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76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壳体、针灸针;针灸针设在壳体内;针灸针包括针柄、针尾;壳体内设有挡板、第一支撑板、限位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限位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U型槽;针灸针贯穿U型槽;针尾设在挡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针柄的末端与第三支撑板表面接触;限位板与第二支撑板设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限位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与U型槽相通;壳体底端上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壳体滑动连接;限位块上设有柱形孔;柱形孔内设有移动块;柱形孔内设有弹簧;限位板上固定设有与移动块适配的固定块,可以有效的对针灸针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运输途中针灸针晃动,导致的针灸针受到损伤。受到损伤。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盒,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是我国中医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不仅在国内被广泛使用,而且在世界上也已经得到很多国家认可和使用。现有的针灸针包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针裹在薄膜中密封包装,但是这样取针不方便;一种是将针放在塑料管内,再用薄膜密封包装,但是这样又相对于包装不固定,在运输、取放过程中,针会在包装盒内摇晃,容易损伤针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可以全方位的对针灸针进行固定,有效的保护针灸针不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针灸针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运输途中针灸针晃动,导致的针灸针受到损伤。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包括壳体、针灸针;所述针灸针设在壳体内;所述针灸针包括针柄、针尾;所述壳体内设有挡板、第一支撑板、限位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限位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设有U型槽;所述针灸针贯穿U型槽;所述针尾设在挡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针柄的末端与第三支撑板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与第二支撑板设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U型槽相通;所述壳体底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壳体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柱形孔;所述柱形孔内设有移动块;所述柱形孔内移动块一端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设有与移动块适配的固定块。/>[0005]所述挡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壳体固定连接。
[0006]所述通孔的高度与针柄的直径适配。
[0007]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在限位块上的滑槽、设在限位板上与滑槽适配的滑块。
[0008]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小于壳体内端的长度。
[0009]所述壳体上设有盖板;所述壳体与盖板通过合页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针灸针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在运输途中针灸针晃动,导致的针灸针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打开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限位块与限位板处的剖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限位块与限位板处的另一剖面图。
[0014](1、壳体,2、挡板,3、第一支撑板,4、限位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 U型槽,8、针柄,9、针尾,10、通孔,11、限位块,12、移动块,13、弹簧,14、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包括壳体1、针灸针;所述针灸针设在壳体1内;所述针灸针包括针柄8、针尾9;所述壳体1内设有挡板2、第一支撑板 3、限位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3、限位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上设有U型槽7;所述针灸针贯穿U型槽7;所述针尾9设在挡板2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所述针柄8的末端与第三支撑板6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4与第二支撑板5设在第一支撑板3与第三支撑板6之间;所述限位板4上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U型槽 7相通;所述壳体1底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壳体1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限位块11上设有柱形孔;所述柱形孔内设有移动块12;所述柱形孔内移动块12一端设有弹簧13;所述限位板4上固定设有与移动块12适配的固定块14;所述挡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0的高度与针柄8的直径适配;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在限位块11上的滑槽、设在限位板4上与滑槽适配的滑块;所述限位板4的长度小于壳体1内端的长度;所述壳体1上设有盖板;所述壳体1与盖板通过合页连接。
[0017]本技术的原理:打开盖板,把针灸针放在U型槽7内,针灸针的针尾9放在挡板2 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针柄8部分处于与第三支撑板6表面接触的部位,放好后,移动限位板4,使针柄8部分进入到通孔10里,使针灸针上下左右前后全方位固定,移动限位板4时,限位板4上的固定块14给移动块12一个挤压力,然后挤压弹簧13,使移动块12进入到圆柱孔里,固定块14滑动到移动块12表面另一侧,挤压力消失,移动块12弹回,阻挡住固定块14移动,取出针灸针时,反方向移动限位板4即可。
[0018]虽然本技术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和修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授权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针灸的针灸针保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针灸针;所述针灸针设在壳体(1)内;所述针灸针包括针柄(8)、针尾(9);所述壳体(1)内设有挡板(2)、第一支撑板(3)、限位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3)、限位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三支撑板(6)上设有U型槽(7);所述针灸针贯穿U型槽(7);所述针尾(9)设在挡板(2)与第一支撑板(3)之间;所述针柄(8)的末端与第三支撑板(6)表面接触;所述限位板(4)与第二支撑板(5)设在第一支撑板(3)与第三支撑板(6)之间;所述限位板(4)上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U型槽(7)相通;所述壳体(1)底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与壳体(1)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限位块(11)上设有柱形孔;所述柱形孔内设有移动块(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