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962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生物选择池、生物转盘处理设备、中间水池、高效沉淀池、滤布转盘过滤设备、污泥池和消毒池,生物选择池与调节池间设有供水管路,生物转盘处理设备包括机体,转盘组件部分位于机体的接触反应槽内,中间水池与生物转盘处理设备的出水槽相连通,高效沉淀池包括加药混凝区和斜管沉淀区,加药混凝区的上游设有加药装置,滤布转盘过滤设备包括滤池,滤池内转动安装有转盘总成,滤池底部设有池底清泥装置,污泥池与高效沉淀池和滤布转盘过滤设备之间设有排泥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处理过程安全环保,成本低,且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各行各业所产生的污水逐日增加,节约水资源、实现污水再利用至关重要。污水通常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住宅生活或工业生产等方面产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也有着多种处理方式。污水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使其足以安全释放到环境中的过程;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处理的复杂程度和处理费用,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大多仅能够实现对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氨氮、悬浮物、浑浊物或致病菌等一种或几种进行处理,难以满足对污水各方面处理的需求,不能做到诸多功能集于一体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需要多种设备的配合分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成本高,难以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净化处理及回收再利用。专利号为202120787923.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废水处理器、缓冲池、好氧生化系统、沉降池、清水池和污泥池;废水进入调节池后,依次经过废水处理器、缓冲池、一级生化曝气池、二级生化曝气池和沉降池后被分为满足达标排放标准的上清液和污泥,其中废水处理器被配置为形成调制的高能电磁场,从而对调节池处理过的废水进行断键开链处理。但上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低下,处理效果差,仍难以满足对污水处理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2、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成本高,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低下,处理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5、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内设有第一液位检测机构和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设于所述调节池底部;

6、生物选择池,所述生物选择池的底部设有潜水搅拌装置,所述生物选择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设有供水管路,且所述生物选择池利用所述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一提升泵相连通;

7、生物转盘处理设备,所述生物转盘处理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将所述机体隔离为接触反应槽和出水槽,所述接触反应槽与所述生物选择池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机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转盘组件,所述转盘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接触反应槽内,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对应设置的转盘架,两所述转盘架间设有若干组固定轴,每组所述固定轴上沿其长度方向安装有若干间隔套管和盘片,且所述盘片通过所述间隔套管呈等间距依次排列设置;

8、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与所述生物转盘处理设备的出水槽相连通,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提升泵;

9、高效沉淀池,所述高效沉淀池包括加药混凝区和斜管沉淀区,所述第二提升泵利用送水管路与所述加药混凝区相连通,所述加药混凝区的上游还设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利用加药管路与所述加药混凝区相连通,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有倾斜设置的斜管,且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中间设有第一排泥泵;

10、滤布转盘过滤设备,所述滤布转盘过滤设备包括滤池,所述滤池通过滤布滤池导流管与所述高效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滤池内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转盘总成,所述滤池的底部设有池底清泥装置,所述滤池的顶部设有第二液位检测机构,所述转盘总成包括主转鼓组件和滤盘组件,所述滤池内设有转盘座,所述主转鼓组件位于所述转盘座和所述滤池的出水侧之间,所述滤盘组件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滤盘组件安装于所述主转鼓组件上,且所述滤池内设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滤盘组件相对的滤布吸泥装置,所述滤池外设有与所述池底清泥装置和所述滤布吸泥装置相连通的第二排泥泵;

11、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位于所述调节池一侧,且与所述调节池临接,所述污泥池与所述高效沉淀池和所述滤布转盘过滤设备之间设有排泥管路,且所述污泥池利用所述排泥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泥泵和所述第二排泥泵相连通,所述污泥池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调节池相连通的上清液回流管;以及

12、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位于所述高效沉淀池和所述滤布转盘过滤设备之间,所述主转鼓组件的排水口延伸至所述消毒池内。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盘片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为丝状物交叉错综连接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且所述盘体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盘体外包覆有线网,所述间隔套管套装于所述固定轴上,相邻所述间隔套管间通过所述阶梯孔相连接,且所述盘片通过位于其两侧的所述间隔套管夹持固定。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隔套管的两端部均具有一体成型的挡沿,所述间隔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间隔套管的另一端于其通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间隔套管通过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阶梯孔,且与相邻的所述间隔套管螺纹配合连接;

15、所述间隔套管上开设有扳手卡槽,所述扳手卡槽位于两所述挡沿之间,且所述扳手卡槽沿所述间隔套管的外壁周向均匀开设。

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加药混凝区包括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pac加药装置通过第一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一混凝区相连通,所述pam加药装置通过第二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二混凝区相连通。

1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转鼓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边轴、转鼓和排水管,所述转鼓的一端封闭且与所述边轴固定连接,所述转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密封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转鼓具有集水腔,且所述转鼓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18、所述边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转盘座上,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转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滤池外设置,所述滤池的出水侧密封固定安装有托架立板,所述托架立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托轮支架,所述托轮支架上转动安装有托轮,若干所述托轮沿所述排水管的周向排列设置,且所述托轮抵靠所述排水管的外周壁;

19、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托架立板间还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和压盘,所述密封圈套装于所述排水管上,所述压盘固定安装于所述托架立板上,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压盘和所述排水管之间,且所述密封圈的内沿抵靠所述排水管的管壁,所述排水管通过所述压盘和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托架立板转动密封连接。

2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盘组件沿所述转鼓的轴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滤盘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转鼓上的扇形滤架,所述扇形滤架具有一插装部,所述插装部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转鼓的集水腔内,所述扇形滤架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扇形滤架沿所述转鼓的周向依次排列设置形成转盘骨架,所述转盘骨架的外侧设有纤维滤布;

21、所述转盘骨架的外周沿设有外圆压板,所述扇形滤架间通过所述外圆压板箍紧连接,所述转鼓上还均匀设有若干锁紧轴,所述锁紧轴分别位于相邻两所述扇形滤架之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为丝状物交叉错综连接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且所述盘体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盘体外包覆有线网,所述间隔套管套装于所述固定轴上,相邻所述间隔套管间通过所述阶梯孔相连接,且所述盘片通过位于其两侧的所述间隔套管夹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管的两端部均具有一体成型的挡沿,所述间隔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间隔套管的另一端于其通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间隔套管通过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阶梯孔,且与相邻的所述间隔套管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加药混凝区包括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PAC加药装置通过第一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一混凝区相连通,所述PAM加药装置通过第二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二混凝区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鼓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边轴、转鼓和排水管,所述转鼓的一端封闭且与所述边轴固定连接,所述转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密封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转鼓具有集水腔,且所述转鼓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组件沿所述转鼓的轴向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滤盘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转鼓上的扇形滤架,所述扇形滤架具有一插装部,所述插装部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转鼓的集水腔内,所述扇形滤架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扇形滤架沿所述转鼓的周向依次排列设置形成转盘骨架,所述转盘骨架的外侧设有纤维滤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清泥装置包括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于所述滤池的底部均匀排列设有若干,所述吸泥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吸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外设有第一闸阀以及与所述第一闸阀连通的第一电动球阀,所述闸阀利用第一吸泥管路分别与各所述吸泥管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污泥池均位于地面下方,所述生物选择池、所述生物转盘处理设备、所述中间水池、所述高效沉淀池、所述滤布转盘过滤设备和所述消毒池均位于地面上方,且所述生物选择池、所述生物转盘处理设备、所述中间水池、所述高效沉淀池、所述消毒池和所述滤布转盘过滤设备依次排列设置。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片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为丝状物交叉错综连接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且所述盘体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盘体外包覆有线网,所述间隔套管套装于所述固定轴上,相邻所述间隔套管间通过所述阶梯孔相连接,且所述盘片通过位于其两侧的所述间隔套管夹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套管的两端部均具有一体成型的挡沿,所述间隔套管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间隔套管的另一端于其通孔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间隔套管通过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阶梯孔,且与相邻的所述间隔套管螺纹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加药装置和pam加药装置,所述加药混凝区包括第一混凝区和第二混凝区,所述pac加药装置通过第一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一混凝区相连通,所述pam加药装置通过第二加药管路与所述第二混凝区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鼓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排列设置的边轴、转鼓和排水管,所述转鼓的一端封闭且与所述边轴固定连接,所述转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密封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所述转鼓具有集水腔,且所述转鼓的筒壁上均匀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安方段有睿卜红伟梁传寅徐凌国刘元伟魏先梅王鹏王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侨启迪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