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74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内壳,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内壳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螺旋叶、转杆、第一旋转接头、搅拌轴等的配合,将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管加入内壳中,将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加入并输送到转杆中,从转杆的透液孔出来,螺旋叶转动,通过螺旋叶使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混合,使固液物料直接接触,使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接触的更加充分,使搅拌效果更好。使搅拌效果更好。使搅拌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补强剂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补强剂应用于橡胶塑料工业的浅色环保的无机补强填料,从化学组成而言,属于人工合成层状结晶硅酸盐,是以天然含硅矿物材料为基础,经粉碎选矿、化学分解、晶体可控生长、膜分离、喷雾干燥处理的半合成材料,在补强剂的生产处理过程中,在生产前期一般是固体和液体进行反应,因此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充分混合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0003]目前的补强剂的固液混合搅拌装置搅拌效果较差,且在注入液体物料的过程中,传统的注入方式为从上端注入,此种方式虽然工艺简单,但是不能够将液体快速的注入装置内后与固体物料均匀混合,并且处于装置边缘的物料不易被混合,由此提出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可以使固体和液体均匀且快速的混合,并且解决混合装置边缘物料被忽略不易被搅拌混合的问题,使混合的速率和效果提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内壳,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内壳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两个所述转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两个所述转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搅拌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所述第二旋转接头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翻转轴,两个所述翻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板,两个所述翻转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两个所述转杆的外侧与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气泵。
[0008]优选的,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外侧与第五锥齿轮的外侧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侧与第三锥齿轮的外侧相互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与壳体、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为中空设置,所述转杆的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液孔,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二旋转接头的一端贯穿壳体、固定
框与气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为中空设置,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部与内壳连通。
[0012]优选的,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个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内壳的底部开设有与管道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第一旋转接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进液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螺旋叶、转杆、第一旋转接头、搅拌轴等的配合,将固体物料通过进料管加入内壳中,将液体物料通过进液管加入并输送到转杆中,从转杆的透液孔出来,螺旋叶转动,通过螺旋叶使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混合,使固液物料直接接触,使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接触的更加充分,使搅拌效果更好。
[0015]2、本技术中,通过翻板、翻转轴、齿轮、转杆等的配合,转杆转动时带动其上齿轮的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下侧的齿轮、连接轴、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翻转轴的转动,翻转轴带动翻板的转动,翻板将积攒在壳体边缘的物料送至搅拌杆进行搅拌,这样不会使位于边缘的物料不易搅拌,使搅拌混合的速度和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的连接管左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的翻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壳体;2、电机;3、转轴;4、第一锥齿轮;5、内壳;6、固定框;7、转杆;8、第一旋转接头;9、螺旋叶;10、第二锥齿轮;11、搅拌轴;12、连接管;13、第二旋转接头;14、第三锥齿轮;15、连接轴;16、第四锥齿轮;17、第五锥齿轮;18、齿轮;19、翻转轴;20、翻板;21、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内壳5,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两个内壳5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7,两个转杆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9,两个转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8,两个转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有第二锥齿轮10,固定框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1,搅拌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4,搅拌轴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13,第二旋转接头13 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2,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连接轴15,两个连接轴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6,壳体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翻转轴19,两个翻转轴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板20,两个翻转轴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17,两个转杆7的外侧与两个连接轴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8,壳体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气泵21;
[0022]第四锥齿轮16的外侧与第五锥齿轮17的外侧相啮合,第一锥齿轮4的外侧与两个第二锥齿轮10相互啮合,两个第二锥齿轮10的外侧与第三锥齿轮14 的外侧相互啮合,转轴3的外侧与壳体1、固定框6转动连接,转杆7为中空设置,转杆7的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液孔,连接管12远离第二旋转接头13 的一端贯穿壳体1、固定框6与气泵21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搅拌轴11为中空设置,搅拌轴11的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搅拌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杆,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阀门,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内壳(5),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两个所述内壳(5)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7),两个所述转杆(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叶(9),两个所述转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接头(8),两个所述转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固定框(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4),所述搅拌轴(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接头(13),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连接轴(15),两个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6),所述壳体(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翻转轴(19),两个所述翻转轴(1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板(20),两个所述翻转轴(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17),两个所述转杆(7)的外侧与两个所述连接轴(1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8),所述壳体(1)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气泵(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强剂用原材料混合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予诺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