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423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5
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包括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内腔和上述聚多巴胺涂层外键合的巯基修饰的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肿瘤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载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化学合成的单一抗癌药毒副作用大、疗效低、靶向作用弱。近年来,为减少化疗药物的系统毒副作用、提高靶向部位的药物浓度,人们将抗肿瘤药物制成靶向制剂,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药物治疗效率低的问题。
[0003]单一的化疗药作用机制单一,不能达到所期望的抗癌效果,因此为加强肿瘤治疗效果,将多种药物负载并结合多种治疗机制,如光动疗法、光热疗法、化学动力疗法、基因疗法以及饥饿疗法等,以达到协同治疗的作用。介孔二氧化硅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在癌症治疗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介孔二氧化硅不仅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实现药物的有效递送,而且功能化介孔纳米二氧化硅还能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实现药物的特异性按需释放。该新型纳米载体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载体,通过介孔二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包括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内腔和上述聚多巴胺涂层外键合的巯基修饰的β

环糊精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内腔中的介孔二氧化硅、聚多巴胺、巯基修饰的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

10:1:0.2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的平均粒径范围为150~220nm,优选为180~200nm,所述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为40~60nm,优选为45~52nm,比表面积为600~1000m2/g,优选为700~900m2/g,孔体积为1~1.5cm3/g,优选为1~1.3cm3/g,孔径为3~6nm,优选为4.6~5.8nm,所述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的纳米粒厚度为80~160nm,优选为100~130nm。4.一种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型纳米级药物载体的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于介孔二氧化硅内腔的药物A和负载于巯基修饰的β

环糊精内腔的药物B。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A为水溶性药物,所述水溶性药物包括多西他赛、阿霉素或者甲氨蝶呤,优选为阿霉素,所述药物B包括脂溶性药物,所述脂溶性药物包括羟基喜树碱、紫杉醇、光敏剂Ce6或者β

拉帕醌,优选为光敏剂Ce6。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A与介孔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0~20,优选为1~2:10~15,药物B与巯基修饰的β

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0:1,优选为3~10:1。7.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介孔二氧化硅;(2)取步骤(1)得到的介孔二氧化硅、药物A和第一溶剂混合反应,进行超声处理,翻转孵育,得到负载有药物A的介孔二氧化硅初级载药系统;(3)将步骤(2)得到的负载有药物A的介孔二氧化硅初级载药系统与多巴胺、异丙醇、第二溶剂混合,磁力搅拌,发生自聚合反应后离心,得到经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4)将经步骤(3)得到的聚多巴胺涂层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与巯基修饰的β

环糊精、药物B和第三溶剂混合,进行旋转孵育后透析处理,得到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腔型纳米级载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张晴栗坤石明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