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0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北斗信号接收部分、卫星信号接收部分、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和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卫星信号接收部分的圆极化接收针采用碳钢制成,北斗信号接收部分的天线采用PCB板载天线;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由印制板载电感、电感和电容组成LC滤波,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由电容C29、电容C12、电阻R4和印制线组成。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卫星信号接收部分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北斗信号接收部分采用PCB板载天线接收北斗信号,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信号接收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第四代卫星直播星中的一项产品是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常见的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中卫星接收滤波部分采用TCC或LTCC集成元件,圆极化接收针采用银镀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LDO电源部分、卫星信号接收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端连接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LDO电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部分采用PCB板载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包括与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的电容C17,电容C17连接电感L5的第一端,电感L5的第二端连接依次电感L8、电容C24后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还依次连接印制板载电感LY1、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印制板载电感LY1和印制板载电感LY2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9和电容C30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12和电容C31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3分别连接电感L10和电感L7的第一端,电感L10通过电容C25接地,电感L7连接电容C19接地,并通过电感L4输出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所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由电容C29、电容C12、电阻R4和印制线组成,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的北斗信号通过电容C29耦合输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输出的卫星下变频信号通过电容C12耦合输入,印制线和电阻R4组成信号混合部分并通过端口输出。
[0006]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的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左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右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入端,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6后连接至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和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电压状态由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输出控制,用于控制信号切换。
[0007]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包括下变频芯片,所述下变频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
电容C16连接,下变频芯片的4脚和5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的17脚和18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片的8脚分别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LDO电源部分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接地;下变频芯片的10脚连接电容C22后接地或者悬空设置,下变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
[0008]所述北斗信号接收部分包括PCB板载天线,所述PCB板载天线连接电感L11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1的第二端连接北斗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北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北斗滤波器,所述北斗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8后输出至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其中电感采用印制板载电感,卫星信号接收部分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北斗信号接收部分采用PCB印制板载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混合部分采用板载印制线,在保证性能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
[0013]其中,U2

下变频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1:
[0016]结合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LDO电源部分、卫星信号接收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端连接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LDO电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部分采用PCB板载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包括与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的电容C17,电容C17连接电感L5的第一端,电感L5的第二端连接依次电感L8、电容C24后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还依次连接印制板载电感LY1、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印制板载电感LY1和印制板载电感LY2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9和电容C30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12和电容C31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3分别连接电感L10和电感L7的第一端,电感L10通过电容C25接地,电感L7连接电容C19接地,并通过电感L4输出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所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由电容C29、电容C12、电阻R4和印制线组成,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的北斗信号通过电容C29耦合输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输出的卫星下变频信号通过电容C12耦合输入,印制线和电阻R4组成信号混合部分并通过端口输出。
[0017]本专利技术中,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采用LC分离器件进行设计,其中电感采用板载印制电感,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采用印制线,圆极化接收针采用碳钢制成,北斗接收部
分采用PCB板载天线,混合部分采用射频印制线方式,在保证性能前提下即降低产品成本。
[0018]实施例2:
[001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2所示,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的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左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4的第一端;圆极化接收针输出的右旋信号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容C21的第二端共同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入端,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6后连接至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1和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电压状态由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输出控制,用于控制信号切换。
[0020]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包括下变频芯片,所述下变频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16连接,下变频芯片的4脚和5脚分别连接低噪声高增益放大器Q3的G极和D极,下变频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包括LDO电源部分、卫星信号接收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连接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所述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和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端连接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LDO电源部分提供电源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分采用碳钢制成的圆极化接收针接收卫星信号,所述北斗信号接收部分采用PCB板载天线接收北斗信号;所述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包括与卫星信号下变频部分连接的电容C17,电容C17连接电感L5的第一端,电感L5的第二端连接依次电感L8、电容C24后接地,电感L5的第二端还依次连接印制板载电感LY1、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印制板载电感LY1和印制板载电感LY2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9和电容C30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2和印制板载电感LY3之间的节点依次连接电感L12和电容C31后接地,印制板载电感LY3分别连接电感L10和电感L7的第一端,电感L10通过电容C25接地,电感L7连接电容C19接地,并通过电感L4输出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所述印制线射频信号混合部分由电容C29、电容C12、电阻R4和印制线组成,北斗信号接收部分输出的北斗信号通过电容C29耦合输入,卫星接收分离滤波部分输出的卫星下变频信号通过电容C12耦合输入,印制线和电阻R4组成信号混合部分并通过端口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北斗信号户户通卫星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信号接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