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及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14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包括托架、抓取组件、传动组件,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一配合部、第一连动部以及承接板,承接板设在第一连动部上,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二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承接板,使承接板相对于第一配合部移动设定距离。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配合部、第二驱动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还包括传送载体,传送载体包括承载部、第三连动部、第四连动部,第二驱动源通过第四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抓取小车,使移动小车在第四承载部上移动设定距离。使用本装置可使细胞培养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提高干细胞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及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培养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的干细胞培养通常由人工操作细胞培养设备进行。
[0003]生物工程的日益发展给干细胞培养带来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干细胞培养所使用的细胞培养设备功能单一,取用过程都由人工进行,因人工参与度高,消耗操作人员的大量时间和心血;并且,传统人工取用操作已无法适应更高效的培养流程。
[0004]设计一种方便使用、有效提高细胞培养效率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包括:托架、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一配合部、第一连动部以及承接板,第一连动部上还设有第二连动部,承接板设在第一连动部上,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二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承接板,使承接板相对于第一配合部移动设定距离。托架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配合部、第二驱动源,设在第一支撑板上且位于第二配合部的一侧。使用本装置可使细胞培养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工参与度更低,省时省力。
[000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还包括传送载体,传送载体包括:承载部、第三连动部、第四连动部,第二配合部与第三连动部配合,第二驱动源通过第四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抓取小车,使移动小车在第四承载部上移动设定距离。本装置提高了干细胞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适用于更高效的培养流程。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包括托架、抓取组件,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一配合部、第一连动部以及承接板,所述第一驱动源设在托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连动部上还设有第二连动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连动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连动部配合,所述承接板设在第一连动部上;
[0009]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二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承接板,使所述承接板相对于第一配合部移动设定距离;
[0010]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
撑板、第二配合部和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一支撑板设在托架上,所述第二配合部设在第一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第二驱动源设在第一支撑板上且位于第二配合部的一侧。
[0011]所述隔板上还设有扫码器、扫码控制器,所述扫码器与扫码控制器电连接;
[0012]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撑板、伸出气缸、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立置在隔板上,所述伸出气缸竖向设在第二支撑板上,在所述隔板上与伸出气缸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伸出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在托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源设在第三支撑板上。
[0013]所述伸出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垫板。
[0014]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动部为第一导轨,所述第二连动部为第一直齿条,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第二滑块;
[0015]其中,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配合;
[0016]所述第二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二主动齿轮;
[0017]所述第一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直齿条配合。
[0018]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包括上述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还包括传送载体,所述传送载体包括:
[0019]承载部;
[0020]第三连动部,设在所述承载部上;
[0021]第四连动部,设在所述承载部上且位于第三连动部的一侧;
[0022]其中,所述第二配合部与第三连动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源通过第四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抓取小车,使所述移动小车在第四承载部上移动设定距离。
[0023]所述承载部为槽钢;
[0024]所述第四连动部为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设在槽钢的槽底;
[0025]所述第三连动部为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在槽钢的槽底且位于第二直齿条的一侧;
[0026]上述的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及干细胞培养设备用传送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连动部带动承接板对培养瓶进行取用,并设置第一驱动源带动第二连动部运动,进而带动第一连动部运动。
[0028]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扫码器,并设置扫码器控制器与扫码器电连接,可以方便对培养瓶进行快速识别,譬如当培养瓶上刻有或者粘贴有带有条形码或者二维码的标记时,本装置扫码器可对标记快速识别,提高了抓取操作的精确性;并且也帮助操作人员方便掌握每个放置台上培养瓶的放置状况。
[0029]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伸出气缸,当培养瓶被取用后,伸出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贯穿孔顶持在培养瓶上,实现对培养瓶进一步固定,防止培养瓶掉落,培养瓶在被运送期间在承接板上固定更加稳定。
[0030]4.本技术中,垫板的设置可以使伸出气缸的活塞杆与培养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活塞杆压触在培养瓶上时更加稳定。
[0031]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小车与传送载体相配合,使用时,第一驱动源带动
第一直齿条相对于托架进行伸出或者收缩运动,进而带动承接板移动,当第一直齿条伸出时,承接板对外部放置板上的培养瓶进行取用,取用完成后收缩;伸出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垫板将培养瓶压紧,第二驱动源带动移动小车在槽钢上运动,将取出的培养瓶输送至指定位置。
[0032]6.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操作细胞培养设备的方式,使用本装置可使细胞培养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更高,人工参与度更低,省时省力;对培养瓶取用时的精确度更高,运行平稳度更佳,提高了干细胞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适用于更高效的培养流程。
附图说明
[003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其中一个等轴测图;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另一个等轴测图;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另一个等轴测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抓取小车与传送载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38]其中,31

托架,32

隔板,33

第一支撑板,34

第二驱动源,35

第二滑块,36

扫码器,37

伸出气缸,3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抓取组件,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一配合部、第一连动部以及承接板,所述第一驱动源设在托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连动部上还设有第二连动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第一连动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连动部配合,所述承接板设在第一连动部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二连动部将动力作用于承接板,使所述承接板相对于第一配合部移动设定距离;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配合部和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一支撑板设在托架上,所述第二配合部设在第一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第二驱动源设在第一支撑板上且位于第二配合部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还设有扫码器、扫码控制器,所述扫码器与扫码控制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细胞培养设备用抓取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撑板、伸出气缸、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立置在隔板上,所述伸出气缸竖向设在第二支撑板上,在所述隔板上与伸出气缸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伸出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的贯穿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在托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南邢志青李伟马昊宇杨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创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