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94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配有: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接点的基体;平时与前述第一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二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平时与前述第三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在与前述基体之间可操作地保持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框架;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设定于开设在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内,并且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配置在前述框架的上表面的上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钮开关及其安装结构,特别地,涉及组装到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照相机等上的两级操作开关的结构、和对照相机等电器设备的壳体的两级操作开关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图8中表示过去已知的这种按钮开关的一个例子。由该图可知,本例的按钮开关由下述部件构成具有浅底箱形形状的基座101,设置在该基座101的规定位置上的外周固定接点102,中央固定接点103和公共固定接点104,平时与前述外周固定接点102电连接、在反转时与前述中央固定接点103电连接的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平时与前述公共固定接点104电连接、在操作时与前述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电连接的板簧106,推压形成于该板簧106上的可动舌片107上的树脂弹性薄膜108,覆盖在前述基片101的开口部上的防尘用橡胶片109,覆盖在该橡胶片109的外面上的金属板制成的盖110,在前述盖110的中央部上,开设有用于从外部经由前述橡胶片109对前述树脂弹性薄膜108进行推压操作的操作孔111。另外,作为这种按钮开关,可以举出在特开2002-124153中公开的两级操作开关等。本例的按钮开关,在不操作时,如图8所示,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向上弯曲,以切断外周部固定接点102和中央固定接点103的电连接。并且,树脂弹性薄膜108也向上弯曲,以使可动舌片107处于非操作状态,切断外周固定接点102及中央固定接点103和公共固定接点104的电连接。通过按压前端部与橡胶片109的外面中央部接触的图中未示出的键顶,进行按钮开关的接点切换。即,当按压图中未示出的键顶时,树脂弹性薄膜108的中央部分向下弯曲,以使板簧106的可动舌片107向下弹性变形。而且,在可动舌片107和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接触的阶段,外周固定接点102和公共固定接点104导通,形成第一接点切换状态。并且,当从该状态开始按压图中未示出的键顶时,利用该推压力使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向下反转,经由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和板簧106使外周固定接点102、中央固定接点103和公共固定接点104导通,形成第二接点切换状态。若从第一接点切换状态或第二接点切换状态起解除施加在键顶上的推压力,则利用导电性盘状反转弹簧105、板簧106、树脂弹性薄膜108以及橡胶片109的弹性力,自动恢复到图8所示的非操作状态。但是,根据前述现有技术例子的按钮开关,由于在比可动舌片107靠上的上方配置树脂弹性薄膜108、橡胶片109和盖110,所以按钮开关的全高H增大,在配有这种按钮开关的电器设备中必须要留有很大的开关设定空间,存在不适宜之处。并且,这种按钮开关,为了防止配置在电器设备机壳上的键顶的晃动、使按钮开关的使用感良好,有必要使键顶与橡胶片109的外表面弹性接触以对树脂弹性薄膜108施加预压力,但是,根据前述现有技术的例子,采用在可动舌片107的上方配置盖110、通过开设于该盖110中央部的操作孔111使键顶的下端部与橡胶片109的外表面中央部接触的结构,因而,在组装到电器设备上时,首先,将按钮开关容纳于设置在电器设备上的开关设定空间内,使外周固定接点102、中央固定接点103以及公共固定接点104与配置在电器设备上的电器回路连接,而后,从开关设定空间上方用弹性保持键顶的盖构件盖住电器设备的机壳,键顶的下端部与橡胶片109的外表面中央部弹性接触、或者将键顶预先弹性保持在电器设备的机壳上,使按钮开关从该键顶的下端部侧上升,且键顶的下端部与橡胶片109的外表面中央部弹性接触,而后,必须采用使外周固定接点102、中央固定接点103以及公共固定接点104与配置在电器设备上的电器回路连接起来的方法,由于按钮开关对于电器设备的组装工序复杂,所以存在电器设备的设计受到限制等不适宜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化、并且易于安装到电器设备上的按钮开关,以及提供一种可以使按钮开关对于电器设备的安装更为容易的按钮开关的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涉及一种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配有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接点的基体,平时与前述第一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二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平时与前述第三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在与前述基体之间可操作地保持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框架,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设定于开设在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内,并且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配置在比前述框架的上表面靠上的上方。这样,当按钮开关由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接点的基体、第一和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和框架构成时,可以省略掉根据现有技术的例子的配置在按钮开关中的板簧,因而可以实现按钮开关的薄型化。并且,若将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设定于开设在框架上的键顶贯通插入孔内、并将该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配置在比框架的上表面更靠上的上方,则由于不在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上方配置框架,所以从这一点而言,也可以实现按钮开关的薄型化。进而,由于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设定在开设于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内、并将该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配置在比框架的上表面更靠上的上方,所以在弹性保持在电器设备机壳上的键顶的下端部与框架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从与键顶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将按钮开关插入到机壳内,可以自动地对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施加预压力,简化按钮开关对于电器设备的组装工序,同时,可以提高电器设备中按钮开关设定空间周围的设计自由度。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前述结构的按钮开关中,用防尘片覆盖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上面,该防尘片的表面通过开设于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配置于比前述框架的上表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上。这样,若用防尘片覆盖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上表面,则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到开关装置内,因而,可以提高按钮开关的耐用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前述结构的按钮开关中,在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截面形状呈圆弧形的隆起部,并且将该顶部部分作为前述操作部,前述隆起部直接或经由前述防尘罩与开设于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的开口端接触。这样,若在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上形成圆弧状的隆起部,使该隆起部与开设于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的开口端接触,则在将按钮开关组装到电器设备上的时候,当从弹性保持在电器设备机壳上的键顶的下端部与框架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向着与键顶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按钮开关时,可以使键顶的下端部从框架上向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上平滑地移动,因而,可以平滑地进行按钮开关对于电器设备的组装。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前述结构的按钮开关中,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形成穹顶状。这样,若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形成穹顶状,则在将按钮开关组装到电器设备上时,在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对于键顶的移动方向中可以没有方向性,因而可以容易地将按钮开关组装到电器设备上。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前述结构的按钮开关中,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形成短尺形。这样,若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形成短尺形,则由于与形成穹顶状的情况相比基体和框架的横向宽度可以减小,所以可以使按钮开关小型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前述结构的按钮开关中,在前述基体和前述框架上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配有具有第一至第三固定接点的基体;平时与前述第一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二固定接点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平时与前述第三固定接点电连接、反转时与前述第一导电性反转弹簧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在与前述基体之间可操作地保持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框架;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设定于开设在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内,并且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操作部配置在前述框架的上表面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用防尘片覆盖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上面,该防尘片的表面通过开设于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配置于前述框架的上表面上方的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截面形状呈圆弧形的隆起部,并且将该顶部部分作为前述操作部,前述隆起部直接或经由前述防尘罩与开设于前述框架上的键顶贯穿插入孔的开口端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的隆起部形成穹顶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导电性反转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轮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