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贯通电容器阵列。
技术介绍
作为贯通电容器阵列,已知的有具有素体、用于与信号线相连接 而被配置为贯通素体的多个信号内部电极以及用于接地的接地内部电 极,并作为噪音滤波器而起作用的贯通电容器阵列。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97291号公报中,公开了将线状的信号内部电极的多层陶瓷层 与形成有接地内部电极的多层陶瓷层相互层叠而形成的贯通电容器阵 列。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特开平11-97291号公报中公开的贯通电容器阵列中,接地 内部电极配置于两个信号内部电极之间,且相对于两个信号内部电极 二者相互重合。因此,通过接地电极,在两个信号内部电极间会发生 串扰(crosstalk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减少多个信号内部电极间的串 扰的贯通电容器阵列。本专利技术的贯通电容器阵列具有大致呈长方体状的电介体素体; 经由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配置的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 内部电极;在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内部电极相对的方向上, 经由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配置的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第2接地 内部电极;配置于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分别与第1信号内部电极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贯通电容器阵列,其特征在于, 具有: 基本呈长方体形状的电介体素体; 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内部电极,该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内部电极经由所述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地配置; 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第2接地内部电极,该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第2接地内部电极在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所述第1接地内部电极相对的相对方向上,经由所述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地配置; 至少两个第1信号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分别与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电连接且物理连接; 至少两个第2信号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分别与所述第2信号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12-13 2006-3360611.一种贯通电容器阵列,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本呈长方体形状的电介体素体;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内部电极,该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第1接地内部电极经由所述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地配置;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第2接地内部电极,该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第2接地内部电极在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所述第1接地内部电极相对的相对方向上,经由所述电介体素体的一部分而相对地配置;至少两个第1信号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分别与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电连接且物理连接;至少两个第2信号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分别与所述第2信号内部电极电连接且物理连接;第1接地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第1接地内部电极电连接且物理连接;以及第2接地端子电极,配置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表面,且与所述第2接地内部电极电连接且物理连接,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接地内部电极被配置为在所述相对方向上互不重合,所述第2信号内部电极和所述第1接地内部电极被配置为在所述相对方向上互不重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贯通电容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信号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信号内部电极被配置为在与所 述相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所述第1接地内部电极和所述第2接地内部电极被配置为在与所 述相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邻。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贯通电容器阵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体素体呈在与所述相对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上长的长方 体形状,所述至少两个第1信号端子电极和所述第1接地端子电极被配置 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所述一个方向上长的侧面上,所述至少两个第2信号端子电极和所述第2接地端子电极被配置 于所述电介体素体的与所述侧面相对的侧面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