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62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包括: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用以将含水量为25%到40%的湿PC物料进行干燥,得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用以将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干燥,得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屋脊式干燥塔与二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用以将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降速干燥,得到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桶槽式干燥塔与屋脊式干燥塔连接,将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进行深度干燥,得到最终产品。得到最终产品。得到最终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


[0001]技术涉及聚碳酸酯生产干燥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氮气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PC)是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基本单元为碳酸酯基,由于其机构的特殊性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最快的的通用工程塑料。在国内聚碳酸酯(PC)的生产工序中,干燥工序作为其其中的加工工序,是影响其产品品质的关键工序之一。一方面,干燥工序主要目的是控制聚碳酸酯(PC)成品内的水分含量、可挥发的二氯甲烷的残留量,保证产品的水分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二氯甲烷残存量在百万分之一,使产品无气味。另一方面,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较高,不能与氧气接触,需要氮气作为干燥热源,如果直接排放造成氮气消耗量大,成本过高。因此,采用合适的干燥工艺及干燥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成为聚碳酸酯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4]一级流化床干燥器,将含水量为25%到40%的湿PC物料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为10%到20%的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
[0005]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将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1%到8%的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
[0006]屋脊式干燥塔,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将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降速干燥,得到含水量≤1000ppmw的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br/>[0007]桶槽式干燥塔,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连接,将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进行深度干燥,得到含水量300ppm以下、二氯甲烷含量低于100ppm的最终将产品。
[000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桶槽式干燥塔均设有物料入口、一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一固体出口,其中,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以及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均具有多个干燥室,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所述物料入口、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均与其所述干燥室连通,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所述物料入口、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均与其所述干燥室连通。
[0009]于一实施例中,还设有一用以提供干燥载气的干燥载气管线系统,所述干燥载气系统分别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连接。
[001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包括输入管线、输出管线以及一干燥载气除湿塔,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的出口与所述输入管线连接,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的入口与所述输出管线连接,所述输入管线与各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
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连接,所述输出管线与各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干燥经所述输出管线输送的来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排出的含有水蒸气的所述干燥载气,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将含有水蒸气的所述干燥载气干燥后再输送至所述输入管循环利用。
[0011]于一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以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所述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
[0012]所述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
[0013]所述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
[001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一级鼓风机和一级加热器,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一级鼓风机和一级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一级鼓风机增压和一级加热器加热后送至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室内;
[0015]所述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二级鼓风机和二级加热器,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二级鼓风机和二级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二级鼓风机增压和二级加热器加热后送至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室内;
[0016]所述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三级鼓风机和三级加热器,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三级鼓风机和三级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三级鼓风机增压和三级加热器加热后送至所述屋脊式干燥塔内。
[0017]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固体出口与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物料入口之间连接一第一固体出料风送系统,用以将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输送至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在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出料口与所述桶槽式干燥塔的物料入口之间连接一第二固体出料风送系统,所述第一固体出料风送系统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连接,第二固体出料风送系统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连接。
[001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气体出口连接一级气固分离装置,所述一级气固分离装置与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出管线、干燥载气除湿塔连接;
[0019]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气体出口连接二级气固分离装置,所述二级气固分离装置与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出管线、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气体出口连接。
[002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体出料风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风机、第一输送分离仓,所述第二固体出料风送系统包括第二输送风机、第二输送分离仓,所述第一输送风机、第一输送分离仓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风机与所述输入管线直接相连,所述第一输送分离仓的出口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物料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风机、第二输送分离仓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其中第二输送风机与所述输入管线直接相连,所述第二输送分离仓与桶槽式干燥塔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分离仓的出口与所述输出管线连接。
[0021]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物料入口、气体出口位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顶部,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固体出口位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底部,所述
屋脊式干燥塔的物料入口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固体出口连接,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自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顶部进入屋脊式干燥塔内部,所述干燥载气自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底部向上进入屋脊式干燥塔内。
[002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屋脊式干燥塔具有六个干燥段,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封闭的第一干燥段、第二干燥段、第三干燥段、第四干燥段、第五干燥段、第六干燥段,相邻干燥段之间均连接循环管线,所述循环管线上设有段间鼓风机和段间加热器,第六干燥段与三级鼓风机、三级加热器连接,来自除湿塔的部分干燥载气经三级鼓风机增压并经过三级加热器加热后由屋脊式干燥塔底部的第六干燥段进入屋脊式干燥塔中,下一级的干燥载气经段间鼓风机增压和段间加热器加热后进入上一级干燥段,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流化床干燥器,将含水量为25%到40%的湿PC物料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为10%到20%的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将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干燥,得到含水量1%到8%的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屋脊式干燥塔,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连接,将二级流化床干燥器中间产品进行降速干燥,得到含水量≤1000ppmw的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桶槽式干燥塔,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连接,将屋脊式干燥塔中间产品进行深度干燥,得到含水量300ppm以下、二氯甲烷含量低于100ppm的最终将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桶槽式干燥塔均设有物料入口、一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一固体出口,其中,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以及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均具有多个干燥室,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所述物料入口、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均与其所述干燥室连通,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所述物料入口、干燥载气入口、气体出口和固体出口均与其所述干燥室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用以提供干燥载气的干燥载气管线系统,所述干燥载气系统分别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包括输入管线、输出管线以及一干燥载气除湿塔,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的出口与所述输入管线连接,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的入口与所述输出管线连接,所述输入管线与各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连接,所述输出管线与各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干燥经所述输出管线输送的来自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二级流化床干燥器、屋脊式干燥塔以及桶槽式干燥塔排出的含有水蒸气的所述干燥载气,所述干燥载气除湿塔将含有水蒸气的所述干燥载气干燥后再输送至所述输入管循环利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以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所述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所述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与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所述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一端与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载气管线系统的输入管线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一级鼓风机(06)和一级加热器(16),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一级鼓风机(06)和一级加热器(16)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一级鼓风机(06)增压和一级加热器(16)加热后送至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01)的干燥室内;
所述第二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二级鼓风机和二级加热器,所述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二级鼓风机和二级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二级鼓风机增压和二级加热器加热后送至二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干燥室内;所述第三干燥载气输入装置包括三级鼓风机和三级加热器,所述屋脊式干燥塔的干燥载气入口与三级鼓风机和三级加热器连接,所述干燥载气依次经所述三级鼓风机增压和三级加热器加热后送至所述屋脊式干燥塔内。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循环式聚碳酸酯絮片深度干燥脱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流化床干燥器的固体出口与二级流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岩王晓伟张小卫董清生詹仲福李鹏安丙峰张岩杨巍杨少华海刚米超令永功李雅翔
申请(专利权)人: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