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超充充电桩以及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超充充电桩以及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是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无法自行移动,固定在同一个位置时会增加占地面积,且必须人工手动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头插入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接口后,才能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整个过程必须依靠人为操作,充电桩无法实现自动对电动汽车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超充充电桩,可以自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因必须人工手动将充电接头与汽车连接而造成无法实现自动对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超充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内设置有中央控制器和与其电性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与外界电网电性连接;充电桩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充电连接器和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充电连接器通过中央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器包括金属鹅颈管,所述金属鹅颈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头,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安装管,金属鹅颈管通过固定安装管与充电桩主体连接;金属鹅颈管内设置有电缆,电缆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另一端通过中央控制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金属鹅颈管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管壁内设置有多条通道,多条通道一端均与橡胶软管端面相接,另一端分别与金属鹅颈管中部外壁和金属鹅颈管顶部外壁相接;充电桩主体内设置有多个与中央控制器电性的拉绳电机,每个所述拉绳电机的输出端上均缠绕有一根拉绳,多根所述拉绳的自由端分别穿过多个所述通道与金属鹅颈管中部外壁和金属鹅颈管顶部外壁固定连接;充电连接器上设置有用于采集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上的充电口图像信息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充电桩主体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两个转向前轮连接有驱动电机和转向机构;驱动电机和转向结构均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充电桩主体设置在车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超充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金属鹅颈管之间设置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数量与多个充电接头数量相同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个充电接头,所述电缆穿过安装槽的底部与充电接头电性连接;每个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输出端朝向安装槽的开口处;每个充电接头均与直线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直线电机输出端的伸缩带动充电接头伸出或者缩回安装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超充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电机分别为第一拉绳电机、第二拉绳电机、第三拉绳电机和第四拉绳电机,所述通道的数量为4个,所述拉绳分别为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第一拉绳的一端缠绕至第一拉绳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穿过通道与金属鹅颈管中部外壁上侧固定连接;第二拉绳的一端缠绕至第二拉绳电的输出端,另一端穿过通道与金属鹅颈管中部外壁下侧固定连接;第三拉绳的一端缠绕至第三拉绳电的输出端,另一端穿过通道与金属鹅颈管顶部外壁上侧固定连接;第四拉绳的一端缠绕至第四拉绳电的输出端,另一端穿过通道与金属鹅颈管顶部外壁下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超充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充电
连接器平移装置,充电连接器平移装置包括竖直平移装置和水平平移装置;竖直平移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智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