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16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0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其包括包括喷淋釜、水箱和旋转杆,所述喷淋釜顶面设有顶盖,所述喷淋釜连通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喷淋釜的内壁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连通水箱,所述旋转杆穿设所述顶盖,旋转杆与顶盖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旋转杆伸入所述喷淋釜的部分设有搅拌桨,所述旋转杆远离搅拌桨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本申请具有提高除尘效率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除尘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粒具有抗老化、寿命长、易维护的优点,规格有1至2毫米和2至4毫米等,采用无污染废旧橡胶原料,用制造橡胶颗粒专用设备加工而成。胶粒广泛用于医院、公路、工厂等需要减震、减噪、防滑的场地,可以和多种类别的面层材料结合使用。胶粒的生产中常使用碳酸钙粉或白炭黑等作为原料,因此在车间内粉尘含量高,粉尘含量高会对员工造成损害。
[0003]相关技术的除尘装置将废气引入喷淋釜后喷头喷出水珠,废气与水珠接触,废气中的粉尘结合水分受重力降尘,但废气与水珠接触易受气流速度影响,气流速度过快时可能废气与水珠接触不充分,导致除尘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除尘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
[0005]本申请的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釜、水箱和旋转杆,所述喷淋釜顶面设有顶盖,所述喷淋釜连通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位于所述顶盖与进气管道之间,所述喷淋釜的内壁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连通有进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穿设于所述喷淋釜的侧壁且所述进水导管远离所述喷头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进水导管设有进水泵,所述旋转杆穿设所述顶盖,旋转杆与顶盖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旋转杆伸入所述喷淋釜的一端设有搅拌桨,所述旋转杆远离搅拌桨的一端连接有电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从进气通道引入喷淋釜,进水泵将水箱中的水经过进水导管后从喷头泵出,喷头喷淋水珠与废气接触,旋转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在喷淋釜内转动可将废气和水珠搅动,进而提高废气与水珠的接触效率,废气中的粉尘更容易与水结合降沉,即可达到改善除尘效果的目的。
[0008]可选的,所述喷淋釜连通有过滤釜,所述喷淋釜的底面连通有过滤导管,所述过滤导管远离所述喷淋釜底面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釜顶面连通,所述过滤导管设有过滤泵,所述过滤釜内设有滤芯,所述过滤釜底面连通有回收导管,所述回收导管远离所述过滤釜底面的一端与所述水箱的顶面连通,所述回收导管设有回收泵。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淋釜中与废气接触后的废水由过滤泵泵入过滤釜,废水经由滤芯过滤后进入过滤釜底,然后废水进入回收导管,由回收泵泵入水箱,完成废水的回收利用,减少装置整体用水量。
[0010]可选的,所述过滤釜底面连通有排水导管,所述排水导管远离所述过滤釜底面的一端连通有废水池,所述排水导管设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或闭合的回收阀,且排水导管设有排水泵,所述回收阀位于所述排水泵和所述过滤釜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在进入过滤釜底时,可选择通过操作回收阀关闭回
收导管通道,进而废水进入排水导管,由排水泵泵入废水池,可选择不回收过滤后的废水,可将溶解杂质达到饱和的废水排出,更换与废气接触的水,可稳定除尘效率。
[0012]可选的,所述搅拌桨设有多个,且所述搅拌桨沿旋转杆长度方向分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搅拌桨可将废气与水珠搅拌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粉尘与水珠的接触概率,进而提高除尘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喷头与进水导管之间设有雾化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中的水经由进水导管进入雾化器,雾化器可将水转化为雾化水珠,再将雾化水珠从喷头喷出,雾化水珠比表面积相对水流更大,因此可提高粉尘与水珠的接触面积,增加粉尘结合的水量,提高除尘效率。
[0016]可选的,所述喷淋釜的内壁设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喷淋釜的底面之间,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过滤泵。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釜的釜底的废水液面高度上升至触碰到第一水位传感器时,过滤泵开启,将废水从喷淋釜的釜底泵入过滤釜,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投入。
[0018]可选的,所述过滤釜的内壁设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位于所述滤芯与所述回收导管之间,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回收泵。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经由滤芯进入过滤釜的釜底,废水液面升高接触到第二水位传感器时,回收泵开启,将过滤后的废水泵入水箱回收,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投入。
[0020]可选的,所述排气管道远离所述喷淋釜的一端连接有干燥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废气除尘后,废气从排气通道排出,气流易带出沾有粉尘的水珠,干燥器可将吸收气流中的水珠,进而减少气流中的粉尘,可提高除尘的效率。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废气从进气通道引入喷淋釜,进水泵将水箱中的水经过进水导管后从喷头泵出,喷头喷淋水珠与废气接触,旋转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转动,搅拌桨在喷淋釜内转动可将废气和水珠搅动,进而提高废气与水珠的接触效率,废气中的粉尘更容易与水结合降沉,即可达到改善除尘效果的目的。
[0024]2.在将废气除尘后,废气从排气通道排出,气流易带出沾有粉尘的水珠,干燥器可将吸收气流中的水珠,进而减少气流中的粉尘,可提高除尘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2是喷淋釜的内部结构图。
[0027]图3是过滤釜的内部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喷淋釜;11、顶盖;12、进气管道;13、排气管道;131、干燥器;14、喷头;2、旋转杆;21、电机;22、搅拌桨;3、水箱;31、进水总管;32、进水泵;33、进水泵;34、雾化器;35、入水导管;4、过滤釜;41、滤芯;42、过滤导管;421、过滤泵;43、排水导管;431、排水
泵;432、排水阀;44、回收导管;441、回收泵;442、回收阀;5、第一水位传感器;6、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参照图1,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釜1、水箱3和旋转杆2,喷淋釜1竖直放置,喷淋釜1的顶面设有顶盖11,喷淋釜1壁上开设有供废气进入的进气孔,进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道12,废气可由进气管道12引入喷淋釜1进行除尘。
[0031]参照图2,喷淋釜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14,喷头14连通有雾化器34,雾化器34连通有进水导管32,进水导管32穿设于喷淋釜1的侧壁且与喷淋釜1侧壁固定连接,多个进水导管32靠近水箱3的一端共同连通有进水总管31,进水总管31远离喷头14的一端伸入水箱3内的液面下,水箱3连通有入水导管35,入水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釜(1)、水箱(3)和旋转杆(2),所述喷淋釜(1)顶面设有顶盖(11),所述喷淋釜(1)连通有进气管道(12)和排气管道(13),所述排气管道(13)位于所述顶盖(11)与进气管道(12)之间,所述喷淋釜(1)的内壁安装有喷头(14),所述喷头(14)连通有进水导管(32),所述进水导管(32)穿设于所述喷淋釜(1)的侧壁且所述进水导管(32)远离所述喷头(14)的一端与所述水箱(3)连通,所述进水导管(32)设有进水泵(33),所述旋转杆(2)穿设于所述顶盖(11),旋转杆(2)与顶盖(11)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旋转杆(2)伸入所述喷淋釜(1)的部分设有搅拌桨(22),所述旋转杆(2)远离搅拌桨(2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釜(1)连通有过滤釜(4),所述喷淋釜(1)的底面连通有过滤导管(42),所述过滤导管(42)远离所述喷淋釜(1)底面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釜(4)顶面连通,所述过滤导管(42)设有过滤泵(421),所述过滤釜(4)内设有滤芯(41),所述过滤釜(4)底面连通有回收导管(44),所述回收导管(44)远离所述过滤釜(4)底面的一端与所述水箱(3)的顶面连通,所述回收导管(44)设有回收泵(4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制胶粒车间粉尘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釜(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应邦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丰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