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1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固定连接竖板,所述座椅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所述座椅,所述直槽内设置有滑块二,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所述直槽内设置有滑块一,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固定连接圆杆三,所述滑块一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滑块二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弹簧环套所述螺杆,所述座椅轴承连接康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有利于实现四肢康复锻炼。有利于实现四肢康复锻炼。有利于实现四肢康复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技术介绍

[0002]四肢,指人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其中上肢可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部,下肢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通过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现有的设备无法实现对锻炼强度的调整。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有利于实现四肢康复锻炼。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
[0005]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固定连接竖板,所述座椅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内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所述座椅,所述直槽内设置有滑块二,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所述直槽内设置有滑块一,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固定连接圆杆三,所述滑块一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滑块二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所述弹簧环套所述螺杆,所述座椅轴承连接康复机构。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康复机构包括对称的齿轮,所述座椅轴承连接对称的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对称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对称的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五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五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把手。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连杆五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二,对称的所述圆杆二分别铰连接连杆四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四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所述圆杆三。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齿轮的偏心处分别铰连接连杆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二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轴,对称的所述圆轴分别轴承连接所述竖板。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圆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三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分别固定连接踏板。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把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1)本装置通过双手往复摆动圆杆把手,实现上肢的往复摆动,实现上肢的锻炼;
[0013](2)本装置通过相关元件的作用,实现踏板往复的摆动,使踏板带动患者下肢往复摆动,实现下肢锻炼;
[0014](3)本装置通过转动把手,实现螺杆转动,实现滑块二带动弹簧及滑块一移动,实现连杆五初始位置变化,从而实现锻炼强度调整。
[0015]本技术为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有利于实现四肢康复锻炼。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中:1、座椅,2、直槽,3、螺杆,4、竖板,5、把手,6、齿轮,7、连杆一,8、连杆二,9、圆轴,10、连杆三,11、踏板,12、圆杆一,13、连杆四,14、连杆五,15、圆杆把手,16、圆杆二,18、滑块一,19、弹簧,20、滑块二,21、圆杆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固定连接竖板4,所述座椅1设置有直槽2,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所述座椅1,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滑块二20,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20,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滑块一18,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滑块一18,所述滑块一18固定连接圆杆三21,所述滑块一18固定连接弹簧19的一端,所述滑块二2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9环套所述螺杆3,所述座椅1轴承连接康复机构。
[0025]所述螺杆3具有自锁功能。
[0026]所述康复机构包括对称的齿轮6,所述座椅1轴承连接对称的所述齿轮6的中心轴,对称的所述齿轮6相互啮合,对称的所述齿轮6的中心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五14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五1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把手15。
[0027]对称的所述连杆五14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二16,对称的所述圆杆二16分别铰连接连杆四13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四13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所述圆杆三21。
[0028]对称的所述齿轮6的偏心处分别铰连接连杆一7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7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二8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轴9,对称的所述圆轴9分别轴承连接所述竖板4。
[0029]对称的所述圆轴9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三10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10 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杆一12,对称的所述圆杆一12分别固定连接踏板11。
[0030]所述螺杆3固定连接把手5。
[0031]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连杆五14水平。需要调整患者锻炼强度时,转动把手5,把手5带动滑块二20在直槽2内移动,滑块二20带动弹簧19及滑块一18沿直槽2移动,滑块一18带动圆杆三21移动,圆杆三21带动连杆四13摆动,连杆四13带动圆杆二16摆动,圆杆二16带动连杆五14及圆杆把手15摆动,连杆五14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连杆一7摆动,连杆一7带动连杆二8摆动,连杆二8带动圆轴9转动,圆轴9带动连杆三10、圆杆一12及踏板11摆动,使连杆五14摆动到合适位置(增大锻炼强度时,使连杆五14相对初始位置向下摆动,减小锻炼强度时使连杆五14相对初始位置向上摆动)。
[0032]患者坐在座椅1上,双手分别握住圆杆把手15,脚放到踏板11上。摆动圆杆把手15,摆动圆杆把手15带动连杆五14摆动,连杆五14带动圆杆二16摆动,圆杆二16带动连杆四13摆动,连杆四13带动圆杆三21向上移动,圆杆三21带动滑块一18沿直槽2向上移动,滑块一18拉伸弹簧19,齿轮6带动连杆一7摆动,连杆一7带动连杆二8摆动,连杆二8带动圆轴9转动,圆轴9 带动连杆三10、圆杆一12及踏板11摆动,踏板11带动患者下肢摆动,直到连杆五14竖直,缓慢松开手,弹簧19恢复,手跟随圆杆把手15反向摆动,直到弹簧19完全恢复,再一次摆动圆杆把手15,如此反复实现锻炼。
[0033]圆杆把手15带动患者上肢的往复摆动,实现上肢的锻炼,踏板11带动患者下肢往复摆动,实现下肢锻炼。
[0034]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座椅(1),其特征是:所述座椅(1)固定连接竖板(4);所述座椅(1)设置有直槽(2),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两端分别轴承连接所述座椅(1);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滑块二(20),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所述滑块二(20);所述直槽(2)内设置有滑块一(18),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滑块一(18),所述滑块一(18)固定连接圆杆三(21);所述滑块一(18)固定连接弹簧(19)的一端,所述滑块二(20)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9)环套所述螺杆(3);所述座椅(1)轴承连接康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是:所述康复机构包括对称的齿轮(6),所述座椅(1)轴承连接对称的所述齿轮(6)的中心轴,对称的所述齿轮(6)相互啮合,对称的所述齿轮(6)的中心轴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五(14)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五(1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贤齐罗俊莫欣宇陆锦锐
申请(专利权)人: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