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34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底架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顶部设置有轮刹,底架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杆,第一立杆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立杆内部空腔活动连接有顶架,顶架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杆,顶架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杆,第一加强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顶架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杆,顶架顶端对称安装有扶手,顶架顶端对称固设置有支撑座,顶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功能盒,功能盒内部设置有电池,该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
,具体为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增加,双侧下肢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医学表明,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患者需进行必要的肢体康复运动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从而恢复肌肉功能,目前运动障碍患者通常借助器械进行康复训练,以避免训练时摔倒。目前,对于多数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患者来说,在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并不方便,不仅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还需要家属陪同接送等,给患者家庭造成很大不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顶部设置有轮刹,所述底架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立杆内部空腔活动连接有顶架,所述顶架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杆,所述顶架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架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顶架顶端对称安装有扶手,所述顶架顶端对称固设置有支撑座,所述顶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功能盒,所述功能盒内部设置有电池。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支腿、活动支腿和弹性件,活动支腿的内腔底部与固定支腿的底部均焊接有弹性件,活动支腿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杆顶部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二立杆底部设置有两个卡销,所述卡销与通孔相对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杆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厚度为第一加强杆的二分之一。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强杆顶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挡板相对应,且所述凹槽与挡板大小相同。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和支撑座表面均包裹有弹性材料,所述顶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心率检测手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功能盒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心率检测手环与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电池与心率检测手环、显示屏和扬声器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架两侧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所述固定架底端固定连接万向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让使用者简单明了的理解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有减震机构,可以对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防止在使用时遇到不平坦路段,发生意外;通过设置有通孔和卡销,可以使装置进行升降,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高度,方便使用,增加了适应性;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对垫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有垫板和凹槽,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垫板,供使用者坐下,得到休息;通过设置有弹性材料和心率检测手环,可以在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心率检测,更加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弹性材料可以保护手臂,长时间不会过于劳累;通过设置有显示屏和扬声器,显示屏可以显示时间和心率情况,方便实时;了解信息,扬声器设置用来通知使用者,训练的规定时间;通过设置有固定架,可以对装置侧面进行保护,防止发生侧翻,保护使用者安全,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架;2、减震机构;201、固定支腿;202、活动支腿;203、弹性件;3、第一立杆;4、顶架;5、第二立杆;6、第一加强杆;7、把手;8、第二加强杆;9、扶手;10、支撑座;11、功能盒;12、卡销;13、挡板;14、垫板;15、心率检测手环;1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底架1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2,减震机构2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顶部设置有轮刹,底架1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杆3,第一立杆3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立杆3内部空腔活动连接有顶架4,顶架4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杆5,顶架4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杆6,第一加强杆6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顶架4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杆8,顶架4顶端对称安装有扶手9,顶架4顶端对称固设置有支撑座10,顶架4顶端固定连接有功能盒11,功能盒11内部设置有电池。
[0020]其中,减震机构2包括固定支腿201、活动支腿202和弹性件203,活动支腿202的内腔底部与固定支腿201的底部均焊接有弹性件203,活动支腿202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通过设置有减震机构2,可以对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防止在使
用时遇到不平坦路段,发生意外。
[0021]其中,第一立杆3顶部设置有若干通孔,第二立杆5底部设置有两个卡销12,卡销12与通孔相对应,通过设置有通孔和卡销12,可以使装置进行升降,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高度,方便使用,增加了适应性。
[0022]其中,两个第一加强杆6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3,挡板13厚度为第一加强杆6的二分之一,通过设置有挡板13,可以对垫板14进行固定。
[0023]其中,第二加强杆8顶部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垫板14,垫板14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挡板13相对应,且凹槽与挡板13大小相同,通过设置有垫板14和凹槽,当使用者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垫板,供使用者坐下,得到休息。
[0024]其中,扶手9和支撑座10表面均包裹有弹性材料,顶架4顶端固定连接有心率检测手环15,通过设置有弹性材料和心率检测手环15,可以在使用时对使用者进行心率检测,更加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弹性材料可以保护手臂,长时间不会过于劳累。
[0025]其中,功能盒11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和扬声器,心率检测手环15与显示屏信号连接,电池与心率检测手环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顶部设置有轮刹,所述底架(1)顶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立杆(3),所述第一立杆(3)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立杆(3)内部空腔活动连接有顶架(4),所述顶架(4)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第二立杆(5),所述顶架(4)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加强杆(6),所述第一加强杆(6)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顶架(4)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杆(8),所述顶架(4)顶端对称安装有扶手(9),所述顶架(4)顶端对称固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顶架(4)顶端固定连接有功能盒(11),所述功能盒(11)内部设置有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固定支腿(201)、活动支腿(202)和弹性件(203),活动支腿(202)的内腔底部与固定支腿(201)的底部均焊接有弹性件(203),活动支腿(202)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疗护理用术后行走锻炼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3)顶部设置有若干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