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29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贴膜机构、扩口机构,所述贴膜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扩口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机构两侧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连接吸嘴构件,两侧的吸嘴构件相对设置,两侧的驱动机构驱动吸嘴构件往前,吸住电池的气袋表面,然后驱动机构带动吸嘴构件往后移动,吸嘴构件带动气袋完成扩口。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使贴膜、扩口两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之前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完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相配套的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项自动膜机是不可或缺的设备,是目前市场使用率最高的一类设备,相对于传统人工手工贴膜方式来说节省了大量人员以及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电池贴膜的一致性,减少人工接触电池外观划伤、指甲印痕不良和膜粘性一面粘粘异物造成的电池外观不良。但是当前设备只具备自动贴膜单一性;电池贴膜完成后在出料口呆滞,然后才会取出装篮,还需安排专人手工使用圆头扩口棒扩口;致使电池在出料口呆滞时间的浪费;且人工手工使用圆头扩口棒扩口,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容易因操作不当造成扩口棒划伤电芯:造成后工序因电池内部短路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和划伤铝塑膜:造成电池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0004]对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贴膜机构、扩口机构,所述贴膜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扩口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机构两侧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连接吸嘴构件,两侧的吸嘴构件相对设置,两侧的驱动机构驱动吸嘴构件往前,吸住电池的气袋表面,然后驱动机构带动吸嘴构件往后移动,吸嘴构件带动气袋完成扩口。
[0006]采用此技术方案,贴膜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当贴膜机构完成对电池的贴膜后,电池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到扩口机构进行扩口,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且位于扩口机构的一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活动挡块,所述升降机构与活动挡块连接,驱动活动挡块挡住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即采用气缸驱动活动挡块竖直移动,使其阻挡或放行物料的前进。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在位于贴膜机构与阻挡机构之间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升降机构电连接。采用此技术方案,传感器感应到有物料过来,发出信号给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启动,阻挡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红外感应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驱动机构和下驱动机构,所述吸嘴构件包括上吸嘴构件和下吸嘴构件;所述上驱动机构与上吸嘴构件连接,所述下驱动机构与下吸嘴构件连接。当扩口机构工作时,所述上驱动机构驱动上吸嘴构件移动,所述
下驱动机构驱动下吸嘴构件移动,上吸嘴构件、下吸嘴构件分别贴住电池侧壁的气囊后,所述上驱动机构带动上吸嘴机构往回撤,使得所述下吸嘴构件的前端超出上吸嘴构件的前端,从而带动气袋完成扩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膜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贴膜的卷料架、两个贴膜导辊和可调节的夹具,所述两个贴膜导辊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夹具位于进料口靠近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卷料架上的贴膜经过一个贴膜导辊的表面,再经过进料口到达另一个贴膜导辊。采用此技术方案,电池进行贴膜时,将电池从进料口进入,此时被两个贴膜导辊之间的贴膜包裹,电池被包裹的这一端还与夹具连接,使夹具夹住电池,然后可以将电池放在输送机构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膜机构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位于进料口的一侧,用于将电池送入进料口。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侧设有光幕传感器,所述光幕传感器与送料机构、贴膜导辊的驱动器连接,当感应到电池过来时,送料机构开始送料到进料口,贴膜导辊的驱动器开启,贴膜导辊转动进行贴膜。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前端为斜面形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导轨和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输送机构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与夹具连接,带动夹具沿导轨移动,从而将贴膜后的电池传送到输送机构上。采用此技术方案,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带动夹具移动,使得电池位于输送机构上,实现自动上料进行下一步的扩口。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夹具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气缸导柱和缓冲构件,所述缓冲构件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且朝着夹具的方向;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气缸导柱连接。其中缓冲构件起到缓冲夹具的作用,该缓冲构件可以为弹簧。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有收料盒。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贴膜、扩口两个工序合并为一个工序,之前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完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扩口时吸嘴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包括:
[0024]1‑
输送机构,2

贴膜机构,3

扩口机构,4

阻挡机构,5

传送机构,6

红外感应器,7

收料盒,8

电池;
[0025]21

光幕传感器,22

卷料架,23

贴膜导辊,24

夹具,25

进料口,26

夹板;
[0026]31

驱动机构,32

上吸嘴构件,33

下吸嘴构件;
[0027]41

活动挡块;
[0028]51

支架,52

导轨,53

气缸,54

气缸导柱,55

缓冲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包括输送机构1、贴膜机构2、扩口机构3、阻挡机构4、传送机构5,所述贴膜机构2位于输送机构1的输入端;所述扩口机构3包括位于输送机构1两侧的驱动机构31,所述驱动机构31的前端连接吸嘴构件,两侧的吸嘴构件相对设置。所述阻挡机构4位于输送机构1的上方、且位于扩口机构3的一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送机构、贴膜机构、扩口机构,所述贴膜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扩口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机构两侧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前端连接吸嘴构件,两侧的吸嘴构件相对设置,两侧的驱动机构驱动吸嘴构件往前,吸住电池的气袋表面,然后驱动机构带动吸嘴构件往后移动,吸嘴构件带动气袋完成扩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且位于扩口机构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活动挡块,所述升降机构与活动挡块连接,驱动活动挡块挡住输送机构上的物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在位于贴膜机构与阻挡机构之间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升降机构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贴膜、扩口二合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驱动机构和下驱动机构,所述吸嘴构件包括上吸嘴构件和下吸嘴构件;所述上驱动机构与上吸嘴构件连接,所述下驱动机构与下吸嘴构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洪桔李凯沈两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