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打磨设备
,涉及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境设计的内涵非常广泛。它的理论基础源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成果。自然环境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无机界与有机界;人工环境是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改造,建成的物质实体,构成次生的人造景观;社会环境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政治、宗教、文化等,并构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而环境设计就是围绕三者进行的设计与再设计。
[0003]为了方便对环境进行直观的观察,环境设计领域技术人员经常需要制作一些模型,来进行模拟仿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打磨,形成光滑的表面,现在在对模型打磨过程中,常常由操作人员手持打磨机对模型进行打磨,生产效率较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以解决现人工打磨费事费力的技术问题。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控制器(7),设置在箱体(1)外壁;机械臂(2),一端设置在箱体(1)内顶部,与控制器(7)电连接;第一电机(4),设置在机械臂(2)的另一端,与控制器(7)电连接;打磨头(3),设置在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用于对环境设计模型进行打磨;固定板(5),设置在箱体(1)内,位于机械臂(2)的下方,用于固定环境设计模型;多个第一摄像头(6),分别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不同位置,都与控制器(7)电连接,用于对环境设计模型进行多个角度拍摄;第二摄像头(8),设置在机械臂(2)靠近打磨头(3)的位置,用于时时拍摄打磨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由第一悬臂(21)、第二悬臂(22)、第三悬臂(23)、第一转动关节(24)、第二转动关节(25)与第三转动关节(26)组成,所述第一悬臂(21)与第二悬臂(22)之间通过第一转动关节(24)连接,所述第二悬臂(22)与第三悬臂(23)之间通过第二转动关节(25)连接,所述第一悬臂(21)远离第二悬臂(22)的一端连接在箱体(1)内顶部,所述第一电机(4)与第三悬臂(23)之间通过第三转动关节(26)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8)设置在第三转动关节(26)上靠近打磨头(3)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顶部设置有圆形轨道(15),所述圆形轨道(15)上设置有滑块(16),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与控制器(7)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顶部后侧面连接有转动杆(14)的一端,所述转动杆(14)与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相互垂直,所述转动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16)的侧面,所述滑块(16)的远离圆形轨道(15)的一面与第一悬臂(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设计模型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竖直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底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刁俊琴,崔学勇,汪开胜,岳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