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09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包含塔吊标准节、连接于塔吊标准节底部的塔吊基础、连接于塔吊标准节侧柱与塔吊基础之间的斜撑系统、连接于斜撑系统与塔吊标准节之间的连柱件以及连接于斜撑系统与塔吊基础之间的加强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斜撑系统的设置,利于对塔吊进行侧向支撑,提高其抗侧能力;且斜撑系统中斜撑骨架为双榀设置利于受力稳定性;通过加强支座的设置,为斜撑系统提供了底部支撑且底部支撑自身也通过支座侧连板、支座锚筋、支座加强板和支座中连板的共同设置使得受力更加均匀;通过在斜撑系统上设置传感器,便于对实施过程中的塔吊性能进行控制,当变形和位移大于设定值时及时调整和维修。移大于设定值时及时调整和维修。移大于设定值时及时调整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塔吊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塔吊是日常施工中,必须要用到的一种大型垂直运输机械,根据工程中所需要运输的材料自重,计划租赁能够满足相对应的垂直运输起重量的塔吊机械,普通混凝土结构所需塔吊的端头常规起重量一般也就是2吨

3吨,而遇到大型钢结构工程,大臂端头起重量则需要达到15吨

20吨。如果周边紧邻高层建筑物,则需要考虑一次顶升到最大提升高度,超过原有老旧建筑物,在原有建筑物上空覆盖旋转,从而完成垂直运输。最大提升高度如果超高,塔吊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故一般都采用附着在新建结构上的方式。
[0003]如果周边有临近老旧超高建筑物,位置在起重大臂回转半径内,则塔吊起重臂需要提升到原有老旧建筑物上方,在建筑物上方覆盖旋转。而此时新建建筑物还没有起来,无法附着,同时立即就要开始地基与基础的施工了,紧迫的工期条件下又无法附着还未施工的新建建筑物,所以原有常规附着新建建筑物的方式则不能采纳使用了,老旧建筑物一般也无法被允许附着使用。本申请的目的解决塔吊一次搭设独立高度超高,并且无法附着的情况下,采用其他方式确保塔吊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用以解决超高塔吊提升时的底部加强、便捷安装以及过程监控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包含塔吊标准节、连接于塔吊标准节底部的塔吊基础、连接于塔吊标准节侧柱与塔吊基础之间的斜撑系统、连接于斜撑系统与塔吊标准节之间的连柱件以及连接于斜撑系统与塔吊基础之间的加强支座;
[0007]所述斜撑系统包含两并行的斜撑骨架、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斜撑骨架上的定位环、连接于定位环之间的插销、对应插销连接处并设置在斜撑骨架内侧的斜内连板和垫板;
[0008]所述加强支座包含连接于原筏板基础顶部的支座板、连接于支座板下部的支座锚筋、以及连接于支座板上部的支座侧连板和支座中连板;所述支座侧连板和支座中连板均与斜撑骨架通过插销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塔吊标准节包含呈方形布置的四根立柱,连接立柱间的横梁和剪刀撑;所述塔吊标准节中立柱底部连接有立柱底座且立柱底座伸入塔吊基础内;塔吊基础为现浇混凝土基础,塔吊基础为方形且塔吊基础长度和宽度大于塔吊标准节的长度和宽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斜撑系统分别连接于立柱上且一一对应,斜撑系统中的斜撑骨架为U形件或槽钢件,两斜撑骨架开口相背连接且侧面通过定位板可拆卸连接;相邻斜撑系统之间还连接有水平加强连杆且在加强连杆上设置水准气泡。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固定连接于每个斜撑骨架的两端且位于开口处,定位环上开口对应插销设置;且定位环与插销间连接有防滑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柱件预先可拆卸连接于塔吊标准节的立柱上,连柱间为带圆孔的耳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座板对应斜撑系统一一设置,且相邻支座板之间连接有支座加强板;所述支座加强板与塔吊基础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中连板垂直连接于支座板上,支座中连板为带圆孔的耳板;支座中连板两侧连接有支座侧连板,所述支座侧连板的高度高于支座中连板且两支座侧连板和支座中连板的厚度适应两斜撑骨架之间的空隙;相邻支座侧连板之间还连接有边连件,所述边连件为杆件、板件或网状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两斜撑骨架内侧的斜内连板对应连接于支座侧连板两侧或连柱件两侧,且在连柱件连接处还设置有垫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塔吊标准节内部还连接有内撑,所述内撑沿对角线连接且可拆卸拼装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斜撑骨架上至少在两端和中部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与预警装置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9]1)本技术通过斜撑系统的设置,利于对塔吊进行侧向支撑,提高其抗侧能力;且斜撑系统中斜撑骨架为双榀设置利于受力稳定性;
[0020]2)本技术中通过加强支座的设置,为斜撑系统提供了底部支撑且底部支撑自身也通过支座侧连板、支座锚筋、支座加强板和支座中连板的共同设置使得受力更加均匀;
[0021]3)本技术通过在斜撑系统上设置传感器,便于对实施过程中的塔吊性能进行控制,当变形和位移大于设定值时及时调整和维修;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塔吊加强节装置连接示意图;
[0023]图2是塔吊加强节装置俯视示意图;
[0024]图3是斜撑系统与加强支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斜撑系统与加强支座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6]图5是斜撑系统与加连柱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斜撑系统与加连柱件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8]附图标记:1

塔吊基础、2

塔吊标准节、3

斜撑系统、31

斜撑骨架、32

定位环、33

插销、34

斜内连板、35

垫板、4

连柱件、5

加强支座、51

支座板、52

支座侧连板、53

支座锚筋、54

支座加强板、55

支座中连板、6

边连件、7

内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某施工现场无附着物的塔吊安装为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包含塔吊标准节2、连接于塔吊标准节2底部的塔吊基础1、连接于塔吊标准节2侧柱与塔吊基础1之间的斜撑系统3、连接于斜撑系统3与塔吊标准节2之间的连柱件4以及连接于斜撑系统3与塔吊基础1之间的加强支座5。
[0030]本实施例中,斜撑系统3包含两并行的斜撑骨架31、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斜撑骨架31上的定位环32、连接于定位环32之间的插销33、对应插销33连接处并设置在斜撑骨架31内侧的斜内连板34和垫板35。
[0031]本实施例中,加强支座5通过Q345B钢材制作而成。加强支座5包含连接于原筏板基础顶部的支座板51、连接于支座板51下部的支座锚筋53、以及连接于支座板51上部的支座侧连板52和支座中连板55;所述支座侧连板52和支座中连板55均与斜撑骨架31通过插销33连接。所述支座锚筋53下部为弯钩设计,利于更好的受力。
[0032]本实施例中,塔吊标准节2通过钢材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塔吊标准节(2)、连接于塔吊标准节(2)底部的塔吊基础(1)、连接于塔吊标准节(2)侧柱与塔吊基础(1)之间的斜撑系统(3)、连接于斜撑系统(3)与塔吊标准节(2)之间的连柱件(4)以及连接于斜撑系统(3)与塔吊基础(1)之间的加强支座(5);所述斜撑系统(3)包含两并行的斜撑骨架(31)、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斜撑骨架(31)上的定位环(32)、连接于定位环(32)之间的插销(33)、对应插销(33)连接处并设置在斜撑骨架(31)内侧的斜内连板(34)和垫板(35);所述加强支座(5)包含连接于原筏板基础顶部的支座板(51)、连接于支座板(51)下部的支座锚筋(53)、以及连接于支座板(51)上部的支座侧连板(52)和支座中连板(55);所述支座侧连板(52)和支座中连板(55)均与斜撑骨架(31)通过插销(3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标准节(2)包含呈方形布置的四根立柱,连接立柱间的横梁和剪刀撑;所述塔吊标准节(2)中立柱底部连接有立柱底座且立柱底座伸入塔吊基础(1)内;塔吊基础(1)为现浇混凝土基础,塔吊基础(1)为方形且塔吊基础(1)长度和宽度大于塔吊标准节(2)的长度和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系统(3)分别连接于立柱上且一一对应,斜撑系统(3)中的斜撑骨架(31)为U形件或槽钢件,两斜撑骨架(31)开口相背连接且侧面通过定位板可拆卸连接;相邻斜撑系统(3)之间还连接有水平加强连杆且在加强连杆上设置水准气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吊加强节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少倩宋建民朱辉张海涛丁宁侯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