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6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它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施例包括废水输送机构和活性炭输送机构,废水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活性炭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液液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压缩空气发生器连接气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气液混合器的出口连接处理液缓冲罐,处理液缓冲罐通过一号泵连接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储水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连续式的活性炭吸附重金属作业,处理废水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它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日本公害病
──
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分别由含汞废水和含镉废水污染环境造成的。因此,各国对重金属废水的治理都十分重视。
[0003]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浓度低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
[0004]现有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通常是吸附法,通过多孔物质如活性炭进行吸附,之后将活性炭进行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通常是将活性炭加入到废水中搅拌,之后沉淀去除活性炭,检测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如合格就排放,如不合格则继续处理,这种处理方式通常是釜式作业,也即间歇式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连续式的活性炭吸附重金属作业,处理废水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的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包括废水输送机构和活性炭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液混合器,气液混合器,处理液缓冲罐,一号泵,固液分离器和储水罐,所述废水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活性炭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液液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压缩空气发生器连接气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气液混合器的出口连接处理液缓冲罐,处理液缓冲罐通过一号泵连接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储水罐。
[0007]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废水输送机构包括废水储罐、二号泵、过滤组件、废水缓冲储罐和三号泵,二号泵与废水储罐连接,二号泵通过过滤组件与废水缓冲储罐连接,废水缓冲储罐通过三号泵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一入口。
[0008]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活性炭输送机构包括活性炭混料罐、四号泵、吸附剂储罐和五号泵,活性炭混料罐通过四号泵连接吸附剂储罐,吸附剂储罐通过五号泵连接液液混合器的第二入口。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活性炭混料罐顶部连接输水管,四号泵的出料口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通过管道连接活性炭混料罐,第二阀门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剂储罐。
[0010]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活性炭混料罐内设置有一个活性炭混合筒,第一阀门连接有位于活性炭混料罐内的回料管,回料管的端部延伸到活性炭混合筒内,活性炭混料
罐底部设有一根进料管,进料管延伸到活性炭混合筒内。
[0011]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活性炭混合筒包括一个呈喇叭口状的进料部以及若干相互连接并呈筒状的混合部,若干混合部的内径由上往下逐渐减小。
[0012]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混合部每两个相邻之间通过呈圆锥台型的斜面相互连接。
[0013]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回料管呈L型,回料管端部延伸到进料部内,进料管端部延伸到最下方的混合部内。
[0014]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过滤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其中第三阀门连接二号泵,第四阀门连接废水缓冲储罐,第五阀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0015]作为优选,本技术还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活性炭混合筒通过若干支架固定在活性炭混料罐中,活性炭混合筒的轴心线与活性炭混料罐的轴心线重合。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连续式的活性炭吸附重金属作业,处理废水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满足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活性炭混合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液液混合器1,气液混合器2,处理液缓冲罐3,一号泵4,固液分离器5,储水罐6,废水储罐7,二号泵8,过滤组件9,废水缓冲储罐10,三号泵11,活性炭混料罐12,四号泵13,吸附剂储罐14,五号泵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活性炭混合筒18,回料管19,进料管20,进料部21,混合部22,过滤器23,第三阀门24,第四阀门25,第五阀门26,支架27,压缩空气发生器28;
[0020]废水输送机构S:废水储罐7,二号泵8,过滤组件9,废水缓冲储罐10,三号泵11;
[0021]活性炭输送机构H:活性炭混料罐12,四号泵13,吸附剂储罐14,五号泵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活性炭混合筒18,回料管19,进料管20;
[0022]活性炭混合筒18:进料部21,混合部22;
[0023]过滤组件9:过滤器23,第三阀门24,第四阀门25,第五阀门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5]实施例。
[0026]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包括废水输送机构和活性炭输送机构,废水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一入口,活性炭输送机构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二入口,液液混合器1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2的第一入口,压缩空气发生器28连接气液混合器2的第二入口,气液混合器2的出口连接处理液缓冲罐3,处理液缓冲罐3通过一号泵4连接固液分离器5,固液分离器5的液体出口连接储水罐6。
[0027]本实施例活性炭水溶液通过液液混合器1与废水进行第一次混合,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在气液混合器2中,通过压缩空气的扩张作用,活性炭和废水的接触变得快速,活性炭在废水中呈现快速搅动的效果,从而增加了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搅拌式吸附,本技术能达到快速且连续的重金属吸附处理,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0028]本实施例废水输送机构包括废水储罐7,以及连接废水储罐7的二号泵8,二号泵8通过过滤组件9连接废水缓冲储罐10,废水缓冲储罐10通过三号泵11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一入口。性炭输送机构包括活性炭混料罐12,活性炭混料罐12通过四号泵13连接吸附剂储罐14,吸附剂储罐14通过五号泵15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二入口。
[0029]本实施例活性炭混料罐12顶部连接输水管,四号泵13的出料口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第一阀门16通过管道连接活性炭混料罐12,第二阀门17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剂储罐14。活性炭混料罐12是起到水与活性炭预混合的效果,通过打开第一阀门16,关闭第二阀门17,可实现活性炭水溶液的自循环,也使活性炭在水中分布更均匀。当需要输送到吸附剂储罐14时,打开第二阀门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包括废水输送机构(S)和活性炭输送机构(H),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液混合器(1),气液混合器(2),处理液缓冲罐(3),一号泵(4),固液分离器(5)和储水罐(6),所述废水输送机构(S)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一入口,活性炭输送机构(H)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二入口,液液混合器(1)的出口连接气液混合器(2)的第一入口,压缩空气发生器(28)连接气液混合器(2)的第二入口,气液混合器(2)的出口连接处理液缓冲罐(3),处理液缓冲罐(3)通过一号泵(4)连接固液分离器(5),固液分离器(5)的液体出口连接储水罐(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输送机构(S)包括废水储罐(7)、二号泵(8)、过滤组件(9)、废水缓冲储罐(10)和三号泵(11),二号泵(8)与废水储罐(7)连接,二号泵(8)通过过滤组件(9)与废水缓冲储罐(10)连接,废水缓冲储罐(10)通过三号泵(11)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一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输送机构(H)包括活性炭混料罐(12)、四号泵(13)、吸附剂储罐(14)和五号泵(15),活性炭混料罐(12)通过四号泵(13)连接吸附剂储罐(14),吸附剂储罐(14)通过五号泵(15)连接液液混合器(1)的第二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混料罐(12)顶部连接输水管,四号泵(13)的出料口连接有呈并联设置的第一阀门(16)和第二阀门(17),第一阀门(16)通过管道连接活性炭混料罐(12),第二阀门(17)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剂储罐(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猛胡雨聪易佳玲黄瀚坤任嬿陈晶晶周梦莹徐丽亚谢尚祺陈小攀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