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水相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074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相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使用镍基混合稀土氧化物和活性碳,电解质采用高导电率的室温离子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电极组装采用“三明治”式的薄层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电极的有效表面积,同时降低电容器的内电阻;典型的薄层单体混合电化学电容器能在3V下稳定工作,实际功率密度为400~500W/kg,实际能量密度达到50Wh/kg,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物理电容器与化学电池之间的一种高效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寿命长、使用温度宽及充放电迅速等优异特性。电化学电容器在微电子技术、信息通讯、军事科技、汽车航空等领域已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美国Maxwell公司方形电化学电容器采用碳布与铝箔复合,并使用有机电解质,额定电压为3V,容量为1000~2700F。法国SAFT公司的33680型电化学电容器额定电压为3V,单体重量为95g,比能量4.8Wh/kg,比功率3.4kW/kg。本田公司在其开发出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燃料电池电动车FCX-V3和FCX-V4中分别使用了自行开发研制的电化学电容器来取代二次电池,减少了汽车的重量和体积,使系统效率增加,同时可在刹车时回收能量。测试结果表明,使用电化学电容器时燃料效率和加速性能均得到明显提高,启动时间由原来的10min缩短到10s。美国专利US 6721170公开了混合电化学电容器元件的组装方法,但并未具体给出使用的活性材料。中国专利CN 1519870A公开了用氢氧化镍和活性碳在氢氧化钾水溶液中组装成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的专利技术,对于水溶液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相混合电化学电容器,是浸有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隔膜5)将载有正极1)、负极2)活性物质的两基体6)隔开,再紧靠在分别焊有正、负极引线3)的集流体7)上,两集流片外侧用硬质绝缘夹板8)夹紧,压实、密封组装在壳体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水相混合电化学电容器,是浸有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隔膜5)将载有正极1)、负极2)活性物质的两基体6)隔开,再紧靠在分别焊有正、负极引线3)的集流体7)上,两集流片外侧用硬质绝缘夹板8)夹紧,压实、密封组装在壳体4)内。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相混合电化学电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镍粉和四元混合稀土La∶Ce∶Pr∶Nd=30~50∶30~50∶5~15∶5~15按重量比4~6∶1在高压球磨机中混压1.5~2.5h,再置于600℃高温炉中煅烧8~15h得到五元镍基混合稀土氧化物活性材料,将五元镍基混合稀土氧化物粉、导电石墨、乙炔黑,用纯化过的室温离子液体调成均匀湿粉,滚压在细孔镍网上,制成0.05~0.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涛李景虹朱果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