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12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容器装置,即PCU(10),包括:设置成包围电容器元件(21)并使多个电容器元件(21)一体化的树脂模(24),和用于收容树脂模(24)的壳体(31)。在壳体(31)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波形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能抑制振动传递到车身上并且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冷却效率的电容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一种电容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在以内燃机 和电机作为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容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电容器装置,例如在特开2005-332879号公才艮(专利文献1) 中公开了一种试图提高组装时的生产效率的电子单元。在专利文献l中公 开的作为电子单元的电容器单元包括金属壳、收容(容纳)在所述金属壳 内的树脂壳和多个布置在所述树脂壳内部的电容器元件。所述多个电容器 元件借助于填充在所述树脂壳内部的环氧树脂等而相互成一体。在特开2005-27694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 一种为了便于配置 而储存在壳体内并且试图提高高频特性的电容器装置。另外,在特开 2002-367857号公报(专利文献3 )中公开了 一种试图降低热劣化并延长电 容器寿命的薄膜电容器。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连接到电容器元件并从包 围电容器元件的树脂部件突出的端子。此外,特开2005-41401号公报(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试图提高冷 却效率的车辆用冷却系统。特开2001-245478号公报(专利文献5 )公开了 一种试图提高冷却效率以及提高生产率的用于逆变器的冷却装置。在各种电源装置中,电容器通常被用作平滑化元件(smoothing element),用以从直流电压中去除交流成分。当包括这些电容器的组件的 电容器装置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中时,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能传递到车身上 并可能使乘客感觉不舒适。此外,如果电容器的冷却效率低,则电容器的 寿命缩短。鉴于这些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电容器装置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振动传递到车身上并提高冷却效率的电 容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装置是安装在车辆中的电容器装置。所述电容器装置包括设置成包围电容器元件并使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一体化的树脂 模,和用于收容所述树脂模的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壁面的至少一 部分上设置有波形结构。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器装置,能通过设置波形结构来增大第一壳 体的刚度,并且能抑制电容器元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身 上。另外,设置波形结构增加了壁面的表面积。因此,由电容器元件产生 并经所述树脂模传递至第一壳体的热量被释放。这样,可提高电容器元件 的冷却效率。此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由所述树脂模填充。根据如上所述构造 的电容器装置,可提高电容器元件和第一壳体之间的导热性。此外,优选地,所述电容器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由树 脂形成并介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树脂模之间。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 器装置,由于由树脂形成的第二壳体,能更有效地抑制电容器元件产生的 振动传递到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身上。此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由金属形成。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 器装置,可提高第一壳体的散热性。此外,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形成有肋。所述树脂模收容在 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肋接触。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器装置,可在 增大第一壳体的刚度的同时提高从树脂模到第一壳体的导热性。此外,优选地,所述电容器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定用以收容逆变器的空 间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具有冷却器。根据 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器装置,可促进电容器元件和第三壳体之间的热交换,并且可进一步提高电容器元件的冷却效率。此外,优选地,所述树脂模具有暴露于上述空间的表面。根据如上所 述构造的电容器装置,即使在收容所述逆变器的空间被加热至高温的情况 下,由于电容器元件与第一和第三壳体之间的热交换,也可提高电容器元 件的冷却效率。此外,所述电容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无件电连接并从所述树脂 模突出的端子。所述树脂模具有离所述端子的突出位置相对较近的 一端和 离所述端子的所述突出位置相对较远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安 装在设置于车辆前侧的发动机枪内,并且布置成使得所述一端位于车辆纵 向上的车辆前侧且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车辆纵向上的车辆后侧。此外,所述电容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电连接并从所述树脂 才莫突出的端子。所述车辆具有用于在车辆行驶时吸入空气的通风孔。优选 地,所述第一壳体布置成使得所述端子位于经所述通风孔吸入的空气流的 路径上。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电容器装置,在所述端子产生的热量的影响下, 电容器元件的温度在越靠近所述端子的位置越高。因此,通过在车辆行驶容器元件能纟皮有效地冷却。如上所述,才艮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提高冷却效率并抑制振动向车身 传递的电容器装置。附图说明图l是描述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的示意性电路图。图2是示出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PCU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收容图2中的电容器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传统PCU的剖视图。 图5A和5B是示出图2中的PCU的第一变型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图2中的PCU的第二变型的剖4见图。图7是示出图2中的PCU的第三变型的透视图。图8A和8B是安装有图2中的PCU的混合动力车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僻。在下面提及的图中,相同或相 应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l是描述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的示意性电路图。该混合动 力车辆利用诸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之类的内燃机和由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蓄电池)提供动力的电机作为驱动力源。参照图l,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电池102,用于升高电池102的输出电压 并输出节点Nl和N2之间的电压的升压电路104,连接在升压电路104的 输出节点Nl和N2之间并稳定输出电压的电容器106,和用于接收升压电 路104的由电容器106进行稳定的输出作为动力源并驱动AC (交流)电 机IIO的逆变器108。尽管未示出,但AC电机llO包括具有U、 V和W相的三相线圏。尽 管未示出,但逆变器108包括用于控制流过AC电机IIO的线圏的电流的 U相臂、V相臂和W相臂。这些臂的每一个都包括串联连接在节点N1和 N2之间的两个切换元件。逆变器108是智能功率模块,并且还包括用于控 制各个切换元件的致动和过电流保护的电子电路等。升压电路104包括一端连接于电池102的正极的电抗器112,连接在电抗器112的另一端和节点Nl之间的IGBT (绝,双极晶体管)元件114,和连接在电抗器112的另一端和节点N2之间的IGBT元件116。电池102的负极连接到节点N2。本专利技术也适用于带有用于使电压平滑化的电 容器的单相电机。图2是示出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的PCU(动力控制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2, PCU 10包括用于收容电容器106和逆变器108的壳体31和壳 体41。壳体31和壳体41由金属形成。壳体31和壳体41由铝压铸件形成。 壳体31和壳体41可由诸如铁、镁等的其它非铝材料形成。壳体31和壳体41可由互不相同的材料形成。PCU 10固定在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枪内。电容器106收容于壳体31内。电容器106由多个电容器元件21的组 件构成。电容器元件21例如为耐压性好的薄膜电容器。图3是用于收容图2中的电容器的壳体的透视图。参照图2和图3, 壳体31形成为箱(盒)状。壳体31具有底部38和从底部38的周缘升起 并沿底部38的周缘延伸的侧部36。侧部36具有面向用于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装置,所述电容器装置安装在车辆中并包括: 设置成包围电容器元件(21)并使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21)一体化的树脂模(24);和 用于收容所述树脂模(24)的第一壳体(31),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波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2-15 037987/20061、一种电容器装置,所述电容器装置安装在车辆中并包括:设置成包围电容器元件(21)并使多个所述电容器元件(21)一体化的树脂模(24);和用于收容所述树脂模(24)的第一壳体(31),在所述第一壳体(31)的壁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波形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31) 由所述树脂模(24)填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装置,还包括 第二壳体(26),所述第二壳体由树脂形成并介于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树脂模(24)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31)由 金属形成。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容器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31) 的内侧形成有肋(61),所述树脂模(24)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31)内 并与所述肋(61)接触。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容器装置,还包括 用于限定用以收容逆变器(108)的空间(201)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中良臣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