿所述主模套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端盖,所述顶针部分延伸进所述型腔内;其中,所述主模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冲芯单元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冲芯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在所述主模套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
[0006]优选的,所述冲芯单元包括主模冲芯和钨钢容置套,所述主模冲芯上形成有沿所述主模套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贯穿孔,所述钨钢容置套上形成有所述型腔;其中,所述钨钢容置套收容于所述贯穿孔。
[0007]优选的,在沿所述冲芯单元至所述端盖的方向上,所述贯穿孔依次包括一用于收容所述钨钢容置套的第一腔室、一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以及一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三腔室。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孔径大于所述型腔的孔径,并且小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孔径。
[0009]优选的,所述顶针分段式设置,所述顶针包括部分插入至所述型腔内的第二杆件和部分贯穿所述端盖的第一杆件。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件包括贯穿所述端盖的第一细杆部和位于所述主模套的中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细杆部同轴设置的第一粗杆部,所述第一粗杆部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腔室内;其中,所述端盖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一细杆部穿设的第一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细杆部和所述第一粗杆部的连接处形成有用于在所述主模套的轴向方向上限位的限位轴肩。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件包括延伸进所述型腔内的第二细杆部和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粗杆部。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模冲芯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抵接。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环状凸缘,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环状卡肩。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主模组件,其通过在主模套的中空腔内设置顶针,利用顶针延伸至冲芯单元的型腔内,以利于工件脱模,有效的提高了工件的表面光滑度,具有结构紧凑、脱模方便、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主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的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主模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3]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主模组件300,其用于工件100的挤压成型,包括:主模套310,呈内部中空且两端部开口设置;冲芯单元330,活动设于主模套310的中空腔内,且位于主模套310的一端部开口处,冲芯单元330上设有用于工件100成型的型腔361;端盖370,可拆卸设于主模套310的另一端部开口处;弹性件500,设于主模套310的中空腔内,且抵设于冲芯单元330和端盖370之间,以使冲芯单元330在主模套310 的轴向方向上浮动设于主模套310;以及顶针400,活动设于主模套310 内,且沿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贯穿端盖370,顶
针400部分延伸进型腔 361内;其中,主模套31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320,冲芯单元330 上设有与第一卡接结构320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351,冲芯单元330 通过第一卡接结构320和第二卡接结构351之间的配合实现在主模套 310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
[0025]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通过在主模套310的中空腔内设置顶针,利用顶针延伸至冲芯单元330的型腔361内,以利于工件脱模,有效的提高了工件的表面光滑度,具有结构紧凑、脱模方便、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0026]在本技术中,冲芯单元330包括主模冲芯350和钨钢容置套 360,主模冲芯350上形成有沿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贯穿孔 380,钨钢容置套360上形成有型腔361,钨钢容置套360收容于贯穿孔 380。钨钢容置套360设置的目的是:在延长主模组件300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成本,由于钨钢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够使得冲芯单元330较为耐用,但若是整个冲芯单元330都采用钨钢材料制成,则会大大增加成本投入。因此,本技术采用主模冲芯350和钨钢容置套360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延长主模组件300的使用寿命,还能够降低成本。
[0027]进一步地,在沿冲芯单元330至端盖370的方向上,贯穿孔380依次包括一用于收容钨钢容置套360的第一腔室381、一与第一腔室381连通的第二腔室382以及一与第二腔室382连通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模组件(300),其用于工件(100)的挤压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套(310),呈内部中空且两端部开口设置;冲芯单元(330),活动设于所述主模套(310)的中空腔内,且位于所述主模套(310)的一端部开口处,所述冲芯单元(330)上设有用于所述工件(100)成型的型腔(361);端盖(370),可拆卸设于所述主模套(310)的另一端部开口处;弹性件(500),设于所述主模套(310)的中空腔内,且抵设于所述冲芯单元(330)和所述端盖(370)之间,以使所述冲芯单元(330)在所述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上浮动设于所述主模套(310);以及顶针(400),活动设于所述主模套(310)内,且沿所述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端盖(370),所述顶针(400)部分延伸进所述型腔(361)内;其中,所述主模套(31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结构(320),所述冲芯单元(3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320)相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351),所述冲芯单元(330)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320)和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51)之间的配合实现在所述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模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芯单元(330)包括主模冲芯(350)和钨钢容置套(360),所述主模冲芯(350)上形成有沿所述主模套(310)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贯穿孔(380),所述钨钢容置套(360)上形成有所述型腔(361);其中,所述钨钢容置套(360)收容于所述贯穿孔(38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模组件(300),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冲芯单元(330)至所述端盖(370)的方向上,所述贯穿孔(380)依次包括一用于收容所述钨钢容置套(360)的第一腔室(3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太峰钱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同心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