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瑞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38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临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包括横板,横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孔连接有连接管,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连接管的圆周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管,安装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限位板,限位板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板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连接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铁板,安装槽安装有电磁铁,弹簧均套装在相应的电磁铁的外侧壁上,具有患者的疼痛感较小,减少影响患者就诊心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临床针灸
,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时需要用到辅助定位器,以便将针灸针定位。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090229U,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其大致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柱,限位柱的顶端穿过移动板上的第三通孔与限位板连接,移动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凸块,凸块的另一端安装在凹槽内,凹槽开设在侧板的一侧外壁上,侧板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两侧边缘处,侧板的前端面设置有刻度标记,移动板的前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指针。本技术避免了针灸针刺入的位置发生偏差,可以限定针灸针刺入的深度,使用方便,稳定性强,实用性强。
[0004]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时,患者的疼痛感较强,进而影响患者的就诊心情,从而降低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患者的疼痛感较小,减少影响患者就诊心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并且横板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横板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转动孔相通,并且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正螺纹,所述转动轴的右端贯穿横板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杆,并且连接管的圆周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位于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蜗轮的圆周外壁与所述蜗杆的圆周外壁啮合,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反螺纹,并且固定管的圆周外壁与连接管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管的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限位板,各所述限位板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并且各限位板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各所述滑动杆的相对端均贯穿固定管并延伸至外部,并且各滑动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各限位板的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铁板,并且各安装槽的内壁相背端均安装有电磁铁,各所述弹簧均套装在相应的所述电磁铁的外侧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各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滑块,各所述滑块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各所述连接块的相对端均与所述固定管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0011]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顶端与所述放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各所述半圆夹板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3]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端左部和后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4]优选的,各所述把手的外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者打开电磁铁,电磁铁吸动铁板横向移动,然后通过使用者将针灸针放入固定管,然后使用者关闭电磁铁,通过弹簧的弹性,带动限位板、滑动杆和半圆夹板对针灸针进行夹紧,然后通过使用者寻找到患者身体上的穴位,然后将定位器放置患者的身体上,然后使用者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连接管转动,连接管带动固定管纵向移动,固定管带动针灸针纵向移动,进而将针灸针缓慢的刺入患者的穴位,达到了患者的疼痛感较小,减少影响患者就诊心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横板、蜗杆和蜗杆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横板;2、放置板;3、电机;4、转动轴;5、连接管;6、蜗杆;7、蜗轮;8、固定管;9、限位板;10、弹簧;11、滑动杆;12、半圆夹板;13、铁板;14、电磁铁;15、连接杆;16、滑块;17、连接块;18、吸盘;19、加强杆;20、橡胶垫;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包括横板1,横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顶端安装有电机3,电机3为减速电机3,并且电机3可正转和反转,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并且横板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横板1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与转动孔相通,并且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内壁设置有正螺纹,转动轴4的右端贯穿横板1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转动轴4的右端
固定连接有蜗杆6,并且连接管5的圆周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7,蜗轮7位于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蜗轮7的圆周外壁与蜗杆6的圆周外壁啮合,连接管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管8,固定管8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反螺纹,并且固定管8的圆周外壁与连接管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管8的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各安装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限位板9,各限位板9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并且各限位板9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1,各滑动杆11的相对端均贯穿固定管8并延伸至外部,并且各滑动杆11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12,各限位板9的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各连接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铁板13,并且各安装槽的内壁相背端均安装有电磁铁14,各弹簧10均套装在相应的电磁铁14的外侧壁上。
[0025]进一步的,横板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5,各连接杆1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各滑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滑块16,各滑块16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7,各连接块17的相对端均与固定管8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通过滑块16、连接块17和连接杆15的配合,可减少固定管8脱离连接管5的情况发生,横板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吸盘18,通过吸盘18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辅助定位器,包括横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顶端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并且横板(1)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横板(1)的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转动孔相通,并且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内壁设置有正螺纹,所述转动轴(4)的右端贯穿横板(1)并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转动轴(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并且连接管(5)的圆周外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7),所述蜗轮(7)位于固定槽的内部,并且蜗轮(7)的圆周外壁与所述蜗杆(6)的圆周外壁啮合,连接管(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管(8),所述固定管(8)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反螺纹,并且固定管(8)的圆周外壁与连接管(5)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管(8)的左部和右部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滑动配合有限位板(9),各所述限位板(9)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0),并且各限位板(9)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1),各所述滑动杆(11)的相对端均贯穿固定管(8)并延伸至外部,并且各滑动杆(11)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半圆夹板(12),各限位板(9)的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各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瑞吕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许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