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MIM电容器之形成方法,并更特别地是,关于一种改进MIM电容器泄漏电流特性之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模拟式电容器已从PIP(Po1y-Insulator-Poly聚合物-绝缘体-聚合物)构造转变为MIM(Metal-Insulator-Metal金属-绝缘体-金属)构造。这是因为一为了在模拟式电路中使用一RF波段之电容器,需要一高品质系数值。为了要达成此目的,电极必须要使用低消耗和低阻抗之金属电极材料。第1图表示一MIM电容器之构造。和现有电容器相似,MIM电容器具有包括一下部电极11、一上部电极13和一介于其间之电介质层12,之构造。在此构造中,TiN被使用于下部电极11,而高介电常数之材料,例如Ta2O5,被使用于电介质层12。更特殊地,下部电极11包括一金属电极,例如一铜层或一铝层,和金属阻隔层,例如一TiN、TaN、Ta或Ti层(以TiN层较佳),形成在电极金属层之表面上。在第1图中,一半导体基板1以11表示、一基层以10表示、一MIM电容器以14表示、一层间之绝缘层以15表示,而金属配线为16和17。然而,传统之MIM电容器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M电容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形成有含有金属图样之基层的半导体基板;
将被用为下部电极之一第1金属层沉积在所述基层上;
为了改进所述第1金属层之表面粗糙度并防止其氧化,将一第1中间层
沉积在所述第1金属层上;
将高介电常数之电介质层沉积在所述第1中间层上;
为了增加带隙能量,将一第2中间层沉积在所述高介电常数之电介质层
上;
将用为上部电极之一第2金属层沉积在所述第2中间层上;
藉由对所述第2金属层、第2氮化物层、电介质层及第1中间层刻画图
样,完成上部电极;以及
藉由对所述第1金属层刻画图样,完成下部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02.06.28 KR 36703/20021.一种MIM电容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形成有含有金属图样之基层的半导体基板;将被用为下部电极之一第1金属层沉积在所述基层上;为了改进所述第1金属层之表面粗糙度并防止其氧化,将一第1中间层沉积在所述第1金属层上;将高介电常数之电介质层沉积在所述第1中间层上;为了增加带隙能量,将一第2中间层沉积在所述高介电常数之电介质层上;将用为上部电极之一第2金属层沉积在所述第2中间层上;藉由对所述第2金属层、第2氮化物层、电介质层及第1中间层刻画图样,完成上部电极;以及藉由对所述第1金属层刻画图样,完成下部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MIM电容器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和第2金属层由包括TiN、TaN、Ti和Ta之群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贰善,
申请(专利权)人:美格纳半导体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