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25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包括造粒搅拌釜和搅拌轴,造粒搅拌釜包括直筒部和锥形部,锥形部设在直筒部底部,搅拌轴转动设置在造粒搅拌釜的内腔中,锥形部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搅拌轴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强横档,加强横档的两端部均设有螺旋带,搅拌轴的底部延伸至锥形部底部的内腔中,搅拌轴位于锥形部内腔中的轴段呈倒圆台状或倒棱柱状,处于锥形部内腔中的螺旋带的导程沿出料方向逐渐变小;呈倒圆台型的搅拌轴延伸进锥形部的下料口附近上方,使得搅拌轴的轴段越向下,其占用空间就越小,起到降低轴段在下料口附近的占用空间的作用,沿出料方向导程逐渐减小的螺旋带可以起到有效提升物料的作用,也起到进一步避免物料结块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搅拌釜
,具体涉及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需要经过高温包覆造粒环节,该环节的主要工艺是在高温状态下反复搅拌混合石墨烯粉料和沥青粉料,使沥青粉料融化并包覆在石墨烯颗粒的外表面上,以制得锂电池负极材料,高温包覆造粒环节主要在造粒搅拌釜中进行,釜内温度一般可达700℃及以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方便下料,造粒搅拌釜底部一般设计为倒锥形状,即缩口设计(锥形部最底部即为与下料阀门的法兰盘孔径相适配的下料口),这种设计方式使得下料口附近的空间比较小,搅拌物料的过程中会存在无法被搅拌轴所触及的空腔,又由于沥青在高温状态下粘度较大,不搅拌的情况下容易粘接成块,这就使得在下料口附近的空腔内容易发生物料结块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以下技术问题:下料口附近的空腔内的物料容易发生结块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包括造粒搅拌釜和搅拌轴,所述造粒搅拌釜包括直筒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设在所述直筒部底部,所述搅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造粒搅拌釜的内腔中,所述锥形部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搅拌轴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强横档,所述加强横档的两端部均设有螺旋带,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延伸至锥形部底部的内腔中,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锥形部内腔中的轴段呈倒圆台状或倒棱柱状,可以起到降低轴段在下料口附近的占用空间的作用,以确保具有足够的下料空间,而搅拌轴延伸至锥形部的内腔中,并通过搅拌轴底部的加强横档和螺旋带即实现对下料口附近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以起到减少下料口附近无法被搅拌到的空间的作用,以提高造粒搅拌釜混合搅拌时的混合充分率,进而起到避免出现下料口附近的物料发生结块问题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处于锥形部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的导程沿出料方向逐渐变小,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螺旋带可以起到有效提升物料的作用,提高物料的搅拌混合效率,也可以起到进一步避免物料结块的作用。
[0006]进一步的,在经过所述搅拌轴中轴线的任意一个纵截面上,所述搅拌轴呈倒圆台状的轴段上的母线与所述搅拌轴上位于直筒部内的轴段上的母线之间的夹角为1
°‑5°

[0007]进一步的,处于锥形部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的导程最大值为所述锥形部高度的五分之四。
[0008]进一步的,处于锥形部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的导程最小值为所述锥形部高度的五分之一。
[0009]进一步的,在沿出料方向上,即由上往下的方向上,处于所述锥形部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的宽度逐渐变小,且所述螺旋带的宽度的最小值为3cm

12cm。
[0010]进一步的,在沿出料方向上,即沿由上往下的方向上,若干所述加强横档的半径逐渐变小。
[0011]进一步的,位于搅拌轴最底部的所述加强横档的半径为1.3cm

1.8c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底部与所述下料口之间的距离为15cm

30c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底部焊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侧边与所述锥形部内腔壁之间的距离为0.5cm

2c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底部延伸出所述锥形部底部的所述下料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搅拌轴延伸进锥形部的下料口附近上方,并将搅拌轴的轴端设计成倒圆台型,使得搅拌轴的轴段越向下,其占用空间就越小,起到降低轴段在下料口附近的占用空间的作用,以确保负离子材料具有足够的下料空间,沿出料方向导程逐渐减小的螺旋带可以起到有效提升物料的作用,以提高物料的搅拌混合效率,也起到进一步避免物料结块的作用,延伸至下料口附近的搅拌轴底部的加强横档和螺旋带实现了对下料口附近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以起到减少下料口附近无法被搅拌到的空间的作用,以提高造粒搅拌釜混合搅拌时的混合充分率,进而起到避免出现下料口附近的物料因得不到搅拌而发生结块问题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刮板可以起到搅拌下料口处的物料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搅拌轴中处于锥形部内腔底部的轴段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当锥形部内的螺旋带的导程与直筒部的相同时螺旋线在锥形部展开图上的投影示意图;
[0021]图5为为当锥形部内的螺旋带的导程成沿出料方向逐渐变小时螺旋线在锥形部展开图上的投影示意图。
[0022]附图标识:1、搅拌轴;11、加强横档;12、螺旋带;13、刮板;2、直筒部;3、锥形部;31、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参见图1

5,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包括造粒搅拌釜和搅拌轴1,造粒搅拌釜包括直筒部2和锥形部3,锥形部3设在直筒部2底部,搅拌轴1转动设置在造粒搅拌釜的内腔中,
锥形部3底端设置有下料口31,搅拌轴1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强横档11,具体的,搅拌轴1处于造粒搅拌釜内腔中的轴段上均均布有加强横档11,特别的,搅拌轴1的底部也固定装设有加强横档11,加强横档11的两端部均设有螺旋带12,即螺旋带1至少设置为两条,分别固定在加强横档11的两端,其中,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任意一根加强横档11均以对称的形式固定安装在搅拌轴1上,搅拌轴1的底部延伸至锥形部3底部的内腔中,搅拌轴1位于锥形部3内腔中的轴段呈倒圆台状或倒棱柱状,将处于锥形部3底部下料口31附近的轴段设计为倒圆台状或者棱柱状,可以起到降低轴段在下料口31附近的占用空间的作用,以确保具有足够的下料空间,而搅拌轴1延伸至锥形部3的内腔中,并通过搅拌轴1底部的加强横档11和螺旋带12即实现对下料口31附近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的目的,以起到减少下料口31附近无法被搅拌到的空间的作用,以提高造粒搅拌釜混合搅拌时的混合充分率,进而起到避免出现下料口31附近的物料发生结块问题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处于锥形部3内腔中的螺旋带12的导程沿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包括造粒搅拌釜和搅拌轴(1),所述造粒搅拌釜包括直筒部(2)和锥形部(3),所述锥形部(3)设在所述直筒部(2)底部,所述搅拌轴(1)转动设置在所述造粒搅拌釜的内腔中,所述锥形部(3)底端设置有下料口(3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上均匀布设有若干个加强横档(11),所述加强横档(11)的两端部均设有螺旋带(12),所述搅拌轴(1)的底部延伸至锥形部(3)底部的内腔中,所述搅拌轴(1)位于所述锥形部(3)内腔中的轴段呈倒圆台状或倒棱柱状,处于锥形部(3)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12)的导程沿出料方向逐渐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在经过所述搅拌轴(1)中轴线的任意一个纵截面上,所述搅拌轴(1)呈倒圆台状的轴段上的母线与所述搅拌轴(1)上位于直筒部(2)内的轴段上的母线之间的夹角为1
°‑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处于锥形部(3)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12)的导程最大值为所述锥形部(3)高度的五分之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其特征在于,处于锥形部(3)内腔中的所述螺旋带(12)的导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锋梁子龙谢国卫冯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硕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