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99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窖池准备;(2)原辅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计,高粱100份、大曲26份、稻壳55份,以及老糟;(3)配拌料;(4)蒸酒蒸粮;(5)吸浆、摊凉、撒曲;(6)入窖、发酵: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7)本轮发酵后得到的酒糟成为下一轮蒸酒的老糟,在步骤(4)产出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酸和酯含量的面糟酒、原料糟酒、丢糟酒的特香型陈酿调味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酿酒原料、延长发酵周期等手段,生产出用于特香型白酒勾调的不同质量等级的陈酿调味酒,大大减少了成品酒的存储时间,有利于提升成品酒的产量,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味酒生产
,具体为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白酒的陈味是白酒在贮存一定时间后形成的独特的味道。在白酒的感官品评中,陈香陈味能很好地改善白酒的辛辣和单薄感,让其口感更舒适、绵柔,丰富酒体的同时也增加白酒香味的层次感。
[0003]陈酿调味酒是白酒生产中常见的调味酒之一。陈酿调味酒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呈现陈香陈味感,而陈香陈味是中高端特香型白酒的主要感官特征,在酒体设计中主要应用于提高酒体中优雅舒适的陈香和陈味,对白酒品质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以酒调酒”既能提高白酒的品质和安全,同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陈酿调味酒显得非常迫切。
[0004]目前白酒行业生产陈酿调味酒的工艺发酵期短,要达到一定的窖香味、陈香味,需要较长的储存时间,因此会影响产量并且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在特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酿酒原料、延长发酵周期等手段,生产出适合于特香型白酒勾调的陈酿调味酒,大大减少了特香型白酒成品酒的存储时间。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窖池准备:检查窖池是否存在破损,若存在破损及时修补,并清洗干净,保持窖池内干燥,并备好封窖用的窖泥和薄膜,给每个窖池做好标签,便于区分不同发酵周期的窖池;(2)原辅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计,高粱100份、大曲26份、稻壳55份,以及老糟,老糟中不使用丢糟,保留面糟、原料糟,所述老糟用高粱、大曲、稻壳这些原料制成,面糟与原料糟的体积比为1:2,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发酵周期的老糟根据最终所出基酒的总酸、总酯含量需要来选择;将稻壳清蒸40分钟,蒸透后闻气味无生糠味,颜色成淡酱黄色,摊凉后使用;(3)配拌料:将步骤(2)高粱、稻壳、老糟混合均匀,装入酒甑内;老糟中的面糟、原料糟分别与高粱、稻壳混合,分不同的时间装入酒甑内;(4)蒸酒蒸粮:按照传统的续糟混蒸方法,将步骤(3)的酒甑内的高粱蒸熟,同时蒸馏分层摘酒,具体是从含有老糟面糟的酒甑蒸馏出丢糟酒,蒸出新的丢糟;从含有老糟上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原料糟酒,蒸出新的原料糟;从含有老糟下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面糟酒,蒸出新的面糟;新的面糟、原料糟、丢糟体积比为1:2:1;(5)吸浆、摊凉、撒曲:将步骤(4)得到的面糟、原料糟、丢糟分开,分别进行吸浆、摊凉、撒曲操作;
(6)入窖、发酵:将撒曲后的面糟、原料糟、丢糟按照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排列顺序入窖,入窖温度控制在18~20℃,用窖泥和薄膜封窖,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发酵周期的老糟基于理化指标总酸、总酯含量和感官指标色香味风格来选择。
[0008](7)本轮发酵后得到的酒糟出窖后成为下一轮蒸酒的老糟,如此重复,在步骤(4)产出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酸和酯含量的面糟酒、原料糟酒、丢糟酒的特香型陈酿调味酒;将不同酸和酯含量的陈酿调味酒分坛存储。
[0009]进一步地,步骤(2)中高粱选取标准为:无污染、色泽、气味、口味正常;大曲选取中高温成品曲,有固有的曲香,无异杂气味;稻壳选取标准为:3到4瓣,新鲜干燥呈金黄色,无粉尘、泥沙和怪异气味,无霉变。
[0010]进一步地,步骤(4)中面糟酒、原料糟酒、丢糟酒,总酸、总酯含量的测定采用中和滴定法。
[0011]进一步地,步骤(4)中面糟酒、原料糟酒、丢糟酒的酒精度数需高于60度,酒精度的测定采用酒精计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延长发酵周期,改变投粮品种来研究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的生产工艺。从结果来看,陈酿调味酒和普通基酒在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上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陈酿调味酒总酸和总酯远高于普通窖,其中总酸是半年窖最高,总酯是一年窖最高。如果追求调味酒的入口柔和,可以选择半年发酵周期的高粱窖;如果要求调味酒的酒体更加醇厚丰满,可以选择一年发酵周期的高粱窖。2、陈酿调味酒其酒体的酸酯含量高,风味成分更加丰富,经过储存以后,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3年以上)呈现陈香陈味感,而特香型白酒一般需要5年以上才会出现明显的陈香陈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陈酿调味酒大大减少了成品酒的存储时间,有利于提升成品酒的产量,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老糟和新糟的流向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0015]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窖池准备:检查窖池是否存在破损,若存在破损及时修补,并清洗干净,保持窖池内干燥,并备好封窖用的窖泥和薄膜,给每个窖池做好标签,便于区分不同发酵周期的窖池。
[0016](2)原辅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计,高粱100份、大曲26份、稻壳55份,以及老糟,老糟中不使用丢糟,保留面糟、原料糟,如图1所示,所述老糟用高粱、大曲、稻壳这些原料制成,面糟与原料糟的体积比为1:2,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发酵周期的老糟根据最终所出基酒的总酸、总酯含量需要来选择。高粱选取标准为:无污染、色泽、气味、口味正常;大曲选取中高温成品曲,有固有的曲香,无异杂气味;稻壳选取标准为:3到4瓣,新鲜干燥呈金黄色,无粉尘、泥沙和怪异气味,无霉变。将稻壳清蒸40分钟,蒸透后闻气味无生糠味,颜色成淡酱黄色,摊凉后使用。
[0017](3)配拌料:将步骤(2)高粱、稻壳、老糟混合均匀,装入酒甑内;老糟中的面糟、原料糟分别与高粱、稻壳混合,分不同的时间装入酒甑内。
[0018](4)蒸酒蒸粮:按照传统的续糟混蒸方法,将步骤(3)的酒甑内的高粱蒸熟,同时蒸馏分层摘酒,具体是如图1,从含有老糟面糟的酒甑蒸馏出丢糟酒,蒸出新的丢糟;从含有老糟上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原料糟酒,蒸出新的原料糟;从含有老糟下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面糟酒,蒸出新的面糟;新的面糟、原料糟、丢糟体积比为1:2:1。
[0019](5)吸浆、摊凉、撒曲:将步骤(4)得到的面糟、原料糟、丢糟分开,分别进行吸浆、摊凉、撒曲操作。
[0020](6)入窖、发酵:将撒曲后的面糟、原料糟、丢糟按照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排列顺序入窖,入窖温度控制在18~20℃,用窖泥和薄膜封窖,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发酵周期的老糟基于理化指标(总酸、总酯含量)和感官指标(色香味风格)来选择。
[0021](7)本轮发酵后得到的酒糟出窖后成为下一轮蒸酒的老糟,老糟和新糟的流向关系如图1所示,如此重复,在步骤(4)产出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酸和酯含量的面糟酒、原料糟酒、丢糟酒的特香型陈酿调味酒;将不同酸和酯含量的陈酿调味酒分坛存储。特香型陈酿调味酒测定总酸、总酯含量采用中和滴定法。面糟酒、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香型陈酿调味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窖池准备:检查窖池是否存在破损,若存在破损及时修补,并清洗干净,保持窖池内干燥,并备好封窖用的窖泥和薄膜,给每个窖池做好标签,便于区分不同发酵周期的窖池;(2)原辅料准备:按照重量份数计,高粱100份、大曲26份、稻壳55份,以及老糟,老糟中不使用丢糟,保留面糟、原料糟,所述老糟用高粱、大曲、稻壳这些原料制成,面糟与原料糟的体积比为1:2,发酵周期为一年期或半年期;不同发酵周期的老糟根据最终所出基酒的总酸、总酯含量需要来选择;将稻壳清蒸40分钟,蒸透后闻气味无生糠味,颜色成淡酱黄色,摊凉后使用;(3)配拌料:将步骤(2)高粱、稻壳、老糟混合均匀,装入酒甑内;老糟中的面糟、原料糟分别与高粱、稻壳混合,分不同的时间装入酒甑内;(4)蒸酒蒸粮:按照传统的续糟混蒸方法,将步骤(3)的酒甑内的高粱蒸熟,同时蒸馏分层摘酒,具体是从含有老糟面糟的酒甑蒸馏出丢糟酒,蒸出新的丢糟;从含有老糟上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原料糟酒,蒸出新的原料糟;从含有老糟下层原料糟的酒甑蒸馏出面糟酒,蒸出新的面糟;新的面糟、原料糟、丢糟体积比为1:2:1;(5)吸浆、摊凉、撒曲:将步骤(4)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杰黄小晖储昭溱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陶令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