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543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和传送带组件,所述框架外设有外壳,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框架内,所述传送带组件通过传送带支撑结构与框架连接,所述框架内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柔性链传送带,所述柔性链传送带包括传送链带,所述传送链带包括若干卡瓶平板链模块,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依次连接形成传送链带,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上设有细胞培养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存放大量的细胞培养瓶供细胞培养设备使用,通过柔性链传送带带动细胞培养瓶实现自动供给,工作人员不需要频繁的补充细胞培养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细胞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瓶是细胞培养设备中常用的耗材之一,在进行细胞培养工作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培养瓶,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添加空的细胞培养瓶到空瓶放置区域供细胞培养设备使用,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注意当前空瓶放置区域的细胞培养瓶所剩的数量,在细胞培养瓶数量不足时及时进行补充,频繁地补充细胞培养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若是没有及时添加细胞培养瓶,当空的细胞培养瓶用完后会导致细胞培养设备停止工作,从而导致细胞培养工作拖延或者失败,不利于细胞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本技术在框架内设置柔性链传送带,通过设置卡瓶平板链模块组成柔性链传送带的传送链带,对位于柔性链传送带上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固定,每一个卡瓶平板链模块上能够叠放多个细胞培养瓶,本装置内能够存放大量的细胞培养瓶供细胞培养设备使用,通过柔性链传送带带动细胞培养瓶实现自动供给,工作人员不需要频繁的补充细胞培养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只有当本装置内存放的细胞培养瓶用尽时才需进行补充,减少了因缺少细胞培养瓶导致细胞培养设备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细胞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和传送带组件,所述框架外设有外壳,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框架内,所述传送带组件通过传送带支撑结构与框架连接,所述框架内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
[0006]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柔性链传送带、直流电机和减速转向机构,所述直流电机与减速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减速转向机构与传送带本体连接,所述直流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0007]所述柔性链传送带包括传送链带,所述传送链带包括若干卡瓶平板链模块,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依次连接形成传送链带,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上设有细胞培养瓶。
[0008]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包括两个卡瓶工装、两个带孔平板链和多个普通平板链,所述普通平板链依次连接,所述两个带孔平板链分别安装在普通平板链的两侧,所述两个卡瓶工装分别与两个带孔平板链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带孔平板链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卡瓶工装上设有与安装孔和两个定位柱对应的通孔。
[0009]所述卡瓶工装包括安装平台、前限位平台和后限位平台,所述前限位平台和后限位平台分别与安装平台的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平台的左侧端面与前侧端面相交处
具有三角状凸起,所述三角状凸起与细胞培养瓶前端的弧形侧壁配合,所述后限位平台的左侧端面设有直角挡板,所述直角挡板与细胞培养瓶的后侧端面接触。
[0010]所述外壳的前侧端面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所述外壳的左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瓶的入口,所述入口处设有自动门组件,所述外壳后侧端面的设有用于拿取细胞培养瓶的出口。
[0012]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门体、抽屉滑轨和直线电机模组,所述直线电机模组安装在框架上部的外壳内表面,所述直线电机模组的两侧对称设有抽屉滑轨,所述直线电机模组的滑台上设有延长板,所述门体的左侧端面垂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延长板的右侧端面连接,所述门体的上端面分别与直线电机模组两侧的抽屉滑轨连接,所述门体的下部设有多个滚轮,所述传送带支撑结构的前侧端面上设有轨道,所述滚轮与轨道配合。
[0013]所述框架的上部设有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通过第一支撑板与框架连接,所述柔性链传送带的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光电开关通过第二支撑板与柔性链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光电开关与细胞培养瓶的瓶盖配合,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所述传送带支撑结构包括水平支撑板、垂直支撑杆、定位板、底板和增高支撑架,所述定位板在底板上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板呈“几字”型,所述定位板中间部分与底板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框架连接,所述垂直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垂直支撑杆分别安装在底板上端面的两端,所述水平支撑板下端面的两端分别与垂直支撑杆连接,所属增高支撑架设有两个,两个增高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水平支撑板的两端,所述增高支撑架的下端面与水平支撑板连接,所述增高支撑架的上端与传送带组件连接。
[0015]所述框架前后两侧的外壳内表面垂直设有多个外壳加强筋。
[0016]所述直流电机上部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与框架的上部连接,所述框架设置在第一光电开关的前方,所述挡片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光电开关配合的光电通孔。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在框架内设置柔性链传送带,通过设置卡瓶平板链模块组成柔性链传送带的传送链带,对位于柔性链传送带上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固定,每一个卡瓶平板链模块上能够叠放多个细胞培养瓶,本装置内能够存放大量的细胞培养瓶供细胞培养设备使用,通过柔性链传送带带动细胞培养瓶实现自动供给,工作人员不需要频繁的补充细胞培养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只有当本装置内存放的细胞培养瓶用尽时才需进行补充,减少了因缺少细胞培养瓶导致细胞培养设备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细胞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0019]2.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瓶工装对细胞培养瓶进行定位,通过设置三角状凸起和直角挡板对细胞培养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实现细胞培养瓶在柔性链传送带上的稳定运动。
[0020]3.通过设置第一光电开关能够对叠放的细胞培养瓶的高度进行监测,细胞培养瓶叠放得过高在传送的过程中会有倾倒的风险,当第一光电开关检测到被细胞培养瓶遮挡后,第一光电开关向控制器传递电信号,控制器控制操作面板上显示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注意叠放高度,保证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1]4.通过设置第二光电开关,能够对出口处的细胞培养瓶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当
出口处的卡瓶平板链模块上的细胞培养瓶用尽时,第二光电开关检测不到物体遮挡,控制器控制柔性链传送带转动,将下一组有细胞培养瓶的卡瓶平板链模块移动到出口处,当细胞培养瓶遮挡第二光电开关后停止动作,实现细胞培养瓶的自动供给功能。
[0022]5.通过框架前后两侧的外壳内表面垂直设有多个外壳加强筋能够提高外壳的结构强度。
[0023]6.通过设置挡片能够对直流电机和减速转向机构进行遮挡,提高本装置内部的美观程度,且能够防止工作人员误触直流电机的转动部分出现受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去除前侧外壳和后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和传送带组件,所述框架外设有外壳,所述传送带组件设置在框架内,其特征是,所述传送带组件通过传送带支撑结构与框架连接,所述框架内设有电气控制箱,所述电气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柔性链传送带、直流电机和减速转向机构,所述直流电机与减速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减速转向机构与传送带本体连接,所述直流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柔性链传送带包括传送链带,所述传送链带包括若干卡瓶平板链模块,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依次连接形成传送链带,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上设有细胞培养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瓶平板链模块包括两个卡瓶工装、两个带孔平板链和多个普通平板链,所述普通平板链依次连接,所述两个带孔平板链分别安装在普通平板链的两侧,所述两个卡瓶工装分别与两个带孔平板链的上端面连接,所述带孔平板链上端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卡瓶工装上设有与安装孔和两个定位柱对应的通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瓶工装包括安装平台、前限位平台和后限位平台,所述前限位平台和后限位平台分别与安装平台的前端和后端连接,所述前限位平台的左侧端面与前侧端面相交处具有三角状凸起,所述三角状凸起与细胞培养瓶前端的弧形侧壁配合,所述后限位平台的左侧端面设有直角挡板,所述直角挡板与细胞培养瓶的后侧端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前侧端面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培养设备的细胞培养瓶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左上方设有用于放置细胞培养瓶的入口,所述入口处设有自动门组件,所述外壳后侧端面的设有用于拿取细胞培养瓶的出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南崔存芳苏克川陈晓光王会超韩棋万宝振陈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创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