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75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1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浇注系统、顶出机构,前模包括面板、前模板、前模块、嵌板、第一镶件、第一镶块,后模包括后模板、方铁、后模块、第二镶件、第二镶块,前模与后模合模后形成桶体注塑成型的第一成型腔及把手注塑成型的第二成型腔;该注塑模具实现了桶体、把手的同步注塑成型,注塑完成后,桶体与把手是装配的,脱模即可将产品取出,模具结构得到优化,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塑料水桶普遍用于日常生活中,现有比较常规的塑料水桶包括桶体以及把手,把手转动连接于桶体的桶沿上,上述的桶体与把手的生产一般采用了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把手与桶体需要两套注塑模具才能实现批量化生产。
[0003]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在一套注塑模具内完成水桶的注塑成型,如在申请号为201910059538.2的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水桶注塑模具,在该方案中,第一型腔50a用于成型出桶体1的外轮廓,第二型腔50b用于成型出把手2的外轮廓,成型后的桶体1和把手2通过侧抽芯机构100实现压装,完成模内装配;该注塑模具虽然可以在脱模是过程中实现把手与桶体的压装,但模内需要配置侧抽芯机构完成装配的过程,如何设计一款模内直接注塑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对于优化注塑模具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效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包括
[0006]前模,所述前模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面板、前模板、前模块,所述前模板的左侧设有嵌板,所述前模块与所述嵌板共同形成一桶形的容纳腔;
[0007]所述前模块左端面开设第一槽口并在第一槽口内设有第一镶件,所述第一镶件的左侧面下部加工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一镶件在内外侧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活动的第一镶块,所述第一镶块通过第一压弹簧与所述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镶块上加工有成型槽I;
[0008]后模,所述后模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后模板、方铁、后模块,所述后模块的中部具有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凸起部;
[0009]所述后模块的右端面开设第二槽口并在第二槽口内设有第二镶件,所述第二镶件的右侧面下部加工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镶件的内外侧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活动的第二镶块,所述第二镶块上加工有成型槽II,所述第二镶块与顶出机构连接;
[0010]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一镶件、所述第二镶件在所述容纳腔内形成用于桶体注塑成型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所述成型槽I、所述成型槽II共同组成用于把手注塑成型的第二成型腔;
[0011]在第一成型腔、第二成型腔直接注塑成型得到装配好的桶体及把手,模具脱模后,第一镶块、第二镶块离开桶体的卡孔的位置,即得到所需的水桶,该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巧妙,省去了在模具内部压装的过程,产品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0012]优选地,所述水桶注塑模具还包括注浇系统,所述注浇系统包括热流道板、第一热
唧咀、第二热唧咀与第三热唧咀,所述第一热唧咀与注塑机喷嘴连接,所述热流道板位于所述前模板内,所述第一热唧咀通过所述热流道板与所述第二热唧咀及所述第三热唧咀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热唧咀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成型腔连接,所述第三热唧咀与所述第二成型腔连接;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熔融的原料从注塑机喷嘴首先进入到第一热唧咀中,第一热唧咀将原料由热流道板输送到第二热唧咀与第三热唧咀中,通过第二热唧咀与第三热唧咀将原料分别输送进入到第一成型腔与第二成型腔内,实现两型腔的同步注塑成型;其次,热流道的设置能够改善原料的流动性,消灭注塑过程中的水口,受到达到了对原料的节约作用;同时由于所注塑的产生为薄壁件,通过热流道能够轻松的生产出高精度与高质量的产品。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镶块上具有第一凸嘴,所述第二镶块上具有第二凸嘴,所述第一凸嘴及所述第二凸嘴的外表面为锥形面;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合模后,第一凸嘴、第二凸嘴内壁面用于成型把手的卡接头,外壁面用于成型桶体的卡孔,脱模时,第一凸嘴、第二凸嘴是强脱离开卡孔的,锥形面的设计避免了强脱对产品造成的拉伤、变形。
[0016]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与所述后模块之间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上固定有多个T型柱,所述T型柱上设有第二压弹簧,通过所述第二压弹簧的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一顶板紧贴,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设有顶出杠杆,所述方铁上加工有供所述顶出杠杆活动的轨道槽;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出杠杆是费力杠杆,顶出杠杆与轨道槽接触时,可以加速产品的顶出。
[0018]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顶针,所述第一顶杆将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镶件固连,所述第二顶杆将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镶块固连,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二顶板固连,且所述顶针的上端伸入所述第二成型腔内;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模完成脱模后,由第二顶杆将第二镶块顶出脱离第二镶件,由顶针将把手顶出脱离第二成型槽,两者是同步进行的。
[0020]优选地,所述顶针有两个,两个所述顶针在所述第三热唧咀的两侧对称分布;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顶针作用在把手的中间位置,便于稳定地将把手顶出第二成型槽的位置。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顶板上还固定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的气缸轴穿过所述凸起部,所述气缸轴的轴端安装有顶出圆盘;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顶出气缸最后动作,将桶体及把手同时顶出,实现分步脱模的过程。
[002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水桶注塑模具,桶体、把手在模内分别注塑成型需要压装完成两者的装配,本方案提供的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后,桶体、把手是装配完成的,脱模即得到需要的水桶,模具结构进一步优化,注塑成型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注塑模具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注塑模具的主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注塑模具的俯视图;
[0028]图4为图2中A

A位置的剖视图;
[0029]图5为图3中B

B位置的剖视图;
[0030]图6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注塑模具的爆炸图;
[0031]图7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注塑模具的爆炸图;
[0032]图8为第一镶块的示意图;
[0033]图9为第一镶块的示意图;
[0034]图10为第二镶块的示意图;
[0035]图11为顶出机构的爆炸图;
[0036]图12为顶出机构的爆炸图;
[0037]图13为本技术涉及的水桶的示意图。
[0038]图中:10、前模;101、面板;102、前模板;103、前模块;104、嵌板;11、第一镶件;111、第一成型槽;12、第一镶块;121、成型槽I;122、第一凸嘴;13、第一压弹簧;20、后模;201、后模板;202、方铁;2021、轨道槽;203、后模块;2031、凸起部;21、第二镶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10),所述前模(10)包括从右到左依次连接的面板(101)、前模板(102)、前模块(103),所述前模板(102)的左侧设有嵌板(104),所述前模块(103)与所述嵌板(104)共同形成一桶形的容纳腔;所述前模块(103)左端面开设第一槽口并在第一槽口内设有第一镶件(11),所述第一镶件(11)的左侧面下部加工有第一成型槽(111),所述第一镶件(11)在内外侧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活动的第一镶块(12),所述第一镶块(12)通过第一压弹簧(13)与所述前模块(103)连接,所述第一镶块(12)上加工有成型槽I(121);后模(20),所述后模(20)包括由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后模板(201)、方铁(202)、后模块(203),所述后模块(203)的中部具有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凸起部(2031);所述后模块(203)的右端面开设第二槽口并在第二槽口内设有第二镶件(21),所述第二镶件(21)的右侧面下部加工有第二成型槽(211),所述第二镶件(21)的内外侧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活动的第二镶块(22),所述第二镶块(22)上加工有成型槽II(221),所述第二镶块(22)与顶出机构(40)连接;所述前模(10)与所述后模(20)合模时,所述凸起部(2031)、所述第一镶件(11)、所述第二镶件(21)在所述容纳腔内形成用于桶体(1)注塑成型的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槽(111)、所述第二成型槽(211)、所述成型槽I(121)、所述成型槽II(221)共同组成用于把手(2)注塑成型的第二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快速成型的水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桶注塑模具还包括注浇系统,所述注浇系统包括热流道板(31)、第一热唧咀(30)、第二热唧咀(32)与第三热唧咀(33),所述第一热唧咀(30)与注塑机喷嘴连接,所述热流道板(31)位于所述前模板(102)内,所述第一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粲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法奥塑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