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06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筒形箱体中部上下分别设有好氧和沉淀腔体,好氧腔体外依次设有缺氧、厌氧和预脱硝腔体,沉淀腔体外设有清水腔体,转动套接于顶盖中心的搅拌杆与圆盘中心固定套接,固定套接于圆盘上的搅拌轴底部分别对应各腔体,固定套接于好氧腔体底面中心的圆柱壳体顶端设有阀门,螺旋输送器用于从沉淀腔体底部排出污泥,球形填料充填于好氧腔体内,对应通过搅拌轴或污水直管向预脱硝、厌氧、缺氧和好氧腔体注入污水的比例为5:2:2:1,沉淀腔体内设有向预脱硝和厌氧腔体回流污泥的机构,好氧腔体内设有向缺氧腔体回流硝化液的机构;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而且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而且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而且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各类污水/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增加,严重威胁水体环境,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十二五”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政策,其重心由工业、城市污染治理逐步转向村镇环境综合治理转移,村镇污水处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保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生产分布分散、地形复杂、管网覆盖不完善,水量不稳定等特点,因而不适合采用传统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式处理,而具有灵活、简便和高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所采用的常规处理技术己趋于成熟,对控制村镇水环境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对氮、磷等营养物去除率仍较低,使得湖泊、水库等水体日趋恶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仍相当突出。此外,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存在占地面积大及能耗高的不足。
[0003]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BBR)是通过向污水处理装置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污水处理装置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虽然MBBR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性强等特点,但是这种工艺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不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富营养化”问题,只能延缓水污染趋势。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出水总氮和总磷浓度需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易操作、效果好、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0004]目前,一类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开始普及应用。这类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整体为长方体箱式结构,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和清水池,好氧池中填充有悬浮填料;沉淀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机构;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机构;厌氧池与预脱硝池之间设有厌氧液回流机构;使用时,使污水依次流经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进行处理;厌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预脱硝池中;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缺氧池中;沉淀池中沉淀出来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经沉淀池沉淀的污水则进入清水池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效果和减少污泥上浮现象。但是对污水进行氮、磷去除以及整个污水处理工序的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设备整体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效率不高以及装置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形箱体、顶盖、圆盘、搅拌杆、搅拌轴、污水直管、圆柱壳体、螺旋输送器以及球形填料,所述筒形箱体上半部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好氧腔体,所述好氧腔体的
外围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环形的并依次连通的缺氧腔体、厌氧腔体和预脱硝腔体,所述筒形箱体下半部的中部设有沉淀腔体,所述沉淀腔体的外围设有清水腔体,所述沉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清水腔体的顶部连通,所述清水腔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
[0007]其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边缘处与所述筒形箱体的顶部边缘连接;
[0008]其中,所述圆盘位于所述顶盖内腔的中部;
[0009]其中,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转动套接于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所述圆盘的中心与所述搅拌杆固定套接,所述顶盖顶面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搅拌电机;
[0010]其中,所述搅拌轴的靠近顶端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套接于所述圆盘上,所述搅轴的底部分别位于所述预脱硝腔体、厌氧腔体及缺氧腔体的内腔中部,所述搅拌轴内腔的上半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搅拌轴外壁对应所述中空腔体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侧孔;
[0011]其中,所述污水直管的靠近顶端位置垂直固定套接于所述圆盘对应所述好氧腔体的位置;
[0012]其中,所述圆柱壳体的顶端固定套接于所述好氧腔体内腔底面的中部,且所述圆柱壳体位于所述沉淀腔体内,所述圆柱壳体内腔的顶端设有阀门;
[0013]其中,所述螺旋输送器用于从所述沉淀腔体内腔的底部排出污泥;
[0014]其中,所述球形填料充填于所述好氧腔体内,所述球形填料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所述球形填料外部生长有好氧菌且内部生长有厌氧菌或兼氧菌中的一种;
[0015]所述顶盖的顶部设有分别向所述污水直管和所述中空腔体注入污水的机构,保证所述预脱硝腔体、厌氧腔体、缺氧腔体和好氧腔体注入污水的比例为5:2:2:1,所述沉淀腔体内设有向所述预脱硝腔体和厌氧腔体回流污泥的机构,所述好氧腔体内设有向所述缺氧腔体回流硝化液的机构。
[0016]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杆转动套接的轴孔,所述顶盖内腔的顶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污水直管和搅拌轴顶端滑动卡接的环形滑槽,所述顶盖的顶面对应所述环形滑槽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为第四环形壳体、第三环形壳体、第二环形壳体和第一环形壳体,所述第四环形壳体、第三环形壳体、第二环形壳体和第一环形壳体内腔的底端分别转动卡接有第四环形板、第三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一环形板,所述污水直管的顶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环形板上,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分别对应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三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第一环形板上,所述第四环形壳体、第三环形壳体、第二环形壳体和第一环形壳体的顶面分别对应设置有第四污水入口、第三污水入口、第二污水入口和第一污水入口,所述第一污水入口、第二污水入口、第三污水入口和第四污水入口按照5:2:2:1的比例输入污水。
[0017]优选的,所述圆盘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杆固定套接的中心孔,所述圆盘顶面位于所述中心孔的外围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搅拌轴和污水直管固定套接的贯穿孔。
[0018]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刀片,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分别转动套接有搅拌刀盘。
[0019]优选的,所述好氧腔体内壁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好氧腔体内,且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位于所述缺氧腔体内。
[0020]优选的,所述沉淀腔体内壁安装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输入端位于所述沉淀腔体的内腔,所述排污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沿竖直方向镶嵌在所述预脱硝
腔体与所述厌氧腔体之间的壁体内,所述输出管顶端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预脱硝腔体和厌氧腔体连通的通孔。
[0021]优选的,所述沉淀腔体侧壁的顶部开设有过水孔,所述沉淀腔体外壁位于所述过水孔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堰体。
[0022]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器外端的底部开设有输出口,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所述沉淀腔体内的里端顶部开设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处沿所述螺旋输送器的轴向滑动卡接有用于开启和封闭所述输入口的弧形封板。
[0023]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器顶面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箱体(1);顶盖(2);圆盘(3);搅拌杆(4);搅拌轴(5);污水直管(6);圆柱壳体(7);螺旋输送器(8)以及球形填料(9),所述筒形箱体(1)上半部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的好氧腔体(14),所述好氧腔体(14)的外围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环形的并依次连通的缺氧腔体(13)、厌氧腔体(12)和预脱硝腔体(11),所述筒形箱体(1)下半部的中部设有沉淀腔体(15),所述沉淀腔体(15)的外围设有清水腔体(16),所述沉淀腔体(15)的顶部与所述清水腔体(16)的顶部连通,所述清水腔体(16)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7);其中,所述顶盖(2)的底部边缘处与所述筒形箱体(1)的顶部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圆盘(3)位于所述顶盖(2)内腔的中部;其中,所述搅拌杆(4)的顶端转动套接于所述顶盖(2)的中心位置,所述圆盘(3)的中心与所述搅拌杆(4)固定套接,所述顶盖(2)顶面安装有驱动所述搅拌杆(4)转动的搅拌电机(42);其中,所述搅拌轴(5)的靠近顶端位置分别沿竖直方向固定套接于所述圆盘(3)上,所述搅拌轴(5)的底部分别位于所述预脱硝腔体(11)、厌氧腔体(12)及缺氧腔体(13)的内腔中部,所述搅拌轴(5)内腔的上半部设有中空腔体(51),所述搅拌轴(5)外壁对应所述中空腔体(51)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侧孔(52);其中,所述污水直管(6)的靠近顶端位置垂直固定套接于所述圆盘(3)对应所述好氧腔体(14)的位置;其中,所述圆柱壳体(7)的顶端固定套接于所述好氧腔体(14)内腔底面的中部,且所述圆柱壳体(7)位于所述沉淀腔体(15)内,所述圆柱壳体(7)内腔的顶端设有阀门(71);其中,所述螺旋输送器(8)用于从所述沉淀腔体(15)内腔的底部排出污泥;其中,所述球形填料(9)充填于所述好氧腔体(14)内,所述球形填料(9)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所述球形填料(9)外部生长有好氧菌且内部生长有厌氧菌或兼氧菌中的一种;所述顶盖(2)的顶部设有分别向所述污水直管(6)和所述中空腔体(51)注入污水的机构,保证所述预脱硝腔体(11)、厌氧腔体(12)、缺氧腔体(13)和好氧腔体(14)注入污水的比例为5:2:2:1,所述沉淀腔体(15)内设有向所述预脱硝腔体(11)和厌氧腔体(12)回流污泥的机构,所述好氧腔体(14)内设有向所述缺氧腔体(13)回流硝化液的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3O+MBBR工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搅拌杆(4)转动套接的轴孔(201),所述顶盖(2)内腔的顶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污水直管(6)和搅拌轴(5)顶端滑动卡接的环形滑槽(25),所述顶盖(2)的顶面对应所述环形滑槽(25)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依次为第四环形壳体(24)、第三环形壳体(23)、第二环形壳体(22)和第一环
形壳体(21),所述第四环形壳体(24)、第三环形壳体(23)、第二环形壳体(22)和第一环形壳体(21)内腔的底端分别转动卡接有第四环形板(242)、第三环形板(232)、第二环形板(222)和第一环形板(212),所述污水直管(6)的顶端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环形板(242)上,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安方刘元伟徐凌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侨启迪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