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32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打磨机外壳,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打磨机外壳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环、转动套、升降杆;通过连接环、升降杆和伸缩杆的设置,使打磨的零部件不会存在较大的角度差异,影响零部件的使用,通过料斗、活动块和滑轨的设置,使工作人员通过活动块在滑轨内部滑动进行料斗位置的调节,并利用螺栓进行调节后位置的固定,使工作人员在两个料斗之间的空隙处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火星被料斗阻隔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且不会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需工作人员人工进行零部件打磨角度的控制,人工打磨易出现较大的误差,使零部件各个部位打磨成的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零部件的使用。
[0005]2、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火星四处飞溅,易对未佩戴防护设备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且飞溅的火星易点燃其他物品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造成用户经济财产的损失。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技术目的
[0008]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具有打磨角度限定和防护的特点。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打磨机外壳,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打磨机外壳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环、转动套、升降杆、伸缩杆、支撑杆、滑块、弹簧、凹槽、挤压块、压力感应器和滑槽,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所述支撑杆后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侧壁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侧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壁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凹槽内侧壁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连接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所述滑块位置处开设有滑槽。
[0011]优选的,滑块后表面连接有固定夹。
[0012]优选的,挤压块靠近所述凹槽的一侧连接有滑杆。
[0013]优选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和连接扣,所述打磨机外壳外侧壁通过连接扣连接有防护罩。
[0014]优选的,防护机构还包括滑轨,所述防护罩内部前表面连接有滑轨。
[0015]优选的,防护机构还包括料斗和活动块,所述滑轨内侧壁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表面连接有料斗。
[0016]优选的,防护机构还包括螺栓,所述料斗外侧壁靠近所述防护罩位置处连接有螺栓。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1、通过连接环、升降杆和伸缩杆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通过将待打磨零部件固定在连接环内部,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支撑杆倾斜一定的角度靠近打磨机,并通过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调节升降杆在底板上的位置,使待打磨零部件与打磨机之间的角度得到调节,使打磨的零部件不会存在较大的角度差异,影响零部件的使用。
[0019]2、通过料斗、活动块和滑轨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通过连接扣将防护罩与打磨机外壳进行连接,并通过活动块在滑轨内部滑动进行料斗位置的调节,并利用螺栓进行调节后位置的固定,使工作人员在两个料斗之间的空隙处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火星被料斗阻隔不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且不会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打磨机外壳;2、底板;3、调节机构;31、连接环;32、转动套;33、升降杆;34、伸缩杆;35、支撑杆;36、滑块;37、弹簧;38、凹槽;39、挤压块;310、压力感应器;311、滑杆;312、固定夹;313、滑槽;4、防护机构;41、螺栓;42、料斗;43、活动块;44、滑轨;45、防护罩;46、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打磨机外壳1,底板2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调节机构3,打磨机外壳1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4,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环31、转动套32、升降杆33、伸缩杆34、支撑杆35、滑块36、弹簧37、凹槽38、挤压块39、压力感应器310和滑槽313,底板2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支撑杆35,支撑杆35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34,底板2上表面靠近支撑杆35后方设有滑块36,滑块36上表面连接有升降杆33,升降杆33上端连接有转动套32,转动套32内侧壁连接有连接环31,连接环31内侧壁一侧开设有凹槽38,凹槽38内侧壁连接有挤压块39,凹槽38内侧壁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弹簧37,弹簧37远离凹槽38的一端连接有压力感应器310,底板2上表面对应滑块36位置处开设有滑槽313。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需工作人员人工进行零部件打磨角度的控制,人工打磨易出现较大的误差,使零部件各个部位打磨成的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零部件使用的问题。
[0029]如图1

3所示,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通过将待打磨零部件固定在连接环31内部,通过调节伸缩杆34的长度使支撑杆倾斜一定的角度靠近打磨机,并通过滑块36在滑槽313内部滑动调节升降杆33在底板2上的位置,使待打磨零部件与打磨机之间的角度得到调节,使打磨的零部件不会存在较大的角度差异,影响零部件的使用。
[0030]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环31在工作人员进行位置和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可在转动套3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进行角度的调整,连接环31内部的零部件在打磨过程中与打磨机之间存在相互挤压的作用力,使连接环31内部的压力感应器310可对压力数据的大小进行检测,零部件打磨完毕后与打磨机之间的压力减小,压力感应器310检测到压力数据小于设定值时,传递信号给打磨机的警示设备告知工作人员。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火星四处飞溅,易对未佩戴防护设备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且飞溅的火星易点燃其他物品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的问题。
[0032]如图4所示,工作人员在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打磨的过程中,可通过连接扣46将防护罩45与打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打磨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表面另一侧设有调节机构(3),所述打磨机外壳(1)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连接环(31)、转动套(32)、升降杆(33)、伸缩杆(34)、支撑杆(35)、滑块(36)、弹簧(37)、凹槽(38)、挤压块(39)、压力感应器(310)和滑槽(313),所述底板(2)上表面一侧连接有支撑杆(35),所述支撑杆(35)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34),所述底板(2)上表面靠近所述支撑杆(35)后方设有滑块(36),所述滑块(36)上表面连接有升降杆(33),所述升降杆(33)上端连接有转动套(32),所述转动套(32)内侧壁连接有连接环(31),所述连接环(31)内侧壁一侧开设有凹槽(38),所述凹槽(38)内侧壁连接有挤压块(39),所述凹槽(38)内侧壁中间位置处连接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远离所述凹槽(38)的一端连接有压力感应器(310),所述底板(2)上表面对应所述滑块(36)位置处开设有滑槽(313)。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吉雄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思维重型汽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