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9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锂离子电池顶部的电池盖板内设有安全塞,安全塞内设有若干泄压腔,泄压腔内设有弹性薄膜,弹性薄膜的一端固定于泄压腔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泄压腔上侧的第一通道后设于安全塞的安全孔处,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弹性薄膜处于拉紧状态并与第一通道内壁的一侧紧贴,弹性薄膜分隔泄压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通过其下侧的第二通道与锂离子电池内部连通,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道与锂离子电池的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锂离子电池因内部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爆炸危险,同时在非泄压状态时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密封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增加其使用寿命。增加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移动电子设备的增加大大的刺激了移动电源的应用,其中由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许多优点,其具有无记忆效应、能量密度高、长循环寿命、环境友好、以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
[0003]虽然锂离子电池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时常有意外发生。例如,锂离子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许多气体,这些气体无法得到释放会引起内部压力过大,进而会使得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不仅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正常使用,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4]现有技术中的许多锂离子电池均设置有相应的防爆结构,但是这些防爆结构均是为了降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的爆炸。然而为了降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温度,会采用体积较大的结构,不仅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化设计,还会造成相应成本的增高,同时一旦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无法及时进行排压,也无法保持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密封性能。这些都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005]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8]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锂离子电池的顶部设有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内设有安全塞,
[0009]所述安全塞内设有若干泄压腔,所述泄压腔内设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泄压腔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泄压腔上侧的第一通道后设于所述安全塞的安全孔处,
[0010]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所述弹性薄膜处于拉紧状态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的一侧紧贴,所述弹性薄膜分隔所述泄压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其下侧的第二通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部连通。
[00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塞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腔,所述第二中空腔内设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分隔所述第二中空腔形成若干所述泄压腔。
[00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设有密封圈,使得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的密封圈的一侧紧
贴,且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密封圈相对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空隙。
[00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塞的顶部设有第一中空腔,所述第一中空腔与所述泄压腔之间通过第一隔层进行间隔,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第一隔层上。
[00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孔处设有安全部件,所述安全部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弹性薄膜的顶部连接,所述弹性薄膜带动所述活动件转动,用于打开/关闭所述固定件上的通气孔。
[00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呈曲线型。
[00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塞的底部设有第三中空腔,所述第三中空腔与所述泄压腔之间通过第二隔层进行间隔,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第二隔层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中空腔的底部设有安全塞底层,所述安全塞底层上设有若干均压孔,所述均压孔上设有盖板。
[00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中空的安全槽,所述安全塞固定于所述安全槽内。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槽包括顶部的第一开口和底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
[002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电池盖板上增设安全塞的结构,通过安全塞对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的压力进行平衡及排泄,避免锂离子电池因内部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爆炸危险,同时本技术在非泄压状态时能够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密封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设计紧凑,无需增加额外的大体积设备即可实现,有利于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化设计,同时不会增加锂离子电池的相应成本,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虚线框部分正常压力状态的放大图;
[0023]图3为图1中虚线框部分泄压状态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安全部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5]图5为第一安全件的俯视图;
[0026]图6为第一安全件和第二安全件一种状态的示意图;
[0027]图7为第一安全件和第二安全件另一中状态的示意图。
[0028]在图中,10

电池盖板;11

台阶凸台;
[0029]20

安全塞;201

第一中空腔;202

第二中空腔;203

第三中空腔;211

安全塞顶层;212

第一隔层;213

第二隔层;214

安全塞底层;221

安全孔;222

第一通道;223

第二通道;224

均压孔;23

密封圈;24

盖板;25

支撑件;
[0030]30

弹性薄膜;
[0031]40

安全部件;41

第一安全件;411

第一安全板;412

第二安全板;413

第三安全板;42

第二安全件;421

第一安全板;422

第二安全板;423

第三安全板;43

固定柱;
[0032]50

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0034]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锂离子电池的顶部设有电池盖板10,在电池盖板10上增设泄压结构,用以在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压力正常时进行密封。
[0035]如图1至图3所示,电池盖板10上设有中空的安全槽,该泄压结构设于安全槽内。本技术仅对现有的电池盖板结构进行改进,无需增加多余的复杂结构,节省了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尺寸,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小型化设计。具体的,电池盖板10内设有安全塞20,本技术中的安全塞20固定于安全槽内,通过安全塞20来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均压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锂离子电池的顶部设有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内设有安全塞,所述安全塞内设有若干泄压腔,所述泄压腔内设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泄压腔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所述泄压腔上侧的第一通道后设于所述安全塞的安全孔处,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所述弹性薄膜处于拉紧状态并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的一侧紧贴,所述弹性薄膜分隔所述泄压腔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其下侧的第二通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塞的中部设有第二中空腔,所述第二中空腔内设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分隔所述第二中空腔形成若干所述泄压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设有密封圈,使得所述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正常时,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的密封圈的一侧紧贴,且所述弹性薄膜与所述密封圈相对的另一侧之间设有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防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塞的顶部设有第一中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