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65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内柜,柜体与内柜之间设置有主风道,主风道下部设置有抽风机,主风道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与初效过滤器,柜体外壁下部设置有储液箱,储液箱内设置有抽液管,抽液管与第二喷嘴相连通,内柜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同时电连接抽风机与抽液泵。通过初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对工作人员身上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储液箱中的消毒液从第二喷嘴喷出,对内柜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喷淋杀菌,内柜中的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对清洗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制药
,尤其涉及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制药车间的安全生产,需要对来往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杀菌。现在的杀菌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对来往的工作人员喷洒消毒液,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内柜,所述内柜的两端设置有单开门,一个单开门打开,另一个单开门闭合,避免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工作人员通过内柜进出制药车间,所述柜体与内柜之间设置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抽风机,启动抽风机,气流在主风道与内柜之间进行循环流通,所述内柜侧壁内的上部均匀开设有多条支风道,所述支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喷嘴,通过第一喷嘴将经过净化的空气喷入内柜中,所述内柜靠近柜体一侧的外壁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支风道相连通,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用于过滤0.5u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保证进入内柜中空气的洁净,所述内柜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初效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5um以上的尘埃粒子,降低高效过滤器的工作压力,延长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对工作人员身上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所述主风道的上部穿过高效过滤器与支风道相连通,主风道的下部与初效过滤器相连通,启动抽风机,内柜中的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进行层层过滤后沿第一喷嘴喷入内柜中,所述柜体外壁上部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检修维护以及更换,位于所述通孔外缘的柜体侧壁内均匀开设有多条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垂直于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连通第二卡槽与柜体外部,所述通孔外设置有挡板,对通孔进行拦挡,保证柜体的密封性,从而确保主风道中气流的稳定循环,所述挡板的外缘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卡台,所述卡台与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契合,卡台沿第一卡槽移动,从而使挡板进入通孔中,当卡台与第一卡槽的末端抵在一起时,旋转挡板,卡台沿第二卡槽移动,使挡板与柜体侧壁稳定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所述柜体的外壁下部设置有储液箱,消毒液存放于储液箱中,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上设置有抽液泵,所述内柜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抽液管与第二喷嘴相连通,启动抽液泵,储液箱中的消毒液沿抽液管泵至第二喷嘴后从第二喷嘴喷出,对内柜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喷淋杀菌,所述内柜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同时电连接抽风机与抽液泵,内柜中的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方便快捷的对清洗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
[0005]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拉柄,便于进行挡板的旋转与推拉操作。
[0006]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挡板的外径相同,保证挡板与柜体侧壁的紧密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通孔与高效过滤器的位置相对应,便于通过通孔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更换。
[0008]优选的,所述内柜顶部设置有照明灯,进行内柜的照明。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初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对工作人员身上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储液箱中的消毒液从第二喷嘴喷出,对内柜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喷淋杀菌,内柜中的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对清洗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挡板与柜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柜体;2.内柜;3.单开门;4.主风道;5.抽风机;6.支风道;7.第一喷嘴;8.凹槽;9.高效过滤器;10.初效过滤器;11.通孔;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挡板;15.卡台;16.储液箱;17.抽液管;18.抽液泵;19.第二喷嘴;20.控制按钮;21.拉柄;22.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内柜2,所述内柜2的两端设置有单开门3,一个单开门3打开,另一个单开门3闭合,避免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工作人员通过内柜2进出制药车间,所述内柜2顶部设置有照明灯22,进行内柜2的照明,所述柜体1与内柜2之间设置有主风道4,所述主风道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抽风机5,启动抽风机5,气流在主风道4与内柜2之间进行循环流通,所述内柜2侧壁内的上部均匀开设有多条支风道6,所述支风道6内设置有第一喷嘴7,通过第一喷嘴7将经过净化的空气喷入内柜2中,所述内柜2靠近柜体1一侧的外壁上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与支风道6相连通,所述凹槽8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9,用于过滤0.5u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保证进入内柜2中空气的洁净,所述内柜2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初效过滤器10,用于过滤空气中5um以上的尘埃粒子,降低高效过滤器9的工作压力,延长高效过滤器9的使用寿命,对工作人员身上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清除,所述主风道4的上部穿过高效过滤器9与支风道6相连通,主风道4的下部与初效过滤器10相连通,启动抽风机5,内柜2中的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10及高效过滤器9进行层层过滤后沿第一喷嘴7喷入内柜2中,所述柜体1外壁上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与高效过滤器9的位置相对应,通过通孔11进行高效过滤器9的检修维护以及更换,位于所述通孔11外缘的柜体1侧壁内均匀开设有四条第一卡槽12与四条第二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2垂直于第二卡槽13且第一卡槽12连通第二卡槽13与柜体1外部,所述通孔11外设置有挡板14,对通孔11进行拦挡,保证柜体1的密封性,从而确保主风道4中气流的稳定循环,所述挡板14的外缘均匀固定设置有四个卡台15,所述卡台15与第一卡槽12的位置相对应且大小相契合,卡台15沿第一卡槽12移动,从而使挡板14进入通孔11中,当卡台15与第一卡槽12的末端抵在一起时,旋转挡板14,卡台15沿第二卡槽13移动,使挡板14与柜体1侧壁
稳定可靠的连接在一起,所述通孔11的直径与挡板14的外径相同,保证挡板14与柜体1侧壁的紧密连接,所述挡板14上设置有拉柄21,便于进行挡板14的旋转与推拉操作,所述柜体1的外壁下部设置有储液箱16,消毒液存放于储液箱16中,所述储液箱16内设置有抽液管17,所述抽液管17上设置有抽液泵18,所述内柜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喷嘴19,所述抽液管17与第二喷嘴19相连通,启动抽液泵18,储液箱16中的消毒液沿抽液管17泵至第二喷嘴19后从第二喷嘴19喷出,对内柜2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喷淋杀菌,所述内柜2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按钮20,所述控制按钮20同时电连接抽风机5与抽液泵18,内柜2中的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按钮20,方便快捷的对清洗时间进行合理控制,防止造成制药车间的污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车间灭菌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内柜,所述内柜的两端设置有单开门,所述柜体与内柜之间设置有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内柜侧壁内的上部均匀开设有多条支风道,所述支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内柜靠近柜体一侧的外壁上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支风道相连通,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所述内柜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初效过滤器,所述主风道的上部穿过高效过滤器与支风道相连通,主风道的下部与初效过滤器相连通,所述柜体外壁上部开设有通孔,位于所述通孔外缘的柜体侧壁内均匀开设有多条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垂直于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连通第二卡槽与柜体外部,所述通孔外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缘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申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