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653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相互离合的固定接点或者可动接点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设置外缘部分重叠的多个凹槽或者凸起的开关。由于在接点表面形成顶端锐利的多个凸起,因此即使在接点表面上发生了氧化被覆膜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顶破被覆膜可以获得稳定接触的开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灯的点灯控制等中使用的开关。特别是涉及在操作汽车的刹车踏板时的刹车灯的点灯控制等中使用的车辆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伴随着刹车踏板的操作的刹车灯的点灯控制用的开关,广泛使用按压操作型的车辆用开关。按压操作型的车辆用开关当踏下刹车踏板时使刹车灯点亮,当脚离开刹车踏板时,使刹车灯熄灭。使用图7、图8说明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1-297654号中记载的现有的车辆用开关。现有的车辆用开关如图7所示,具有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体形的绝缘树脂制的外壳1和绝缘树脂制的工作体2。在外壳1的开口部分附近,在下方设置凸形的多个固定接点3,从外壳1的底面1A向下方突出设置端子部分3A。在导电金属制的可动接点4与外壳1的底面之间,以稍稍压缩的状态安装按压弹簧5。通过该按压弹簧5,可动接点4对于多个固定接点3从下方按压而接触。多个固定接点3通过经由可动接点4电连接,形成由固定接点3与可动接点4构成的开关接点。现有的车辆用推进开关进而具有线圈形的返回弹簧6和覆盖外壳1上表面的开口部分的罩7。返回弹簧6以稍稍压缩的状态安装在工作体2下表面与外壳1的底面1之间,把工作体2压向上方。在罩7中设置向上方突出的中空筒部分7A,在该中空筒部分7A内上下可动地收容工作体2的操作轴2A。操作轴2A的上端从中空筒部分7A向上方突出。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推进开关一般在由臂等按压工作体2的操作轴2A的状态下,安装在汽车的刹车踏板的前面,固定接点3的端子部分3A用接触器等与刹车灯连接。没有踏下刹车踏板的状态是工作体2的操作轴2A被压向下方的状态。即,按压弹簧5或者返回弹簧6压缩,可动接点4向下方移动,从固定接点3脱离,由于多个固定接点3之间成为电切断了的状态,因此刹车灯熄灭。从该状态出发,如果踏下刹车踏板,则臂从操作轴2A脱离,解除加在操作轴2A上的压力。其结果,通过返回弹簧6的弹性恢复力,工作体2向上方移动的同时,可动接点4被按压弹簧5按压,弹性接触到固定接点3,多个固定接点3成为电连接的状态,点亮刹车灯。另外,在这样通过车辆用开关进行点灯控制的刹车灯中,一般使用电灯泡或者LED等。在使用电灯泡的情况下,通电DC12V、10A左右的比较大的电压和电流,在使用LED等的情况下,通电DC12V、0.5A~1A左右的比较小的电压和电流。如图8的部分剖面图所示,如果在可动接点4的表面和固定接点3的表面都很平滑,一个可动接点4与一个固定接点3仅在一个位置接触的情况下,而且,使用采取电流小的LED等的刹车灯,则由于在固定接点3或者可动接点4的表面产生氧化被覆膜等,接点之间的接触容易不稳定。相对于此,日本实用专利公开公报S63-186020号公开了把固定接点3和可动接点4中的至少一方接点的接触面表面做成0.5~10μm的表面粗糙度的接点装置。该装置的特征是通过使表面粗糙形成多个接触点,谋求接触的稳定,而即使用所公开的使表面成为粗糙面的方法,即用预定的表面粗糙的加工夹具进行冲压加工,也只是形成接点表面凸起顶端光滑或者平坦的接点。因此,顶破在接点表面产生的氧化被覆膜等的效果少,难以谋求小电流下接触的稳定。进而,在接触面的表面为0.5~10μm的表面粗糙度的开关中,在异物从开关外部侵入,或者伴随着接点的开闭产生了绝缘性的氧化物的情况下,10μm或其以上大小的绝缘性物质或者沉积的绝缘氧化物从高度0.5~10μm的粗糙面基底部分突出到接点表面,接点之间经过这些物质接触,难以谋求接触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第1接点或者与其离合的第2接点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设置外缘部分重叠的多个凹槽的开关。由于多个凹槽的外缘部分重叠,在接点表面形成顶端锐利的多个凸起。由此,能够确保电连接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是包括把设置了多个凸起部分的冲头多次模压在第1接点或者第2接点的表面上,从而在接点表面上形成多个凹槽的步骤的开关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制作接触稳定的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开关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开关的部分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中的冲头的斜视图。图4A、图4B、图4C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开关的部分平面图和剖面图。图5A、5B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形态中的冲头的部分平面图和剖面图。图6是比较例的车辆用开关的部分平面图和剖面图。图7是现有的车辆用开关的剖面图。图8是现有的车辆用开关的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在固定接点或者可动接点的表面产生氧化被覆膜等,接点之间的接触容易成为不稳定,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对策,例如,把图3所示的冲头17一下子按压在可动接点4上,在可动接点4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槽4A或者凸起4B。用该方法,能够在银-铜合金系列的接点的表面制作图6所示的凹凸形状。专利技术者研究了是否通过由用该方法制作的多个凸起4B,顶破在接点面上产生的氧化被覆膜等,使可动接点4与固定接点3的表面在多个位置接触,即使在小电流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接触稳定。这里,所谓稳定接触,意味着能够确保电连接的状态。另外,所谓小电流,在LED等点灯中使用的情况下,是DC12V、0.5A~1A左右的电流。另外,在上述的方法中,即使能够在接点表面形成多个凹槽4A或者凸起4B,但是也难以锐利地加工凸起4B的顶端。其结果,如图6所示,成为在表面残存平坦部分4C,顶破在接点表面产生的氧化被覆膜等的效果少。另外,进行了使用这种接点,接点开闭DC12V、0.5A~1A电流时的电连接稳定性的研究。对于具备加工成图6形状的接点的开关,在预定的气氛中,接点开闭了预定次数以后,如果进行DC12V、0.5A下的接点开闭试验,则易于生成绝缘性氧化物的气氛中有时发生连接电阻增加的开关。从而,专利技术者认为在图6所示的接点的形态下,实现小电流下接触的稳定并不充分。因此,作为接点的表面形状研究了各种理想的形状,进而,对于为得到其表面形状而有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的结果,能够得到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概念。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在设置于外壳内的可动接点(相当于第2接点)或者与其离合的固定接点(相当于第1接点)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设置外缘部分的一部分重叠的多个凹槽。通过设置外缘部分相互重叠的多个凹槽,在接点表面形成顶端锐利的多个凸起。因此,即使在接点表面上形成氧化被覆膜等绝缘膜的情况下,由于顶端锐利的凸起顶破绝缘膜,因此可以得到稳定地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的多个凹槽还可以是大小互不相同。通过设置大小不同的凹槽,能够使接点表面的凸起更精细更锐利。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的制造方法是把设置了多个突起部分的冲头多次模压在可动接点或者固定接点上,在接点表面形成多个凹槽的方法。能够容易地制作接触稳定的车辆用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开关的制造方法还可以把冲头的突起部分形状做成方头锤。能够在接点表面上形成顶端锐利的多个凸起的同时,与其它复杂的形状相比较,能够用切削或者磨削加工等比较容易地制作冲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形成在接点表面上的凸起具有大量的顶端的剖面形状为锐角的凸起。以下,使用图1~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另外,在与
技术介绍
中说明过的结构相同结构的部分中标注相同的号码,简化详细的说明。(实施形态)在实施形态中,特别地使用车辆用开关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形态的车辆用开关的剖面图。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用开关101具有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该开关具有第1接点和与上述第1接点相对的第2接点以及把上述第2接点按压到上述第1接点上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点以及上述第2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点在表面上具有预定形状的凹槽,而且邻接的上述凹槽的形状是外缘部分的至少 一部分相互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0-20 2004-3054721.一种开关,该开关具有第1接点和与上述第1接点相对的第2接点以及把上述第2接点按压到上述第1接点上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点以及上述第2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点在表面上具有预定形状的凹槽,而且邻接的上述凹槽的形状是外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互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的形状是方头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的形状是不同大小的多个方头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点以及上述第2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点是银-铜合金,由上述银-铜合金构成的接点在表面具有上述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由邻接的上述凹槽形成的凸起顶端的剖面形状是锐角而且高度不均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是车辆用开关,存在于上述第1接点与上述第2接点的接触部分中的上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0μm,而且小于等于300μm。7.一种开关,该开关具有第1接点和与上述第1接点相对的第2接点以及把上述第2接点按压到上述第1接点上的弹性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接点以及上述第2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点在表面上具有顶端的剖面形状是锐角的凸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关是车辆用开关,存在于上述第1接点与上述第2接点的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寿小坂博之中出义幸松井孝雄小间徹也永原诚竹下弘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