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28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阻尼装置,涉及钢筋生产中放线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环绕杆,所述底座的形状为梯形构造,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槽和限位板,所述卡板通过销轴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内螺纹连接有挡杆。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杆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换卷时最后几圈同时拉起,造成绕钢停机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铰接座可以使挡杆形成倒伞形结构,便于调节挡杆撑开的角度,使挡杆调节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限位板和卡槽可以增加整体阻尼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原钢条在上料过程中造成底部晃动,同时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阻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生产中放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阻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在建筑行业显得是非常重要,钢筋生产中用到的原钢条是钢筋生产的原材料,原钢条的上料装置在钢筋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与传统卧式上料装置相比中冷轧立式上料具有上料速度高、占用产线空间少等优点,但随着上料速增加,一个困扰生产的问题就愈发突出,就经常是发生绕钢事故,冷轧立式上料采用重力开卷,开始上料问题不大,但随着钢筋减少,尤其是只剩下最后几圈时,很容易被一下带起,造成绕钢停机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进行了尝试:有在钢筋上穿金属球,增加重力的;有料架上增加直径1米多阻挡锥的等等,但是最终效果都不理想而且直接影响到了钢筋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上料阻尼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上料阻尼装置,包括底座和环绕杆,所述底座的形状为梯形构造,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两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卡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槽和限位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环绕杆,所述环绕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焊接有横杆,所述环绕杆上部之间焊接有固定杆,所述环绕杆的下方焊接有四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之间焊接有卡板,所述卡板通过销轴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内螺纹连接有挡杆。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数量为4个呈矩形分布,所述限位板与卡槽在一条直线上。
[0007]优选的,所述环绕杆的数量为4个,呈矩形分布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横杆和固定杆的数量均为2个,呈“十”字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板的数量为4个固定焊接在两两固定片之间,所述铰接座和挡杆的数量均为4个。
[0009]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杆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换卷时最后几圈同时拉起,造成绕钢停机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铰接座可以使挡杆形成倒伞形结构,便于调节挡杆撑开的角度,使挡杆调节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限位板和卡槽可以增加整体阻尼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原钢条在上料过程中造成底部晃动,同时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左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局部零件图;
[0014]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支撑板仰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底座俯视图;
[0016]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上料阻尼装置的上料架主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8]1、底座;101、固定块;102、卡槽;2、支撑板;201、固定槽;202、限位板;3、环绕杆;4、横杆;5、固定杆;6、挡杆;7、固定片;8、连接杆;9、卡板;901、卡孔;902、螺纹帽;10、铰接座;11、上料架;1101、限位筒;1102、放置台;1103、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0020]如图1

图6所示,一种上料阻尼装置,包括底座1和环绕杆3,其中底座1的形状为梯形构造,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02,设置卡槽102可以使支撑板2与底座1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卡槽10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两组固定块101,固定块101可以对固定槽201起到连接作用,固定块101通过卡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设置支撑板2可以对盘卷的原钢条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对环绕杆3起到支撑和连接作用,支撑板2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槽201和限位板202,支撑板2的上表面焊接有环绕杆3,环绕杆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顶部焊接有横杆4,这样设置可以使盘卷的原钢条稳定的坐落在支撑板2的表面,同时也防止原钢条在上料的过程中发生错落,对盘卷的原钢条起到限位作用,环绕杆3上部之间焊接有固定杆5,设置固定杆5可以对环绕杆3起到加固作用,增强环绕杆3整体的稳定性,环绕杆3的下方焊接有四组固定片7,设置固定片7可以增强环绕杆3和支撑板2之间的稳定性,固定片7之间焊接有卡板9,卡板9通过销轴连接有铰接座10,设置铰接座10可以使档杆形成倒伞形结构,便于调节挡杆6撑开的角度,使挡杆6调节方便,提高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铰接座10内螺纹连接有挡杆6,挡杆6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换卷时最后几圈同时拉起,造成绕钢停机事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工艺难题,固定槽201的数量为4个呈矩形分布,限位板202与卡槽102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设置限位板202和卡槽102可以增加整体阻尼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原钢条在上料过程中造成底部晃动,同时增加了安全性,环绕杆3的数量为4个,呈矩形分布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横杆4和固定杆5的数量均为2个,呈“十”字形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加强各环绕杆3之间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卡板9的数量为4个固定焊接在两两固定片7之间,铰接座10和挡杆6的数量均为4个。
[002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把阻尼装置分别固定安装到两组放置台1102上面,然后盘卷的原钢条穿过环绕杆3放置到支撑板3的上面,之后把原钢条的开始端连接到上料架11上面,尾端与另一盘卷的原钢条开始端连接到一起,这样可以使一卷的原钢条用完后另一卷的原钢条直接进行上料,避免了上料过程中断,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原钢条的两端连接完成后,转动螺纹帽902和挡杆6以调节挡杆6上部撑开的角度,调节到适当的角度后启动上料架11上方的转动轮1103,转动轮1103带动原钢条上升,原钢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挡杆6上部
的撑开,原钢条不会缠绕在一起进行上升,之后穿过限位筒1101,把原钢条输送到加工装置,对原钢条进行加工处理,原钢条在用完一卷后现场人员可以立即添加一卷,添加的一卷原钢条它的开始端与正在上料的原钢条尾端连接,这样循环往复原钢条就会一直上料,中间不会因为添加原钢条而暂停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阻尼装置,包括底座(1)和环绕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形状为梯形构造,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两组固定块(101),所述固定块(101)通过卡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槽(201)和限位板(20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焊接有环绕杆(3),所述环绕杆(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部焊接有横杆(4),所述环绕杆(3)上部之间焊接有固定杆(5),所述环绕杆(3)的下方焊接有四组固定片(7),所述固定片(7)之间焊接有卡板(9),所述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奇李季恒王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金迪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