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91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淬液池、二级淬液池、顶棚、通风孔、支撑件一、支撑板一、电机一、转轴一、螺旋叶片、滚筒一、进料支撑杆、进料通道、隔板、过渡支撑杆、支撑件二、转轴二、支撑板二、电机二、滚筒二、过渡通道、出料支撑杆和出料通道,所述二级淬液池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转轴一铰接设于支撑件一上且设于电机一上,所述螺旋叶片设于转轴一上,所述滚筒一设于螺旋叶片上,所述转轴二铰接设于支撑件二上,所述滚筒二设于螺旋叶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螺旋滚筒式带动钢球移动的、设有两级淬火装置的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液热处理装置。液热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热处理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传统的钢球生产热处理过程为一次入水淬火处理,这样的方式温度骤降,容易使得钢球在水中芯表温差过大,产生内部应力过大现象,从而造成破碎,现有的钢球热处理装置呈同一平面设置,采用平移式带动使钢球经过冷却液热处理,钢球与冷却液接触不均匀,且大多采用普通的水作为淬火液,热处理的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热处理装置采用一次入水淬火处理方式导致钢球容易破碎的问题,本实用设立两级淬火装置,在保证了钢球不会因为芯表温差过破碎的同时,分别采用水和碱性淬火液,提高了热处理效果,具体是一种采用螺旋滚筒式带动钢球移动的、设有两级淬火装置的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淬液池、二级淬液池、顶棚、通风孔、支撑件一、支撑板一、电机一、转轴一、螺旋叶片、滚筒一、进料支撑杆、进料通道、隔板、过渡支撑杆、支撑件二、转轴二、支撑板二、电机二、滚筒二、过渡通道、出料支撑杆和出料通道,所述二级淬液池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顶棚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通风孔设于顶棚上,所述支撑件一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支撑板一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电机一设于支撑板一上,所述转轴一铰接设于支撑件一上且设于电机一上,所述螺旋叶片设于转轴一上,所述滚筒一设于螺旋叶片上,所述进料支撑杆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一级淬液池内,所述进料通道一端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进料通道另一端设于进料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内,所述隔板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过渡支撑杆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一级淬液池内,所述支撑件二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转轴二铰接设于支撑件二上,所述支撑板二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电机二设于支撑板二上,所述螺旋叶片设于转轴二上且设于转轴一上,所述滚筒二设于螺旋叶片上,所述过渡通道一端设于过渡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一的下方,所述过渡通道另一端贯穿隔板设置且设于滚筒二内,所述出料支撑杆设于二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内,所述出料通道一端设于出料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二的下方,所述出料通道另一端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一级淬液池起到盛放水的作用,所述二级淬液池起到盛放碱性淬火液的作用,所述顶棚起到遮挡蒸汽的作用,所述通风孔起到通风的作用,所述支撑件一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板一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电机一起到驱动的作用,所述转
轴一起到支撑和转动的作用,所述螺旋叶片起到输送钢球的作用,所述滚筒一起到输送钢球的作用,所述进料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进料通道起到进料的作用,所述隔板起到支撑和分隔的作用,所述过度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件二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转轴二起到支撑和转动的作用,所述支撑板二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电机二起到驱动的作用,所述滚筒二起到输送钢球的作用,所述过度通道起到输送钢球的作用,所述出料支撑杆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出料通道起到出料的作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一设于过渡支撑杆和进料支撑杆之间,所述一级淬液池设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滚筒一和转轴一之间,所述隔板设于一级淬液池和二级淬液池之间,所述进料支撑杆设于进料通道和一级淬液池之间,所述过渡支撑杆设于过渡通道和一级淬液池之间,所述出料支撑杆设于出料通道和二级淬液池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与滚筒一呈同轴设置,所述滚筒二与转轴二呈同轴设置,所述转轴一与支撑件一呈夹角设置,所述转轴二与支撑件二呈夹角设置,所述过渡通道与进料通道呈平行设置,所述出料通道与过渡通道呈平行设置,所述滚筒一与隔板呈平行设置,所述滚筒二与隔板呈平行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淬液池的高度大于二级淬液池的高度,所述滚筒一靠近电机一的一侧低于淬火液液面,所述滚筒一靠近过渡通道的一侧高于淬火液液面,所述滚筒二靠近电机二的一侧低于淬火液液面,所述滚筒二靠近出料通道的一侧高于淬火液液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淬液池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二级淬液池呈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设置,所述隔板呈长方体设置,所述滚筒一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滚筒二呈中空的圆柱体设置,所述转轴一呈圆柱体设置,所述转轴二呈圆柱体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支撑杆呈T型设置,所述过渡支撑杆呈T型设置,所述螺旋叶片呈螺旋状薄板设置,所述进料通道呈L型设置,所述过渡通道呈L 型设置,所述进料通道的截面呈凹字形设置,所述过渡通道的截面呈凹字形设置,所述出料通道的截面呈凹字形设置。
[0010]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热处理装置采用一次入水淬火处理方式导致钢球容易破碎的问题,本实用设立两级淬火装置,在保证了钢球不会因为芯表温差过破碎的同时,分别采用水和碱性淬火液,提高了热处理效果,具体是一种采用螺旋滚筒式带动钢球移动的、设有两级淬火装置的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0014]其中,1、一级淬液池,2、二级淬液池,3、顶棚,4、通风孔,5、支撑件一,6、支撑板一,7、电机一,8、转轴一,9、螺旋叶片,10、滚筒一, 11、进料支撑杆,12、进料通道,13、隔板,14、过渡支撑杆,15、支撑件二,16、转轴二,17、支撑板二,18、电机二,19、滚筒二,20、过渡通道, 21、出料支撑杆,22、出料通道。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包括一级淬液池1、二级淬液池2、顶棚3、通风孔4、支撑件一5、支撑板一6、电机一7、转轴一8、螺旋叶片9、滚筒一10、进料支撑杆11、进料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淬液池、二级淬液池、顶棚、通风孔、支撑件一、支撑板一、电机一、转轴一、螺旋叶片、滚筒一、进料支撑杆、进料通道、隔板、过渡支撑杆、支撑件二、转轴二、支撑板二、电机二、滚筒二、过渡通道、出料支撑杆和出料通道,所述二级淬液池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顶棚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通风孔设于顶棚上,所述支撑件一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支撑板一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电机一设于支撑板一上,所述转轴一铰接设于支撑件一上且设于电机一上,所述螺旋叶片设于转轴一上,所述滚筒一设于螺旋叶片上,所述进料支撑杆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一级淬液池内,所述进料通道一端设于一级淬液池上,所述进料通道另一端设于进料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内,所述隔板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过渡支撑杆设于一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一级淬液池内,所述支撑件二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转轴二铰接设于支撑件二上,所述支撑板二设于二级淬液池上,所述电机二设于支撑板二上,所述螺旋叶片设于转轴二上且设于转轴一上,所述滚筒二设于螺旋叶片上,所述过渡通道一端设于过渡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一的下方,所述过渡通道另一端贯穿隔板设置且设于滚筒二内,所述出料支撑杆设于二级淬液池上且设于二级淬液池内,所述出料通道一端设于出料支撑杆上且设于滚筒二的下方,所述出料通道另一端设于二级淬液池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球用错位式双液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一设于过渡支撑杆和进料支撑杆之间,所述一级淬液池设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之间,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滚筒一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和王聪张立张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