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荷层电容器用电极和双电荷层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35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双电荷层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含可极化电极和电解质,该可极化电极包含具有类石墨的微晶性炭的炭材料,该电解质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螺环化合物,(如图)上式中,A表示具有SP↑[3]杂化轨道的螺原子,Z↑[1]和Z↑[2]分别独立地表示形成包括A的环原子数为4以上的饱和环或不饱和环的原子群,X↑[-]表示对阴离子。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体积静电容量密度、电阻值及耐电压同时得到了改善的电场活化型双电荷层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电荷层电容器用电极及双电荷层电容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大电流充放电的双电荷层电容器有望被用作电动汽车用辅助电 源、太阳能电池用辅助电源、风力发电用辅助电源等充放电频率高的蓄电装置。 为此,需要能量密度高、可急速充放电、且耐久性优良的双电荷层电容器。双电荷层电容器具有将1对可极化电极隔着隔离层对置作为正极和负极的 结构。在各可极化电极含浸水系电解质溶液或非水系电解质溶液,各可极化电 极分别与集电极接合。水系电解质溶液可提高体积静电容量密度、减小电阻值, 但是使用电压必须在会引发水的电解的电压以下。因此,为了提高能量密度, 使用非水系电解液。作为双电荷层电容器所用的可极化电极材料,已知具有类石墨的微晶性炭的炭材料(以下称为类石墨炭材料)(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7333号公报、日本专 利特开2000-077273号公报、特开2000-068164号公报、特开2000-068165号 公报及特开2000-10668号公报)。该炭材料是通过控制原料的活化处理使类石 墨的微晶性炭的微晶的层间距离(d(K)2)在0.365 0.385nm的范围内而得的炭材 料。具有该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电荷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可极化电极和电解质,该可极化电极包含具有类石墨的微晶性炭的炭材料,该电解质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螺环化合物,    ***  X↑[-]  (1)    上式中,A表示具有SP↑[3]杂化轨道的螺原子,Z↑[1]和Z↑[2]分别独立地表示形成包括A的环原子数为4以上的饱和环或不饱和环的原子群,X↑[-]表示对阴离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6-10 171537/20051、双电荷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可极化电极和电解质,该可极化电极包含具有类石墨的微晶性炭的炭材料,该电解质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螺环化合物,上式中,A表示具有SP3杂化轨道的螺原子,Z1和Z2分别独立地表示形成包括A的环原子数为4以上的饱和环或不饱和环的原子群,X-表示对阴离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荷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螺原子带该电解 质的正电荷。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荷层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螺原子为氮。4、 如权利要求1 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则枝博之小林康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奥亚特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