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38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属于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技术领域,包括:套、牵拉带、定位线和固定机构,套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套在上端口具有与撑开器的外侧壁相配合的紧固环部,套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呈与撑开器相适配的椭圆状,套的下端口端边处于同一平面上;牵拉带具有与撑开器的外侧壁上突起结构相配合固定孔,牵拉带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紧固环部上,定位线沿着套的外侧壁长度方向设置,固定机构与套的下端口相连接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撑开器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手术过程中由于撑开器中的舌片撑开后,舌片中间产生较大空隙,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周围软组织疝入工作通道的问题。通道的问题。通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


[0001]本技术属于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侧路腰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椎体滑脱、腰椎间盘退化性疾病、退变性脊柱侧弯、椎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微创手术。主要包括极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和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0003]手术方式的微创不仅是广大患者的渴望,也是脊柱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已经被国内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微创医生所掌握。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通过侧腹部4~6厘米皮肤切口,借助可扩张撑开器经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3层腹壁肌肉间隙撑开,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腰大肌或腰大肌前间隙。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具有切口小、术野暴露范围小、出血少等优点。
[0004]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手术过程中,可扩张撑开器是外科医生普遍使用的,主要用于撑开周围软组织形成工作通道。
[0005]现有撑开器通常为2

4片舌片组成的环状撑开器,通过舌片的张合来调节撑开尺寸。由于舌片撑开后,舌片中间产生较大空隙,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周围软组织(包括:腹膜、肠管、腹膜后脂肪、后腹壁肌肉、血管、神经根等)疝入工作通道,在使用尖锐手术刀环切椎间盘或锋利椎间铰刀、髓核钳等操作过程中易误伤上述软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这种医源性损伤可能造成腹腔感染、大失血休克和不可挽救的神经功能损害。
[0006]因此,设计一款既不改变现有撑开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手术区域软组织疝入工作通道的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解决了在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手术过程中由于撑开器中的舌片撑开后,舌片中间产生较大空隙,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周围软组织疝入工作通道,在使用尖锐手术刀环切椎间盘或锋利椎间铰刀、髓核钳操作过程中易误伤上述软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问题。
[000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包括:
[0009]套,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套在上端口具有与撑开器的外侧壁相配合的紧固环部,所述套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均呈与所述撑开器相适配的椭圆状,所述套的下端口端边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0]牵拉带,其数量为两个且带身上均具有与所述撑开器的外侧壁上突起结构相配合固定孔,所述牵拉带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紧固环部上;
[0011]定位线,其沿着所述套的外侧壁长度方向设置;以及
[0012]固定机构,其与所述套的下端口相连接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撑开器的上
端。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和紧固销轴,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中间部分具有环形的紧固槽而底部内侧部分具有环形且与所述撑开器的顶面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套的下端口通过所述紧固销轴固定在所述紧固槽内。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还包括将所述紧固环部沿着所述撑开器的外侧壁展开的撑开机构。
[00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机构包括行程板、连接轴、滑块和固定销轴,所述行程板的侧壁上具有轨道槽且在轨道槽中间具有滑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行程板的轨道槽中,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插入所述紧固环部内而另一端穿过所述滑孔与所述滑块相连接,当所述滑块滑动至所述行程板的尾端时,所述固定销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滑块、所述行程板。
[001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的上端口纵轴长2.5

3.2cm。
[001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的下端口纵轴长1.8

2.4cm。
[001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线采用在所述套的外侧壁上绘制颜色标识进行确定。
[0019]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将套的紧固环部先从撑开器的上端套入其上,并将紧固环部滑动至撑开器的下端位置,这样套覆盖并遮挡了撑开器中舌片中间的空隙,有效地阻止了手术区域软组织疝入工作通道,避免了由此造成的医源性损伤,该医源性损伤可能造成腹腔感染、大失血休克和不可挽救的神经功能损害;考虑到套的下端口可能在上端口处的紧固环部滑动过程中会与撑开器因连接不紧密而发生位置移动,因而设置了固定机构,采用固定机构将套的下端口固定在撑开器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撑开器撑开后,保护套形成张力,撑开越大张力越大,周围软组织不会疝入工作通道,有效减少了意外损伤,提高了手术效率与手术效果,上端口采用紧固环部这样的卷边设计,方便安装与拆卸,下端口采用平口设计,在安装完成后,插入撑开器的过程中不会卷曲,定位线设计,在安装时能保证与撑开器舌片形成的椭圆方向一致,与撑开器密切贴合,解决了在侧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手术过程中由于撑开器中的舌片撑开后,舌片中间产生较大空隙,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周围软组织疝入工作通道,在使用尖锐手术刀环切椎间盘或锋利椎间铰刀、髓核钳操作过程中易误伤上述软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的问题。
[00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行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0、套;101、上端口;102、下端口;103、紧固环部;20、牵拉带;201、固定孔;30、定位线;40、固定机构;401、固定环;4011、紧固槽;4012、凸块;402、紧固销轴;50、撑
开机构;501、行程板;5011、轨道槽;5012、滑孔;502、连接轴;503、滑块;504、固定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包括:套10、牵拉带20、定位线30和固定机构40。
[0028]套10由弹性材料如透明橡胶材料制成且具有上端口101和下端口102,套10在上端口101具有与撑开器的外侧壁相配合的紧固环部1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10),其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具有上端口(101)和下端口(102),所述套(10)在上端口(101)具有与撑开器的外侧壁相配合的紧固环部(103),所述套(10)的上端口(101)和下端口(102)均呈与所述撑开器相适配的椭圆状,所述套(10)的下端口(102)端边处于同一平面上;牵拉带(20),其数量为两个且带身上均具有与所述撑开器的外侧壁上突起结构相配合固定孔(201),所述牵拉带(2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紧固环部(103)上;定位线(30),其沿着所述套(10)的外侧壁长度方向设置;以及固定机构(40),其与所述套(10)的下端口(102)相连接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所述撑开器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0)包括固定环(401)和紧固销轴(402),所述固定环(401)的底部中间部分具有环形的紧固槽(4011)而底部内侧部分具有环形且与所述撑开器的顶面上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块(4012),所述套(10)的下端口(102)通过所述紧固销轴(402)固定在所述紧固槽(40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侧路微创通道组织撑开器保护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