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97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卫星信号接收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卫星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连接混合模块,还包括为LDO电源模块,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卫星信号接收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第四代卫星直播星中的一项产品是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常见的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中卫星接收滤波部分采用TCC或LTCC集成元件,圆极化接收针采用银镀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卫星信号接收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连接混合模块,还包括为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和混合模块供电的LDO电源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
[0006]本技术中,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圆极化接收针采用碳钢制成,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0007]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的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左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右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入端,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6后连接至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和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电压状态由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输出控制,用于控制信号切换。卫星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

Q3采用YF36系列、CKRF75系列、CKRF85系列或JK15系列,降低产品成本。
[0008]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包括下变频芯片,所述下变频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16连接,下变频芯片的4脚和5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的17脚和18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LDO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下变频芯片的10脚连接电容C22后接地或者悬空设置,下变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
[0009]所述下变频芯片型号为RDA3566E。下变频芯片的8脚根据输入电源电压大小由4脚
和5脚、17脚和18脚分别控制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和低噪声放大器Q1的G极和D极,来控制接收右旋信号或左旋信号。
[0010]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电容C17、电感L5、电感L6、电感L7、电容C18和电感L4,所述电感L5和电感L6之间的节点连接电感L8和电容C24后接地,电感L6和电感L7之间的节点连接电感L10和电感C25后接地,电感L7和电容C18之间的节点连接电容C19后接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TCC或LTCC集成元件,成本较低。
[0011]所述北斗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北斗接收天线,所述北斗接收天线连接电感L1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1的第二端连接集成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集成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北斗滤波器,所述北斗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8后输出至混合模块。
[0012]北斗信号接收模块中的集成放大器采用SW7系列;北斗滤波器采用工业级MS11U1G57系列,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效果。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0017]其中,U2

下变频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9]实施例1:
[0020]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卫星信号接收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连接混合模块,还包括为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和混合模块供电的LDO电源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
[0021]本技术中,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圆极化接收针采用碳钢制成,在保证性能前提下即降低产品成本。
[0022]实施例2:
[00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的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左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右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低噪
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入端,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6后连接至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和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电压状态由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输出控制,用于控制信号切换。
[0024]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包括下变频芯片U2,所述下变频芯片U2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16连接,下变频芯片U2的4脚和5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U2的17脚和18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U2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LDO电源模块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下变频芯片U2的10脚连接电容C22后接地或者悬空设置,下变频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
[0025]卫星信号通过圆极化接收针接入,接入频率为11.7GHz~12.2GHz,左旋信号通过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放大后,经过电容C14耦合到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放大后,通过电容C16耦合进入下变频芯片U2的3脚。右旋信号通过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放大后,通过电容C21耦合到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低噪声高增益放大Q2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信号接收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和北斗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端连接混合模块,还包括为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和混合模块供电的LDO电源模块,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模块采用金属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模块采用LC分离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信号接收模块的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左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右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入端,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6后连接至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和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电压状态由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输出控制,用于控制信号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模块包括下变频芯片,所述下变频芯片的信号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